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诊断学幻灯片】11第七章-八纲辨证

【中医诊断学幻灯片】11第七章-八纲辨证

有明显变化,故舌淡红、苔薄; • 正邪相争于表,脉气鼓动于外,故脉浮。
2021/3/10
2、里证
〖病因病机〗
表证不解,邪传入里;
外因:
外邪直中脏腑;
内因:内伤七情,饮食劳倦,脏腑功能紊乱。
〖临床表现〗
• 注:里证的范围广,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概而言之, 凡非表证的证 候皆为里证。所有内伤病皆为里证,只有外感病才有辨别表里的必要,所 以重点介绍外感病由表入里之里证。
八纲关系
• 八纲概括为四对证候,每对证候的双方都有与 另一方严格区分、截然不同的临床表现,但并 不意味着把临床上各种证候划分为八个孤立的 、毫不相关、界限分明的区域。八纲之间既相 互区别。又相互转化,相互联系,相互错杂。
• 因此,学习八纲辨证,既要掌握八纲的基本证 候,又要掌握八纲之间相互组合形成的各种复 合证候类型。
• 例里热证: 主症:发热不恶寒,反恶热,舌红苔黄,脉沉数。
兼症:渴喜冷饮,小便短赤,大便燥结,甚至烦躁谵语。 • 2里021证/3/1的0 特点:起病较缓,病位较深,病程较长。
3、半表半里证
〖病因病机〗病邪表里出入过程中,正邪相 争于表里之间所致。
〖临床表现〗八大主症: 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 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脉弦。
辨证
▪辨:思辨、分析、 ▪证:证候是疾病某一阶段本质的反映, 它以一组相关 症状反映该阶段的主要病变,在一定程度上揭示病因、 病机、病位、病性、病势,为治疗提供依据。
▪辨证:在四诊所提供临床资料的基础上,以中医理论 为指导,把病人体质、 疾病该阶段特点及相关因素等 加 以综合考虑,通过理性思维,明确证候的认识过程。
2021/3/10
第一节 八纲的基本内容
一、表里辨证㈠表里的概念
•表里是鉴别病变部位内外的两个纲领。 •人体以内外来划分,皮毛、肌腠、经络、上呼吸道在外属表; •血脉、骨髓、脏腑在内属里。 •表里虽然可以作内外解释,但具有相对性,不能把表里看作固定 的解剖部位。严格来说,辨别表里证是以临床表现为依据的。 •临床辨证时,一般是把外邪侵犯肌表,病位浅者称为表证; •病在脏腑而病位深者称为里证。 •外感热病在发展中有个表里传变的过程,故此,辨别表里对外感热 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2021/3/10
证候分析
• 外邪袭表,正邪相争,阻遏卫气的正常宣发、温煦功 能,故见恶寒发热;
• 外邪束表,经气郁滞不畅,不通则痛,故有头身疼痛 ;
• 肺主皮毛,鼻为肺窍,皮毛受邪,内应于肺,鼻咽不 利,故喷嚏、鼻塞、流清涕,咽喉痒痛;
• 肺气失宣,故微有咳嗽、气喘; • 病邪在表,尚未入里,没有影响胃气的功能,舌象没
2021/3/10
(三)表证与里证之鉴别
症狀 類 型
表 里
病程 新、短 久、长
寒热
舌苔
发热恶寒并见
少变化
但热不寒或但寒不热 多变化
脉 浮 沉
2021/3/10
二、寒热
㈠寒热的概念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 •寒热的本质是外邪侵袭或脏腑功能紊乱所造成 的阴阳失调。由于阴阳偏盛偏衰,出现了“阴盛 则寒”、“阳盛则热”;“阳虚生寒”、“阴虚 生热”等病理变化。
•一般来说,寒证是寒邪侵袭或阳气不足所表现 的证候;热证是热邪侵袭或阴血不足,阳气亢
盛所表现的证候。
2021/3/10
(一)寒证
〖病因病机〗感受阴寒之邪,或内伤体弱, 阳气不足,阴寒内盛所致。
〖临床表现〗恶寒喜暖,面色苍白,四肢厥冷, 口淡不渴,安静少言,痰涕清稀, 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 而润滑,脉迟或紧。
2021/3/10
简史
• 《内经》虽无“八纲”这一名词,但却有八纲 具体内容的散在性论述,并且基本确定了其相 互间的辩证关系。
• 近人祝味菊在《伤寒质难》中说:“所谓‘八 纲’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 也,古昔医工观察各种疾病之证候,就其性能 之不同,归纳于八种纲要,执简驭繁,以应无 穷之变。”这是“八纲”名称的正式提出。
2021/3/10
第七章 八 纲 辨 证
八 纲
2021/3/10
•阴阳 •表里 •寒热 •虚实
概念
▪八纲辨证是从各种辨证方法中概括出来的,用于分 析各种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是临床各种辨证方法的 纲领。
▪八纲是从各种具体证候的个性中抽象出来的带有普 遍规律的共性,它能把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分别概 括为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再进一 步归纳为阴证、阳证两大类。就是说,对于任何一种 证候, 从大体病位来说,---总离不开表或里; 从基本性质来说,---一般可区分为寒与热; 从邪正斗争的关系来说,---主要反映为实与虚; 从20病21/3/1证0 类别来说,--都可归属于阴或阳。
• 从表里分: – 风热之邪袭于表,多为表热证; – 热邪盛于脏腑,或因阴虚阳亢所致者,多为里热证。
2021/3/10
鉴别
类 寒热 型
口 面 四 二便 渴色肢
舌 苔 脉象
寒 恶寒喜 不 白 冷 大便稀 淡 白 迟或紧
证热




小便清



热 恶热喜 渴 红 热 秘结
证寒

短赤


红黄数
2021/3/10
2021/3/10
2、热证
〖病因病机〗感受阳热之邪,或脏腑功能亢进, 或阴精暗耗,阴虚阳亢所致。
〖临床表现〗恶热喜冷,面红目赤,四肢温热, 口渴饮冷,烦躁多言,痰涕黄稠, 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 而干燥,脉数。
2021/3/1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证候分析
• 从虚实分: – 因外感火热阳邪,或过服辛辣温热之品,或体内阳热 之气过盛所致,病势急骤,形体壮实者,多为实热证 ; – 因内伤久病,阴液耗损而阳气偏亢者,多为虚热证。
三、虚实 ㈠虚实的概念
•虚实是辨别人体正气强弱和病邪胜衰的两个纲领。 •虚证指正气不足为主要矛盾所表现的证候; •实证指邪气亢盛为主要矛盾所表现的证候。
2021/3/10
证候分析
• 因感受寒邪,或过服生冷寒凉所致,起病急骤 ,体质壮实者,多为实寒证;因内伤久病,阳 气虚弱而阴寒偏胜者,多为虚寒证。寒邪袭于 表,多为表寒证;寒邪客于脏腑,或因阳虚阴 盛所致者,多为里寒证。
• 由于寒邪遏制,阳气被郁,或阳气虚弱,阴 寒内盛,形体失却温煦,故见恶寒、畏寒、肢 凉、冷痛、喜暖、quan卧等症;寒不消水,津 液未伤,故口不渴,且痰、涎、涕、尿等分泌 物、排泄物澄澈清冷,苔白而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