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气象学试题试题答案林学专业2002级姓名班级学号注:卷面成绩为80分,期末成绩=卷面成绩+平时成绩一、名词解释(共20分)1、气象学:2、气候学:3、气温年较差:4、地面有效辐射:5、太阳常数:6、地转风:7、降水量:8、酸雨:9、积温:10、虚温:二、填空题(共10分)1、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为,已知某地纬度为45°41ˊ,那么该地在3月22日正午时太阳高度角为。
2、若某气象站处在低压系统中心的东南方向,试根据风压定律来判断该站的地面风向为,未来将出现天气。
3、气象台站的地面观测场地上,小百叶箱内的仪器主要有干球温度表、湿球温度表、、和毛发湿度表。
4、轻便三杯风向风速表主要测定的是风速和风向。
磁感风向风速表主要测定的是风速和风向。
5、蒸发量的计算公式为。
饱和水汽压的计算公式为。
6、空气必需要在力的作用下才会产生运动,通常认为空气产生运动的原始动力是力,其方向为。
7、寒潮出现时带来的天气为,台风形成后的天气为。
8、当气流遇到不长的孤立高山或山脉时,山脉对气流起到作用。
9、大气降水降落到林地以后,可分为以下两部分:一部分沿地表径流;一部分向地下渗透。
在下渗部分中,又可分为、、土壤吸附一部分、森林蒸散一部分。
10、在季风环流的影响下,冬季我国常常吹风,影响的气团常常为,在气压的控制下。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标号填入题后括号内,选错或不选均无分,共10分)1、在大气中若湿空气的水汽含量不变,温度升高,则()。
A、露点温度升高B、露点温度降低C、相对湿度增大D、相对湿度减小2、梯度风与气压场的关系是:在北半球背风而立()。
A、低压在右方,高压在左方B、低压在右后方,高压在左前方C、低压在左方,高压在右方D、低压在左前方,高压在右后方3、对于饱和湿空气而言,不正确的描述是()①该空气所能容纳的水汽分子数达到该温度下的最大值②实际水汽压小于该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③相对湿度等于100%④该温度下的空气的饱和差小于零⑤此时空气温度大于露点温度A、①④⑤B、④⑤C、②⑤D、①②③4、下列云属中属于高云族的是()A、积云B、高积云C、层积云D、卷积云5、降水按其形成原因可分为()A、气旋雨、台风雨、地形雨、对流雨B、大雨、中雨、小雨C、连续性、阵性、毛毛状D、大雪、中雪、小雪6、当太阳高度角一定时,大气透明系数愈大,则()。
A、到达地面太阳辐射强度愈大B、大气质量数愈大C、大气逆辐射愈大D、散射辐射愈强7、在沿海地区出现大雾常常属于()。
A、辐射雾B、平流雾C、蒸汽雾D、锋面雾8、大气中常见的降温过程有()。
①辐射冷却②绝热冷却③接触冷却④混合冷却⑤平流冷却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9、关于水平地转偏向力的性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只在空气相对于地面有运动时产生,其大小与风速成正比②其大小与纬度无关③其大小在极地最小,赤道最大④其大小与纬度正弦成正比⑤其方向与空气运动方向垂直A、②③⑤B、③④⑤C、①④⑤D、①③④10、气块作湿绝热升降运动时,每下降100米,温度变化为()A、上升0.5℃,其值为负B、上升1℃,其值为负C、上升0.5℃,其值为正D、上升1℃,其值为正四、判断题(请对下面叙述加以判断,若正确请打“√”,若错误请打“×”,不答或答错均无分,共8分)1、在海陆交界处,白天一般吹海风,夜间一般吹陆风。
气温最热月出现在7月。
()2、冬季土壤的冻结过程主要是上下同时进行的,而春季土壤的解冻过程是由上到下进行的。
()3、夜间土壤温度随深度的增加是逐渐升高的,称为辐射型。
()4、焚风是指气流越山时由于空气作绝热下沉运动温度降低,湿度增加,而在山的背风坡形成的一种干热风。
()5、当rd>r>rm时,大气稳定度为条件性不稳定;其中对未饱和湿空气是稳定的,对饱和湿空气是不稳定的。
()6、在标况下,干空气的密度往往要小于湿空气的密度。
()7、“十雾九晴”中的雾是指辐射雾而言的。
()8、WMO将风速达到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强台风。
()五、简答题(共20分)1、通常测定气压的仪器有动槽式水银气压表和空盒气压表,试简要说明这两种气压仪器读数后,应如何求出本站气压值。
(5分)2、写出地面的热量平衡方程,说明各项的意义。
并据此阐述白天地面获得的热量通过哪些消耗的途径可以达到平衡。
(5分)3、什么叫冷锋?比较缓行冷锋和暖锋过境时天气有何不同?(5分)4、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对流层对人类环境特别重要?(5分)六、计算题(共12分)1、有一团未饱和的湿空气测得其在迎风坡山脚下时的气压为1082百帕,气温为20℃;到达山顶时的气压为900百帕,气温为0℃。
试确定该未饱和的湿空气所爬山的高度、露点温度以及越山后到达山脚时的温度。
(已知该未饱和湿空气的凝结高度为500米,到达山顶后水汽已全部凝结并脱离空气块)2、某气象站测得某日14点的干球温度为20.0℃,湿球温度为10.0℃,气压为1010.2百帕,请根据所学知识估算一下该站的相对湿度以及饱和差。
(已知干湿表系数A为0.000667℃-1,E20.0=22.9hpa,E10.0=12.2hpa)森林气象学试题试题答案林学专业2003级姓名班级学号注:卷面成绩为80分,期末成绩=卷面成绩+平时成绩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1、气象学;2、季风;3、辐射通量密度;4、绝对湿度;5、太阳常数;6、地转风;7、降水量;8、小气候;9、积温;10、森林蒸散;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0.5分,总计10分)1、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为,已知某地纬度为45°30ˊ,那么该地在世界气象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2、若某气象站处在低压系统中心的东南方向,试根据风压定律来判断该站的地面风向为,未来将出现天气。
3、气压阶是指。
计算公式为。
4、已知某温度的饱和水汽压为14.02hpa,试估算该温度下的露点为。
(注意单位)5、气温年较差是指,随纬度增加,年较差。
6、云滴半径往往小于雨滴,云能否产生降水,关键是云滴能否继续增长。
通常云滴的增长过程有过程和过程。
7、地面发射的长波辐射与之差称为地面有效辐射。
地面有效辐射为正值,说明地面热量。
8、当气流遇到不长的孤立高山或山脉时,山脉对气流起到作用。
9、大气降水降落到林地以后,可分为以下两部分:一部分沿地表径流;一部分向地下渗透。
在下渗部分中,又可分为、、土壤吸附一部分、森林蒸散一部分。
10、引起空气上升或下沉的垂直运动的原因是地区间的,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它垂直于,并指向。
三、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末的括号中)(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10分)1、在气压一定情况下,若湿空气的水汽含量不变,温度升高,则()。
A、露点温度升高B、露点温度降低C、相对湿度增大D、相对湿度减小2、梯度风与气压场的关系是:在北半球背风而立()。
A、低压在右方,高压在左方B、低压在右后方,高压在左前方C、低压在左方,高压在右方D、低压在左前方,高压在右后方3、对于饱和湿空气而言,不正确的描述是()①该空气所能容纳的水汽分子数达到该温度下的最大值②实际水汽压小于该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③相对湿度等于100%④该温度下的空气的饱和差小于零⑤此时空气温度小于露点温度A、①④⑤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②③4、下列云属中属于高云族的是()A、积云B、高积云C、层积云D、卷积云5、降水按其形成原因可分为()A、气旋雨、台风雨、地形雨、对流雨B、大雨、中雨、小雨C、连续性、阵性、毛毛状D、大雪、中雪、小雪6、关于大气水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有()A、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均影响风速B、摩擦力只改变风向C、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均影响风向D、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7、在沿海地区出现的大雾常常属于()。
A、辐射雾B、平流雾C、蒸汽雾D、锋面雾8、大气中常见的降温过程有()。
①辐射冷却②绝热冷却③接触冷却④混合冷却⑤平流冷却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⑤9、关于水平地转偏向力的性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只在空气相对于地面有运动时产生,其大小与风速成反比②其大小与纬度无关③其大小在极地最小,赤道最大④其大小与纬度正弦成正比⑤其方向与空气运动方向垂直A、①③⑤B、④⑤C、①④⑤D、②⑤10、气块作湿绝热升降运动时,每下降100米,温度变化为()A、上升0.5℃,其值为负B、上升1℃,其值为负C、上升0.5℃,其值为正D、上升1℃,其值为正四、判断题(请对下面的叙述加以判断,若正确请打“√”,若错误请打“×”,不答或答错均无分,)(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5分)1、在海陆交界处,白天一般吹海风,夜间一般吹陆风。
气温最热月出现在7月。
()2、冬季土壤的冻结过程主要是上下同时进行的,而春季土壤的解冻过程是由上到下进行的。
()3、土壤温度随深度的增加是逐渐降低的。
()4、焚风是指气流越山时由于空气作绝热下沉运动温度降低,湿度增加,而在山的背风坡形成的一种干热风。
()5、当rd>r>rm时,大气稳定度为条件性不稳定;其中对未饱和湿空气是稳定的,对饱和湿空气是不稳定的。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第3小题6分,第2小题8分,第4小题5分,总计25分)1、邻近A、B两地近地面风向变化如下:白天A→B,夜间B→A。
试说明A、B两地的地理环境可能有什么不同及其原因?2、什么是气候?它与天气有何不同?人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改变和影响一个地区的气候?3、写出地面的热量平衡方程,说明各项的意义。
并据此阐述夜间地面损失的热量通过哪些途径补偿可以达到平衡。
4、对流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对流层对人类环境特别重要?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总计10分)有一团未饱和的湿空气测得其在迎风坡山脚下时的气压为1082百帕,气温为20℃;到达山顶时的气压为900百帕,气温为0℃。
试确定该未饱和的湿空气所爬山的高度、露点温度以及越山后到达山脚时的温度改变量。
(已知该未饱和湿空气的凝结高度为500米,到达山顶后水汽已全部凝结并脱离空气块)习题绪论名词解释:1、大气科学;2、气象学;3、气候学;4、天气学;5、气候;6、天气;7、小气候。
习题第二章大气一、名词解释:1、干洁大气;2、气象要素;3、露点;4、绝对湿度;5、水汽压;6、相对湿度;7、饱和水汽压;8、气温直减率。
二、判断题:1、臭氧主要集中在平流层及其以上的大气层中,它可以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2、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空气升温,产生“温室效应”。
3、由于植物大量吸收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使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