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9伊索寓言两则

鲁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29伊索寓言两则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与狮子》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寓言文体的相关知识(概念、特点)。

2.通过阅读,品味文本中的细节,理解并感受文本的讽刺效果。

3.启发学生创造性的思考,多元解读文本的寓意。

二、重点难点:通过阅读,品味文本中的细节,理解并感受文本的讽刺效果。

启发学生创造性的思考,多元解读文本的寓意。

三、使用说明:1、预习课本,在课本上标注疑难之处,再研读本学案。

2.独立完成此导学案,不照抄答案,保证学案的完成质量。

【书写天地】用正楷认真书写本课生字词。

导学过程:
【背景资料】:《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搜集有古希腊民间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三百五十七篇。

大部分为动物寓言。

(一)课前预习
1、朗读课文不少于4遍,力争读熟,
2.读准字音:
宙斯()庇护()较量()凯歌()遽()髀()跛()
3.根据解释,写出成语。

①傲慢自大、得意或满不在乎的样子。

()
②原指野兽的凶猛模样。

现常用于形容坏人凶相毕露的样子。

()
③形容称心如意而自得其乐。

()
④目空一切,认为世界上无人能与之相比。

形容狂妄自大到了极点。

()
(二)整体感知
1.《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这个故事中有许多值得玩味的细节,请你试着找一找。

(1)赫尔墨斯的“想”:显性的“想”与隐性的“想”:
(2)赫尔墨斯的“问”与“笑”:
(3)雕像者的回答:
2.《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生动刻画出一个、的形象,告诉人们要,不能。

另:①

3. 《蚊子与狮子》
(1)弱小的蚊子为何能战胜强大的狮子?
(2)战前、获胜后蚊子都吹响了他的小喇叭,这两次的心情分别如何?
(3)与狮子比较,蜘蛛是多么的不值一提,可蚊子为何却命丧其手?
(4)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蚊子和狮子》告诉人们不能取得就,忘了自己的;自大,最终会走向。

另:①

(三)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