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府间财政关系

政府间财政关系


财政收支范围


制 的
收支联系方式




分配办法适用期限
4

全部财政资金如何分配
预算体制中最

于各级政权之间
基本的问题



分配原则是财权与事权
中央财政应占

相统一
据主导地位

将所有财政收支项目或内容
财力分配比例

在不同层次之间加以划分
具体化



覆盖面广泛、数额大、关系全局的项目归中央;

数额较小、与地方经济密切相关的项目归地方。
5
收支联系方式
分配办法适用期限
各级财政组织的收入与 安排的支出之间是否存在有 机联系(主要是地方财政)
具体的财政体制类型和 分配办法有效期限的长短。
收支挂钩: 收支脱节:
总额分成、 分税制、 定额补助等
统收统支 体制等
过于频繁, 不利于调动 地方理财积 极性,助长 短期行为, 如一年一变
相对稳定一 段时间,有 利于地方统 筹安排和财 源培养。如 五年不变。
财政资金在政府间无偿转移
一 、
不同于政府对企业、个人的转移支付

府 间
纵向转移支付
横向转移支付

上下级政府间财

政资金无偿转移。
同级政府间财政
支 付 的
实际中一般多指相 邻的上级政府对下
资金的无偿转移。 实际中一般多指富

级的财力支援。
裕地区对贫穷地区

主要内容
的财力支援。
14
二、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形式
的转移支付方式--服从效率原则。
15
M公共品
M2 M1
一般性转移支付
地方财政提供两种公 共品M和N。转移支付前 的预算线为M1N1。上级拨 付一般性转移支付,不 规定资金用途。转移支 付后地方财政预算线平 移至M2N2。两种公共品 的比例不发生变化。
O
N1 N2
N公共品
16
有条件不封顶配套转移支付

分配比例为中央60%,地方40%



改革出口退税。调整出口退税率,

退税款由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



调整金融保险业营业税率。
12
三、分税制的基本成效和存在的缺陷
(一)基本成效
(二)缺陷与不足
规 范 了 中 央 与 地 方 的 分 配 关 系
以 事 权 划 分 为 基 础 来 划 分 税 种 ,
M公共品 M1
M1N1是原预算线。上 级拨付的转移支付款项只
能用于提供N公共品,从 而使新的预算线为M1N2。 因此,在M公共品提供数 量不变时,N公共品可以 提供更多的数量。
O
N1
N公共品 N2
17四、我ຫໍສະໝຸດ 转移支付制度及其完善办 法 的 基 本 内 容 ( 略 )
现 行 一 般 性 转 移 支 付
Q 8


分 级 体 制 必 要 性
财 政 职 能 的 层 次 性


资源配置职能主要由地方财政履行 财政提供的基础设施等大多具有地域性
收入分配职能主要由中央财政履行 劳动力流动性、地方间收入分配等原因
稳定经济职能主要由中央财政履行 全国统一大市场使地方无法行使该职能
9
第四节 我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7
二、公共物品层次性决定了分级财政体制的必要性
根据受益范围
全国性 地方性 公共品 公共品
P D2 D1
中央提供地方公共
品造成的福利损失。D1区 需要Q1,却只能得到Q3; D2需要Q2,也必须得到Q3
必须分级提供
P0
1.如地方政府提供
全国公共品,不足;
2.如中央提供地方
O
公共品,福利损失。
S
Q2 Q3 Q1
促地 进方 了理 资财 源思 优路 化转 配变 置,
中 央促 宏进 观了 调财 控政 能总 力财 的力 提和 高
事 不权 清和 楚支 、出 不责 规任 范划

收 入 划 分 需 进 一 步 完 善

以 下 分 税 制 未 建
不 尽 科 学 和 完 善
转 移 支 付 制 度

13
第五节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
我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的完善
不转 能移 全支 部付 规数 范额 地的 计确 算定
传 统 的 基 数 法 大 量 存 在
转 移应 支积 付极 制推 度进 的地 建方 立
支 付 的 制 度 化 建 设
应 积 极 推 进 转 移
18
19
(二)收入划分。税收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 中央与地方共享税。
(三)税收返还。以1993年地方净上划收入数额 为基数,全额返还地方,以后按1:0.3递增率 返还。
(四)原体制补助按既得利益原则处理。
11
调整证券交易印花税分配比例:
二 、
中央支配98%,地方支配2%


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改为共享税

一般性转移支付
一般转移支付指中央政府为均衡各地方政府的公共
服务水平而实施的补助。又称为无条件补助。即对所
拨出的资金不规定具体用途的转移支付方式--服从 公平原则。

专项转移支付
专项转移支付指中央政府根据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的
需要对地方政府给予的特定用途的补助。又称有条件
补助。即对所拨出的资金规定了使用方向或具体用途
第十八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1
第一节 财政管理体制的概念和内容
一、财政管理体制的概念
概念
1.广义:确定国家国各家级各政级权政之权间之以间及 国家与国有企事业单位之间财力支配权限 的根本制度。
2.狭义:即国家预算管理体制,指全 部财政资金如何分配与各级政权之间的根 本制度。
实质
国家各级政权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问 题。具体表现为两种关系:
我国于1994年开始实行分税制。 概念。分税制的四个要素:
分税:收入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 分权:各级政府有相对独立的征税权力 分征:国税地税两个征收系统 分管:各级财政相对独立,自求平衡
我国分税制的主要内容
10
一、分税制的基本内容
(一)事权与支出划分。明确政府职能范围,中 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范围界定明确,并能 体现公平与效率的原则。对应于事权划分,各 级政府的支出范围明确。
1.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2.“条条”与“块块”的关系
2
二、我国国家财政的管理级次
中央财政
国 家 财 政
地方财政
国家财政体系主体
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 市(含区市、自治州)财政 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旗)财政 乡(民族乡、镇)财政
与国家政权级次相适应——一级政权一级预算 3

财力分配比例


算 管
6
第二节 我国预算管理体制沿革(自学为主)
第三节 分级预算管理体制的理论依据
的相提 预对下在 算稳,维 体定各护 制、级中 类具预央 型有算统 。法相一
律对领 规独导 范立的 性、前
一、政权结构的层次性 决定了分级财政体制的必要性
多层政权结构,各级政权事 权的相对独立性,使分级预算 体制具有了必然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