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日建筑文化的差异

中日建筑文化的差异

13
三門
云龍図
14
真正意义上的日本建筑始于桃山时代



建筑中心从宗教转向世 俗。 江户初期到享保年间 (1716-1735年),聘 请僧人到长崎唐三寺。 黄檗(bò)文化 高僧隐元隆琦,朱舜水



往后发展,进入江户时 代,更具有日本民族固 有的艺术特征 中国建筑:庭院繁复, 空间恢弘,组群宏大, 气势宏伟,色彩华丽 日本建筑:空间迂回, 内外穿插,檐宇飘逸, 气质古雅,色彩恬淡

在某种程度上,禅造就了日本的性格,禅也表现了日本的性格—————铃木大 拙
11
五山十刹图
12
宋元影响时期---镰仓时代



日本第一纯正宋风禅 寺———镰仓建长寺, 宋风做法遂天下流布。 与之前形成的“和样” 相并列成为第二大建筑 样式,称“唐样”,或 “禅宗样” ———为 与五山十刹一起传入日 本的南宋末到元初的江 浙建筑样式。 天竺样
27
概要
交通 竣工 层数 结构
净法寺镇政府办公楼(办公楼)
岩手县净法寺镇 离花卷机场1个半小时 ー 地上3层 1小时准耐火建筑 2,318.60㎡ Attic建筑事务所
所在地
总面积 设计
施工
株式会社Shelter
特点
使用当地居民种植的镇有林唐松 制成集成木材,有效用于支撑结 构体的梁柱大断面,使呆滞的地 区林业得到活跃发展,培养了政 府与镇民齐心协力求发展的精神。 木结构大断面的梁柱等即使燃烧 1个小时仅会导致表面炭化,丝 毫不影响其内部结构耐力。

5
飞鸟时代建筑


日本奈良法隆寺
现存世界最古的木构建 筑,670年烧失,现存 为其后再建。 保持了初唐建筑样式直 接传入日本之前、来自 朝鲜半岛三国的建筑形 式。 朝鲜半岛所汲取、积淀 和杂交的中国南北朝、 隋的建筑形式的再现。
6


7
白凤样式
公元607年,圣德太子派遣遣唐使,直接输入 唐文化。 律令制度在日本确立,律令建筑生产组织方式 进入日本;仿唐将作监形式设立木工寮。 由飞鸟样式过渡到白凤样式,进一步成为天平 样式,此时期为佛教寺院的最盛期。又进入弘 仁时代(公元781-885年)
中日建筑文化的交流,当从属于更广泛的 文化交流之下 日本建筑的样式,直至明治维新,一直作为中 国建筑体系的一个部分而发展的
中日建筑文化的关系与差异
作为东亚建筑文化圈的一环,日本及朝鲜建筑表现有 如下共同的体系特征:
(1)采取中国建筑结构体系的主要形式,即梁、柱、斗拱的 结构体系 (2)在唐建筑文化的影响下,采用律令制度下的建筑生产和 组织形式 (3)建筑生产工具的一致 (4)建筑精华之所在的宗教建筑、都城和宫殿,采用中国传 统的形式和布局 (5)建筑艺术形式和表现方法,在本质上同理同趣,表现出 深刻的关联和相通 (6)建筑的发展与演变表现出与中国建筑密切的相关性和连 动性
24
木结构建筑特点

木结构房屋所有材料不 上漆,因为裸木能调节 室内的湿度,同时,抹 有石灰的泥墙和厚沉的 榻榻米都有良好的吸潮 隔湿作用,而在中国木 质材料上不刷是很少见 的。
25Leabharlann 钢筋混凝土框架、 钢结构以及木结构。 以及玻璃等材料的
木材由于自身的结构特点,其受弯、受 压、受拉及受扭等力学性质都相当好。 这给建筑的艺术创造带来了极大的余地。 轻盈而多变的造型形态,构成让人意想 不到的空间效果。
29
15
黄檗样建筑———长崎崇福寺
第一峰門(国宝)
大雄宝殿(国宝)
16
综述
从整体上看,中日建筑文化交流,不外乎涉及宗教、 制度和技术三个方面。建筑文化交流的核心当为建筑技术 交流,宗教和制度方面的文化交往,则构成建筑技术交流 的前提和背景。如上述考察所表明的那样,宗教文化的交 流,使得佛教建筑作为一个崭新的建筑体系出现在日本并 得以发展,而随着唐律令制度导入日本,相应的建筑制度 及生产组织形式也随之传入日本,成为日本建筑技术发展 的基础所在。
2
中日古代建筑文化交流史的考察

日本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变革,公元前200年 到公元300年间,史称“弥生时代”。水稻文 化为代表的农耕文化冲击。 赋予了日本建筑以决定性的性格,高床式建筑 的出现,是日本建筑造型的原型之一

3
4
佛教建筑
公元552年,佛教从百济传入日本,日本从古 坟时代进入飞鸟时代 佛教建筑传入日本,输入建造寺院的工匠,朝 鲜半岛充当桥梁和老师 588 年建造飞鸟寺,以飞鸟寺为代表的佛教寺 院的出现,是日本建筑在体系上进入了一个新 的时期
17
日本现代建筑
以「风景的观照」建立自然与建筑共振的新关系。 ———安藤 忠雄
当某种事物与它所在的场所产生某种幸福的联系时,我们就会 觉得它是自然的。 ———隈研 吾
在平静朴实的外表下掩藏着百转千回的心思,“那种寂静的美 似乎把时间都凝固了”。 ———妹 岛和世
18
兵库木材博物馆

日本著名建筑师安藤忠 雄的三大木质建筑作品 之一。博物馆中央是一 个直径22 米、底面为 水池、顶部开敞的圆形 空间寓意着水天交融。
26
概要
交通 竣工
东通村立东通小学(学校)
青森县东通村 离青森机场约3小时 2005年3月
所在地
层数
结构 总面积 设计
地上2层
准耐火建筑 7,656.23㎡ 本间利雄设计事务所
施工
株式会社Shelter
特点
100%使用东通村当地种植的木 材建设而成。是日本最大级别的 使用当地木匠和当地木材建成大 断面木结构的建筑。 目的是活跃地方林业,为保护环 境,确保植树--造林--砍伐的良 性循环做贡献。根据KES构法, 采用大断面集成木材,使用强化 连接装置将接合部紧密连接。
19
兵库木材博物馆
安藤忠雄设计的兵库木材博物馆,在视 觉效果上具有自然生于林中的感觉,于 丛林中拔地而起,并与周围的环境融为 一体。建筑形体为一个圆台,中间为露 天内院,一道斜桥穿越整栋建筑,直通 向远处一附属建筑。 馆内的一系列木柱和木梁作为结构体系, 和表面维护的道格拉斯冷杉板相互脱离, 层次清晰,形成了整体极强的表现力。
20
21
它们的构成简单、直接,并且尊重一直在这儿的东西。隈研吾设计的博物馆、神庙 和住宅,大部分建筑在日本,使用本地的材料。这些材料是泥土、木材、竹子、石 头和脆弱的米纸。在它们的水平方向和垂直线构成的标准建筑物上,这些占突出地 位的小规模的诗一般的建筑物,暗示下降的雨水或很快经过的水流。
中川町马头广茂艺术馆
28
概要
交通 竣工
宫代镇政府办公楼(政府办公楼)
埼玉县宫代镇 距离东京站约1小时 2005年1月
所在地
层数
结构 总面积 设计 施工
地上2层
木结构(其中一部分为 RC结构) 4242.59m2 Miyashiro设计联合 株式会社Shelter
特点
该木结构建筑的总设计面积超过了 4,000m2,通过把中间部分建成钢筋 混凝土结构,将整个建筑分隔成两 个木结构建筑,从而不受建筑基准 法限制。由于高度超过一定标准, 必须建成准耐火建筑。因此使用当 地种植的杉树结构用集成木材与落 叶松结构用集成木材制造梁柱,同 时进行多余部分可燃烧设计,成功 实现了准耐火建筑建设。
22
竹屋
石头博物馆
水玻璃
23
日本木质建筑



日本人把自己的文化称为 “木的文化” 。不仅传统 建筑清一色的是木造, 近几十年来,日本及欧美等 国家将先进技术引进到木建 筑的设计、生产及施工等方 面,发展了现代木建筑并逐 渐成为房屋乃至建筑领域的 主流。 据日本总务省调查,在日本 现有住宅中59%为木建筑, 而独栋住宅中木建筑的比例 则达到9 3%⋯。

8
白凤样式 唐招提寺金堂内观 天平样式
9
藤原时代


晚唐之乱,停派遣唐使 公元886-1183年,藤 原时代 浑厚,宏大的唐风到纤 细,高贵的贵族风格, 与当时净土教信仰密切 相关,藤原时代净土教 盛行。
平等寺凤凰堂外观(京都,1053年)
10
宋元禅宗建筑对日本影响
宋王朝建立,宋日交通贸易又趋兴盛,僧侣往 来频繁。 日本以南宋五山十刹禅寺组织制度为范本,建 立自己的五山十刹制度。这一过程,禅门清规 与五山十刹图成为日本中世纪建立宋风禅刹的 最直接范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