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心理测验方法
一、心理测验的起源与发展
(1)1869—1904年,为萌芽期 (2)1905—1915年,为成熟时期 (3)1916—1940年,为昌盛时期 (4)1941年至今,为完善发展时期
一、心理测验的起源与发展
(1)1869—1904年,为萌芽期
心理测验尚未形成自己的体系。 测验的内容大都限于感觉、动作或简单反应时
一、心理测验的起源与发展
(2)1905—1915年,为成熟时期
出现了较为成熟的比奈—西蒙智力测验,这
一测验用于鉴别低能儿童。
一、心理测验的起源与发展
(3)1916—1940年,为昌盛时期
心理测验理论上得到完善,应用上得到了
空前的发展。
一、心理测验的起源与发展
(4)1941年至今,为完善发展时期
16PF
因素M:幻想性 低:现实具体,注重问题解决的,现实的, 实践的,注重事实的。
高:幻想抽象,好思考的,好想象的,心不
在焉的,不实际的,易陷入沉思的。
四、品德测评法
16PF
因素N:世故性 低:直率生硬,真实的,单纯的,开放的, 坦率的,直接的。
高:策略圆通,老练的,社交上机灵的,精
3. 心理测评在人事测评中的应用意义
(1)能在运用中创新、发展、完善人事测评
理论。
(2)增进人岗匹配,加强人的职业适应性, 提高职业活动效率和职业培训效益。
第二节 品德测评
1
1
品德的概念与特性 品德测评含义 品德测评的理论依据 品德测评法
2
31
4
思考讨论
某人犯罪被判劳教10年,服刑1年后逃 出了监狱,以一个假名字唐信在另一个小镇 上居住。他辛勤工作了8年,渐渐有了积蓄, 自己开了一个小店。他对顾客公道,给店里 的职员很高的工资和福利,把大部分赚来的
四、品德测评法
16PF
因素G:有恒性
低:灵活权宜,随意的,不考虑规则和义务
的。 高:有序尽责,坚韧的, 尽责的,注意细节 的。
四、品德测评法
16PF
因素H:敢为性 低:孤僻缄默,胆小的,社交忧虑的,在社 交场合中迟疑的,害羞的。
高:社交敢为,好冒险的,健谈的,社交自
信的。
四、品德测评法
一、气质测评
气质:是个体中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 的行为特征,是个体心理活动和外显动作 中表现的某些关于强度、灵活性、稳定性 与敏捷性等方面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一、气质测评
气质类型 胆汁质
气质类型及其特征
特 征
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于冲动、心境 变化剧烈、具有外倾性
多血质
活泼、好动、敏感、反映迅速、喜欢与人交往、 注意力容易发生转移、兴趣容易变换、具有外 倾性 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 外露、注意力稳定难于转移、善于忍耐、具有 内倾性 孤僻、行动迟缓、善于观察细小事物、情感发 生较慢但持续很久、体验深刻、具有内倾性
8.假如让唐信逃出法网,对于其他必须服满刑 期的囚犯来说是否公平?
请对下面各问题的重要性作出评价
A:非常重要;B:比较重要;C:一般性; D:不大重要;E:毫不重要 问 题 选择 9.张老太是不是唐信的好朋友? 10.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报告一个逃犯不是每 个公民应有的责任吗? 11.大众的意愿和公共的利益,如何能得到最 适当的平衡?
三、品德测评的理论依据
测评应满足3个充分条件:
1.测评对象客观存在,并可以被人认识
与把握。
2.测评对象的质与量有大小、强弱与多
少上的程度差异、数量差异或存在与否
差异。
3.测评对象这种质与量的差异可以通过
比较进行确定与报告。
四、品德测评法
(一)FRC品德测评法 是肖鸣政教授1991年设计并进行过实验研究 的一种方法。 它是事实报告电子计算机辅助分析的考核性
女的3步才能跟上男的2步。试问,从都用右脚起步
开始到二人都用左脚踏出为止时,女的应走出多少 步?
参考答案:6步
(3)一般能力测验,如数字、推理、判断、分析、
理解能力等这些测验都属于一般能力测验。
(4)特殊能力测验,测量被试者具有的某种特殊
才能,以了解其具有的有潜力的发展方向。
(5)人格测验,测量被试的情绪、态度、兴趣、
品德测评方法。FRC是事实报告电子计算机
测评法的缩写或简称。
被测评个体独立报告 表征行为与事实
调查证实修 正或不处理
主管人员检查
判断
储存并利用专家仿真 测评系统测评
水平性评定仿真系统 区分性选拔仿真系统 问题诊断指导仿真系统
报告分数、等级、评语 以及提出指导建议
FRC品德测评法操作流程图
四、品德测评法
4.唐信是否已经真正偿还了以前对社会所欠下 的一切?
请对下面各问题的重要性作出评价
A:非常重要;B:比较重要;C:一般性; D:不大重要;E:毫不重要 问 题 选择 5.社会将使唐信的合理愿望落空吗? 6.尤其是对一个行善的人来说,监狱脱离了社 会,会有什么好处呢? 7.谁能这样无情地把唐信送进监狱呢?
16PF
因素Q4:紧张性
低:沉着平和,放松的,平静的,耐心的。
高:焦躁紧张,没有耐心的,耐挫力低。
四、品德测评法
(三)其他测验方法
投射技术
生理学测评(测评不够准确)
萧孝荣修订哈梅诚实测验(测评效度不高) 认知测验方法 知觉测验(作为一种辅助性测评法)
气质 第三节 气质与价值观测评 价值观 兴趣
(七)按测验的应用归类
教育测验;职业测验;临床测验。
五、心理测验的意义
1. 弥补传统人事测评方法的不足
(1)晕轮误差
(2)近因误差 (3)暗示误差 (4)偏见误差
五、心理测验的意义
2. 心理测验在人事测评中的优势
(1)迅速 (2)科学 (3)公平 (4)可比
五、心理测验的意义
16PF
因素I:敏感性 低:理性客观,功利的,不感情用事的,缺 乏审美的,头脑冷静的。
高:感性直觉,敏感的,有审美感的,多愁
善感的。
四、品德测评法
16PF
因素L:怀疑性 低:信任积极,善于接受的,不怀疑的,轻 信的。
高:怀疑保留,怀疑的,愤世嫉俗的,猜疑
的,批判的。
四、品德测评法
高:稳定坚强,成熟的,平静的,冷静的。
四、品德测评法
16PF
因素谦恭的,
恭顺的。 高:支配控制,独断的,竞争的,攻击的, 强有力的。
四、品德测评法
16PF
因素F:兴奋性
低:严肃审慎,拘谨的,沉默寡言的,谨慎
的。 高:热情兴奋,活泼的,快乐的,乐天的, 无忧无虑的。
霍格雷夫测试公司曾对100家大公司进行过
调查,在73家回复该项调查的公司中,59 家承认采用过心理测试。
内容
1. 心理测验概述
2. 品德测评 3. 气质、价值观与兴趣测评
4. 能力测评
第一节 心理测验概述
一、心理测验的起源与发展 二、心理测验的定义
三、心理测验的特点
四、心理测验的种类 五、心理测验的意义
第四章
重点与难点
重点:品德测评、气质与态度测评、能
力测评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
难点:品德测评、气质与态度测评、能 力测评的结果解释与运用。
心理测评
性格倾向测评(含荣格心理测验),个
性测评,职业锚自我评价测评
(见第四章 教学资源)
引 言
心理测验、面试与评价中心,是现代人员
素质测评的三种基本方法。
高分特征(以下简称“高”):外向、移情 友善,友好的,有风度的,参与的,热心的, 关心的。
四、品德测评法
16PF
因素B:聪慧性 低:思想迟钝、学识浅薄、少思不敏,对自
己的智力能力缺乏信心。
高:聪明、富有才识、善于抽象思考、高分
者对他们自己的智力能力有信心。
四、品德测评法
16PF
因素C:稳定性 低:激动易感,感情用事,易变的,不安定 的,情绪化。
道德等个性心理特征。
四、心理测验的种类
(二)按测验目的区分
描述性测验;诊断性测验;提示性测验。
(三)以沟通方式来分
言语测验;操作测验。
(四)以测验材料的结构程度来分
有结构的测验;无结构的测验。
四、心理测验的种类
(五) 按单次测验的人数区分
个别测验;团体测验。
(六)按测验方法归类
问卷测验;投射测验;操作测验。
的一种科学选择方法。
三、心理测验的特点
(1)是对行为的测量 (2)是对一组行为样本的测量 (3)测量是间接性 (4)是一种标准化的测验 (5)是一种力求客观化的测量
四、心理测验的种类
成就测验(斯坦福成就测验) 智力测验(斯坦福-比奈儿童智力测验) 认知 一般能力倾向 性向 特殊能力倾向
间的测量,属于简单身体素质的测评。
一、心理测验的起源与发展
代表性的研究:1879年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
(W.M.Wundt)在莱比锡建立了心理学史上第一个 实验室,实验中发现个体的行为相互间存在个别差 异,这种差异的存在引起了心理测量的需要。
1894年,卡特尔首先用各种测验测量哥伦比亚大学
的学生,使测验走出实验室,直接应用于实际。
四、品德测评法
16PF
因素Q2:独立性 低:乐群附众,交际的,依靠团体的,社团 活跃分子。
高:自主独行,单独的,自立的,个人主义
的。
四、品德测评法
16PF
因素Q3:自律性 低:随性不拘,随便的,无拘无束的,散漫 的,随心所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