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也对后世产生乐深远影响
三、在中国古代史上,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主要趋势的原因:
1、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效的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中国独特的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条件,造成了两方面影响:一是历史上多数重大工程的政治活动都具有内向性;二是如马克思所说的,亚洲的大河流域需要中央集权的机构来执行公共工程的职能。
这种地理条件的整体统一性具有促进和维护国家统一作用
3、文化传统。
古老的中国文化中,很早就产生了统一的思想,历经儒家学派的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思想渊源。
《春秋》提倡大一统,董仲舒发挥了这种观点。
这种思想对维护和促进国家统一发挥了巨大作用
4、民族的融合。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关系与统一国家的发展至为密切。
由于民族融合,民族间的凝聚力不断增强,历史文化认同不断扩大和深化。
这些都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5、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为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
6、一批杰出的历史人物为国家的统一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四、对国家统一与分裂的规律认识
(一)国家统一的规律
1、从原因上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及时调整是封建国家统一的根本原因;民族融合和凝聚力的逐步加强是其基本因素;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中原汉族先进文化的吸引力,统治阶级注意及时调整统治政策,分裂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失衡,都是实现国家统一和维持国家统一的原因
2、从过程上看,中国封建国家的统一是在克服了各种分裂割据因素的基础上逐步走向统一的
3、从影响上看,封建国家统一保持了社会的安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加强了民族融合和各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抵御外来侵略,提高国际地位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长期的统一局面也孕育着各种矛盾,如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土地兼并导致了阶级矛盾激化;政府财政困难引发了统治危机等
(二)国家分裂的规律
1、从原因上看,封建经济的分散性;统治政策的失误、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削弱;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少数民族政权的崛起,民族矛盾加剧;民族融合不稳定和社会生产力水平不够发达;外国势力的策动等,都是导致国家分裂的重要因素
2、从过程上来看,每次分裂时期都充满了战争,其中有民族之间的战争,也有统治阶级的内战;在分裂后期都崛起一个强大的王朝;分裂中都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3、从影响上看,长期的分裂割据给社会造成严重的危害,如影响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社会动荡、国弱民穷等。
但分裂时期历史也在发展,如民族不断融合、生活范围扩展等,而且分裂时期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因此长期分裂之后建立起来的统一王朝,其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然大大加强
对我国古代封建国家的分裂和统一要具体分析,尤其是国家的分裂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简单的加以肯定或否定。
而应作具体的分析,既要分析国家分裂给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也要看到国家分裂过程中历史的发展、分裂之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对于国家统一的历史进步作用要给予充分肯定。
中华民族先后相承、绵延不绝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社会的安定、经济的发展、民族的融合以及科技文化的繁荣等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
注意:要指导学生辩证的认识封建社会的统一与分裂形成的原因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中
国古代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封建国家统一的根本因素;民族融合、内部凝聚力的逐步加强也是国家统一的基本因素;具体看,秦汉以来形成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代以来儒家大一统思想作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些都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巩固产生了重要作用和影响,而国家分裂现象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由封建经济的分散性决定的;当然也与中央权威下降、中央集权削弱有关;另外民族融合不够发达,商品经济发展不充分也是造成分裂的因素。
因此,充分发展商品经济,形成统一市场,是消除分裂割据的根本措施;保持中央政权的强大和政令的畅通,防止地方割据势力抬头,也是消除分裂割据的重要手段
五、在中国历史上看,国家能够实现统一的条件主要有:(1)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2)人民渴望实现统一;(3)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4)统治者推行的有利于统一的政策和策略;(5)有利的外部环境;(6)民族融合的加强
六、中国古代史上三个大一统王朝的对比
1、秦朝和隋朝的相同点:都是在经过长期的分裂后完成国家统一;都是由于实行暴政而被农民起义所推翻的;统治时间较短,都是二世而亡;其统治的经验教训被后世所推翻,开创了盛世局面;开创的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被后世所沿用,为后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都修筑了闻名世界的巨大工程都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在民族交往方面,都重视边疆地区,加强同少数民族的关系
2、秦朝、隋朝、元朝的对比
(1)相同点:都是在长期分裂以后完成了国家统一;在制度上都有创新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都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强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都进行了著名的工程建设;统治时间比较短暂,都被农民起义所推翻
(2)不同点:与秦朝、隋朝所不同的是,元朝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秦朝、隋朝灭亡的原因相比,元朝灭亡的原因除了阶级矛盾激化以外,民族矛盾的激化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思想文化方面,秦朝奉行文化专制政策,束缚了思想文化的发展,隋朝实行科举制,有利于思想文化的发展六、知识链接—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家分裂和统一问题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近代史上的军阀割据,从清末以来,出现了国家分裂局面,其具体表现如下:帝国主义分割侵略中国领土;中华民国成立以后长期的军阀割据局面。
面对这种局面,为了实现国家统一,各阶级和各政党都曾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南京国民政府一度在形式上完成了国家统一;在近代后期,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中国人民解放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扫荡了中国大陆地区的各种军阀割据势力。
1951年10月,西藏地区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地区的完全解放和统一。
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及少数沿海岛屿还尚未实现统一。
其中,香港、澳门是历史遗留问题,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下的内政问题。
为实现国家统一,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并以此为指导,先后解决了香港、澳门问题。
1997年7月1日,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
当前台湾问题仍未解决,主要是由于台湾岛内分裂倾向的发展和某些外国反华势力的干涉,并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活动,严重阻碍了和平统一的进程。
但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内外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随着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祖国统一大业必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