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全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全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全册教案目录上册第一单元《信息窗(吨的认识)》 (2)第四单元《信息窗一(认识方向)》 (7)第四单元《信息窗二(平移和旋转)》 (11)第七单元《信息窗一(时、分的认识)》 (15)第八单元《信息窗一(认识周长)》 (18)第九单元《信息窗一(分数的初步认识)》 (22)第九单元《简单的搭配问题》 (26)下册第五单元《信息窗一(面积和面积单位)》 (30)第五单元《信息窗二(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35)第六单元《信息窗二(年、月、日)》 (39)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信息窗(吨的认识)》教学目标:⒈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⒉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⒊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

教学难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教具、学具准备:重5千克、10千克、25千克的大米各一袋、课件教学过程:一、引用故事导入新课以旧引新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你们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听过),曹冲在记录大象的重量时要用到什么单位?(重量单位),那你们学过的重量单位有哪些?(千克、克、公斤、斤),克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呢?(1千克=1000克),很好!下面我们根据他们之间的关系来做口答题。

(CAI 课件出示题目)口答:1千克=( )克 3千克=( )克1000克=( )千克 5000克=( )千克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教师叙述:请同学们看,当曹冲称出这头大象的重量时发现我们学过的重量单位都不合适,你们能帮助他找一个合适的重量单位吗?(能,用吨)为什么大象的重量一般是用吨来作单位呢?(因为大象比较重)。

什么样的物体可以用“吨”来做单位,“吨”和我们以前学的重量单位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吨的认识。

(板书课题:吨的认识)(设计目的: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吸引学生,并营造“情景问题”的氛围,使学生产生强烈探求知识的欲望,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研究问题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1)让学生交流自己带来的物体的重量,用什么样的单位合适。

(2)让学生根据对吨大致的了解及课外资料的补充说说生活中那些物体通常使用“吨”来作单位。

(3)课件展示:卡车、火车车厢、轮船、飞机、鲸鱼、楼房等,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

提问:通常以“吨”作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①学生分小组观察讨论②学生分小组交流汇报③师生合作得出结论:通常大件物体及较重的物品“吨”来作单位。

(设计目的:用课件出示图片,丰富了感性材料的种类。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再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得出结论。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认识千克与吨之间的关系(1)小组同学掂不同重量的物品,感受它们的重量。

①感受5千克指名一学生汇报掂5千克的大米,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②感受10千克指名另一学生汇报掂10千克的大米,并说说自己的受。

③感受25千克指名同一学生掂25千克的大米,掂不动,需要2个同学才能抬起来。

④感受50千克⑤感受1吨课件出示1袋100千克的大米。

提问:需要几个同学才能抬起来?(8个)(课件演示)请同学们观察:有这样的几袋大米?(10袋)提问:1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多少千克?(1000千克)板书: 1000千克。

你是怎样想的?100千克的大米需8个同学抬起来,那1000千克的大米需多少个同学才能抬起来?(80个)。

说明1000千克的大米的重量比较重。

(设计目的:小组同学反复掂物体的重量,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感受物体的实际重量。

迁移出1吨的重量。

)师引导:每袋大米重100千克,10袋大米重1000千克,就是1吨。

即:1吨=1000千克。

师补充板书:1吨=1000千克(1)巩固千克与吨之间的关系。

师生做个猜体重的游戏。

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的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50千克),如果平均每个老师的体重按50千克计算,那有多少个老师的体重合起来是1吨?你是怎样想的?(2)填空练习: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体重按25千克计算,40个同学的体重是( )千克,是( )吨。

(设计目的:通过猜体重的游戏联系生活实际,运用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感受1吨的重量,这一环节的教学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三、看书质疑学生自己看书,标出重点语句和不懂的地方,然后解答。

(设计目的:这个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看书质疑的能力。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 3吨=( )千克 8000千克=( )吨9000千克=( )吨 9千克=( )克2、一条鲸鱼的重量是6000千克,是( )吨。

3、在( )里添上合适的单位。

(课件出示图片)4、想一想:每幅图旁边的括号里填上什么数它的重量是1吨。

5、扩展题:出示一幅电梯照片,上标注限重量1(吨), 限坐十三个成人,出示问题:提问:(1)如果老师要带他们去乘坐电梯,一次可以坐多少人呢?(2)如果全班54个人都要上去,那一共要乘坐几次呢?(设计目的:通过看图填重量单位的练习,有效地训练了学生对事物重量的估计能力.通过填空的练习,巩固了吨与千克之间的互化.第四题,意在激发学生去思考,从而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回答问题时语言的条理性.最后一道练习题我利用来源于生活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概念。

并提高了学生日常的事物现象用数学的经验,思想与方法进行观察、推测、尝试、计划并合情合理地思考的意识与能力。

)五、合作总结解决问题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些什么?那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能帮助曹冲称的大象找到一个合适的重量单位吗?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同学们能够用所学习的知识不断地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设计目的: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谈谈自己的收获,并鼓励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用于生活中。

)六、板书:吨的认识1 千克 = 1 0 0 0 克 1吨 = 1 0 0 0千克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一(认识方向)》1学情分析这节课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数学青岛版的三年级上册中的一部分内容,这些内容实际上是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因为辨认方向,认识生活中的路线图是学生的一种基本的生存能力,也是学生从生活环境中建立空间观念的有效途径。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八个方向的辨认后,认识简单的路线图为基础的。

2教学过程2.1第二学时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对八个方向的辨认,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能根据路线图说出从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经过的地方。

2、借助认识路线、设计路线、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密切联系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时重点教学重点:认识路线图,会用方位词语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学时难点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语言,根据路线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经过的地方,会设计简单的路线图,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活动1【导入】一、故事引入,启发思考1.(用多媒体播放故事《白雪公主》的片段)2.孩子们,你们愿不愿意帮助她呢?(愿意)你有哪些辨别方向的好方法?快来告诉白雪公主吧!(指南针、看太阳······)3.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其实在生活中用到方向的地方很多,比如认路、查找路线等。

让我们今天就和白雪公主一起《认识路线》(板书) 2【讲授】二、探究与体验(认识路线图)1、观察路线图师:白雪公主用我们的方法,走到森林深处,见到了一群小动物,小动物们听了白雪公主的遭遇,都非常同情,希望白雪公主留下,并告诉白雪公主,在离这不远的地方,有个小木屋,那是七个小矮人的家。

师:同学们,谁能帮帮他们呢?帮他们看看路线图。

2、读图(出示路线图)师:孩子们,谁想帮帮动物们,看懂这张地图?请看大屏幕:仔细观察地图,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3【活动】三、观察地图,说说去哪,怎么走?1、师:从哪出发,向什么方向走,到哪?师:请用:“从出发,先向走到,再向走,最后向走到达。

”形式说。

(板书)2、请大家自己说一说,可以用手边比边说。

(同桌讨论)师: 谁愿意首先来介绍一下?指名到前面发言,并用手在图上演示。

4【活动】四、认识平面图1、辨认平面图(金矿地图)师:有了大家的帮忙,白雪公主顺利的找到小木屋。

我们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师:小矮人们去哪里了?(出示:金矿地图)2、归纳总结:同学们你们介绍得太好了,看来只要我们认识了路线图,看清路线的起点、终点,行走方向和距离,就不会迷路了。

5【活动】五、跳《方向操》师:白雪公主安心的住下了,并和小动物们快乐的玩耍、嬉戏。

看,大家都高兴的唱啊跳啊!我们也加入吧!(做做方向操休息一下,要求学生用手势表示行驶的方向)(配乐)(课间操,调节学生注意疲劳,有益于后面的学习)请你向南拍拍手,(啪、啪、啪啪啪)请你向东拍拍手,(啪、啪、啪啪啪)……6【练习】六、拓展运用,巩固新知1. 指定起始点,选择路线师:没有王后欺负的日子,白雪公主过得很愉快。

每天和小动物们在一起劳动和玩耍。

白雪公主看善良的小矮人们每天起早贪黑的劳动,很辛苦。

就和小动物们商量为小矮人们送午饭。

怎么去呢?(1)先找森林地图,辨别方向,讨论路线。

(2)请各组代表上台介绍选择路线。

(3)你认为哪种方案好?好在哪里?(4)返回时的路线谁能给白雪公主说说呢?2、在返程中体会来去路线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设计路线(1)师:有一天,小松鼠提议去森林的其他地方游玩,小松鼠提议去松树园玩,怎么走?(填空)(2)师:你有什么建议?(3)归纳总结:同学们你们真棒!找出了不同的路线。

7【练习】七、全课总结师:观察得非常仔细,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路线的知识,学完这节课,说一说你有什么收获?8【作业】八、布置作业1、练一练、第1题2、回家和父母说一说你上学和放学的往返路线,一起画一张你上学的路线图。

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二(平移和旋转)》1教学目标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并会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

2、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新设计“看一看”的图片,方格纸。

运用多媒体演示平移和旋转的动态过程。

3学情分析我班48人,男生23人,女生25人,每个孩子都活泼可爱,有着较强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

他们纯洁善良,好奇心强,求知欲强。

但是由于年龄小,自制能力差,时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课时爱随便说话或者做小动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