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尿的生成与排放教案知识分享

第八章 尿的生成与排放教案知识分享

《生理学基础》
三、小结5′
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环境、教具、教学参考资料、教学活动过程、实践能力培养方法、板书设计)教学环境:多媒体课室
教具:教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参考资料:
教学过程:
一、检查人数、观察教学秩序、复习提问
二、新课教授
1、从多种排泄组织、器官引出肾脏
提出肾脏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上的作用和意义
2、复习肾脏的解剖知识
3、重点讲解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1)、滤过作用、列表对比血浆、原尿的成分,引出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2)、结合图示细解肾小球滤过的结构—滤过膜,引用肾小球肾炎病人出现蛋白尿和血尿的临床实例,讲解肾小球滤过膜在保留负电荷物质,如RBC 和白蛋白等成分具有
重要的意义;力求深入浅出,突破难点。

3)、板书详解有效滤过压,和学生一起分析肾小球滤过过程中的受力情况,突破难点,归纳出有效率过压的公式。

4、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1)、从原尿量和终尿量的对比引出重吸收
结合板书简介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主要部位和方式
2)、引用各种离子对机体活动的重要性,展开各种离子在肾小管重吸收中的部位、方式和特点;
3)、设计葡萄糖重吸收的动态演示图,并提出糖尿病的临床危害性和难治性
①提问为什么糖尿病人尿中会出现葡萄糖?接着深入分析葡萄糖重吸收的过程;
②介绍肾糖阈的概念,要求学生课堂掌握。

5.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
掌握H+、NH3、K+、的分泌与排泄。

三、教学小结和检测
1、尿生成的三个环节、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的公式、肾小球滤过率及其正常值。

2、重吸收的主要部位在近球小管;Na+、水、葡萄糖的重吸收的主要部位和特点。

3、肾糖阈、葡萄糖吸收极限量。

教学后记:
《生理学基础》
2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