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物理选修3-4机械振动ppt课件

高中物理选修3-4机械振动ppt课件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物体对弹簧的最小压力: FN′=FN=12mg。 由以上可以得出振幅为 A 时最大回复力为 0.5mg, 所以有 kA=0.5mg ③, 欲使物体在振动中不离开弹簧,则最大回复力可为 mg, 所以有 kA′=mg ④, 由③和④两式联立解得 A′=2A。
[解题反思] 解决此类问题,首先要确定对称点,认识到在 这一对称点时速度大小相等,加速度大小相等,回复力大小相等, 最后根据题目要求来确定所需要的物理量。
3.时间的对称性:系统在通过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段位 移的时间相等。振动过程中通过任意两点 A、B 的时间间隔与逆 向通过的时间间隔相等。
[典例指津] 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物体放在弹簧上,与弹簧一起在竖 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当振幅为 A 时,物体对弹簧的最大压力 是物重的 1.5 倍,则物体对弹簧的最小压力是多少?要使物体在 振动中不离开弹簧,振幅不能超过多大?
(3)确定振动的周期和频率。振动图象上一个完整的正弦(或 余弦)函数图形在时间轴上拉开的“长度”表示周期。
由下图可知,OD、AE、BF 的时间间隔都等于振动周期,T =0.2 s,频率 f=T1=5 Hz。
(4)确定各时刻质点的振动方向。例如下图中的 t1 时刻,质 点正远离平衡位置向位移的正方向运动;在 t3 时刻,质点正向着 平衡位置运动。
[解题反思] 在利用图象解决问题时,首先要明确图象的物 理含义,根据图象的特点做出振动过程;然后分析各物理量的变 化规律,包括大小和方向,利用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问题。
[变式训练] 一质点简谐运动的振动图象如图所示。 (1)该质点振动的振幅是________cm;周期是________s;初 相是________。 (2)写出该质点简谐运动的表达式,并求出当 t=1 s 时质点的 位移。
势能增加表明摆球正向最大位移方向运动,又要求速度方向 为正,应对应于摆动过程的 E→G 过程,对应图象中的 O→A, 时间范围是 0~0.5 s。
(3)因经过的是同一位置,位移、回复力、加速度大小与方 向均不变,势能也相同,根据简谐运动中机械能守恒,动能也不 变,速率不变,沿不同方向经过时,运动方向相反,所以速度不 同。摆线的张力 F=mgcosα+mvl2,可见张力也不变,因此选项 B 正确。
解得 TB=t0-t0TnATA(n=0、±1、±2、±3…)。
答案:TB=t0-t0TnATA(n=0、±1、±2、±3…)
专题4 单摆周期公式的应用 对于单摆,在摆角很小的情况下,可看作是做简谐运动,其 振动的周期 T=2π gl ,与振幅、摆球质量无关。运动具有等时 性、周期性,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可在最低点利用牛顿运 动定律和机械能守恒求摆球受到的拉力,也可利用周期公式来测 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解析:T=nt =3100.0 s=3.0 s,T=T21+T22=
1 2(2π
1g+2π
1+g h),解得 h=3.0 m。
答案:3.0 3.0
解析:(1)由质点振动图象可得 A=8 cm,T=0.2 s,φ=π2 (2)ω=2Tπ=10π rad/s 质点简谐运动表达式为 x=8sin(10πt+π2)cm,当 t=1 s 时, x=8 cm。
答案:(1)8
0.2
π 2
(2)8 cm
专题2 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及应用 做简谐运动的物体其运动具有“对称性”。“对称性”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速率的对称性:系统在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位置具有 相等的速率。 2.加速度的对称性:系统在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位置具 有等大、反向的加速度和回复力。
(3)单摆摆动过程中多次通过同一位置时,下列哪些物理量 可能变化( )
A.位移 B.速度 C.加速度 D.动能 E.摆线中的张力
[答案] (1)3 cm 0.5 Hz 1 m 0.5 s 与 1.5 s (2)E、G、E、F 1.5~2 s 0~0.5 s (3)B
[点拨] (1)由图象可直接读出振幅 A=3 cm,周期 T=2 s, 频率 f=T1=0.5 Hz。由周期公式 T=2π gl 可算出摆长 l=g4Tπ22≈1 m。重力势能最大时即摆球摆角最大,也就是振动位移最大时, 有 0.5 s 和 1.5 s 时刻。
[变式训练] 一个做简谐运动的质点在平衡位置 O 点附近振 动,当质点从 O 点向某一侧运动时,经 3 s 第一次过 P 点,再向 前运动,又经 2 s 第二次过 P 点,则该质点再经________的时间 第三次过 P 点。
解析: 若质点沿图中①的方向第一次过 P 点,历时 3 s;由 P 到 B, 再由 B 到 P 共历时 2 s,则由其对称性知,P、B 间往返等时, 各为 1 s,从而可知 T/4=4 s,周期 T=16 s。第三次再过 P 点, 设由 P 向左到 A 再返回到 P,历时为一个周期 T 减去 P、B 间往 返的 2 s,则需时 t=16 s-2 s=14 s。
(1)现有如下测量工具:A.时钟;B.秒表;C.天平;D.毫米刻 度尺。本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
(2)如果实验中所得到的 T2-L 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那么 真正的图象应该是 a、b、c 中的________;
(3)小筒的深度 h=________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g= ________m/s2。
[典例指津] 如图所示,AB 弧是半径 R=0.4 m 的光滑竖直圆轨道的一部 分,且 AB≪R,O 是轨道的最低点,O 点离天花板距离为 10 m, 若在 A 点由静止释放一小球 P,同时,在 O 点正上方将球 Q 自 由释放,要保证两球能同时到达 O 点,求球 Q 释放时的高度(令 π2=10,重力加速度 g=10 m/s2)。
(5)比较不同时刻质点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例如在下图中, t1 时刻质点位移 x1 为正,则加速度 a1 为负;t2 时刻质点位移 x2 为负,则加速度 a2 为正,又因为|x1|>|x2|,所以|a1|>|a2|。
2.结合图象分析描述简谐运动的物理量的关系,分析的顺 序为:
[典例指津] 如图所示,为一单摆及其振动图象,请回答下 列问题:
(2)图象中 O 点位移为 0,在平衡位置;A 点位移正向最大, 根据题中正方向的规定,应在右侧的 G 点;B 点位移为 0,在平 衡位置;C 点位移负向最大,应对应左侧的 F 点;因此 O、A、 B、C 分别对应单摆中的 E、G、E、F 点。
一个周期内加速度为正且减小的过程是从 F 到 E 的过程, 对应图象中的 C→D。时间范围是 1.5~2 s,本时段同时满足加 速度与速度同向。
第十一章 机械振动
章末复习总结
机械振动 自 由 振 动
机械振动 自 由 振 动
机械振动
专题1 简谐运动的图象 1.图象的用途 (1)可以确定振动物体在任一时刻的位移。如下图中,对应 t1、 t2 时刻的位移分别为 x1=+7 cm,x2=-5 cm。 (2)确定振动的振幅。图中最大位移的值就是振幅,由下图可 以看出振动的振幅是 10 cm。
(3)将 T2=0,L=-30 cm, 代入上式可得,h=30 cm=0.3 m,将 T2=1.20 s2,L=0 代 入上式可得 g=9.87 m/s2。
[解题反思] 明确利用单摆周期公式来求解重力加速度的 原理是处理单摆类问题的关键。
[变式训练] 正在修建的房顶上固定的一根不可伸长的细 线垂到三楼窗沿下,某同学应用单摆原理测量窗的上沿到房顶的 高度,先将线的下端系上一个小球,发现当小球静止时,细线恰 好与窗子上沿接触且保持竖直,他打开窗子,让小球在垂直于墙 的竖直平面内摆动,如图所示,从小球第 1 次通过图中的 B 点 开始计时,第 21 次通过 B 点时用 30.0 s;球在最低点 B 时,球 心到窗上沿的距离为 1.0 m,当地重力加速度 g 取 π2(m/s2);根 据以上数据可得小球运动的周期 T=________s;房顶到窗上沿 的高度 h=________m。
(1) 单 摆 的 振 幅 为 ________ , 频 率 为 ________ , 摆 长 为 ________,一个周期内重力势能 Ep 最大的时刻为________。
(2)摆球从 E 指向 G 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α 为最大摆角, 则图象中 O、A、B、C 点分别对应单摆中________点。一个周 期内加速度为正且减小,并与速度同方向的时间范围是 ________,势能增加且速度为正的时间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1 2mg
2A
[点拨] 物体做简谐运动时在最低点物体对弹簧的压力最 大,在最高点时物体对弹簧的压力最小。物体在最高点的加速度 与在最低点时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回复力的大小相等。则有:
物体在最低点时:F 回=1.5mg-mg=ma ①, 物体在最高点时:F 回=mg-FN=ma ②, 由①②两式联立解得 FN=12mg,
若沿图中②的方向第一次过 P 点,则有 3 s-tOP=2+tPO+tOP=T′/2,而 tOP=tPO 由以上两式可解得
tOP=tPO=13 s,T′=136 s 则质点第三次过 P 点历时 t′=T′-2 s=130 s 答案:14 s 或130 s
专题3 简谐运动的周期性与多解问题 1.简谐运动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周期性,其位移、速度、 加速度、动能、势能等都具有周期性。 2.正是因为简谐运动具有周期性,所以简谐运动在好多情 况下具有多解性,这是由运动的时间与周期关系不确定造成的。
[答案] (1)BD (2)a (3)0.3的下端口到摆球球心之间距
离 L,用到毫米刻度尺,还要测单摆的周期,需使用秒表,所以
测量工具选 B、D。
(2)摆线在筒内部分的长度为 h,由 T=2π L+4gπ2h,可知,T2-L 关系图象为 a。
L+g h得,T2=4gπ2
[解题反思] 除简谐运动,其它周期性运动,如匀速圆周运 动,也会因周期性带来多解问题。
[变式训练] A、B 两个单摆,第一次同时从平衡位置以相 同速度开始运动,经过时间 t0,它们第二次以相同速度同时通过 平衡位置,已知 A 摆的周期为 TA,求 B 摆的周期 T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