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文阅读之道理启示

文言文阅读之道理启示

类别
常见启示
为人道理
诚信 自知之明 灵活处事(反:固执己见) 勇于认错\知错就改\迷途知返 待人以诚(反:虚伪) 严于律己\励精图治(反:贪图享乐\鱼肉百姓) 公正无私\不计较个人得失(反:自私自利) 宽容(反:斤斤计较) 虚怀若谷\举重若轻
处事方式
善于思考\不轻信盲从\有主见\敢于质疑\不迷信(反:盲从\无主见\人云亦云\迷信)
从选文加线句子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答案】参考答题角度:读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多读书不如读好书;读书切忌走马观花,要深入领会书中的含义等等。
【解析】题干要求谈启示,注意文中关联词语“然后”,“而”,“如此”的使用,划分层次,总结概括大意即可。
例2.(2019杭州卷)
【甲】少述足下,某到京师已数月,求一官以出,既未得所欲,而一舟为火所燔,为生之具略尽,所不燔者人而已。家人又颇病,人之多不适意,岂独我乎?然足下之亲爱我良厚,其亦欲知我所以处此之安否也,故及此耳。知与公蕴居甚适,何时当邂逅,以少释愁苦之心乎?且频以书见及。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子高当已入京,不知得及相见于京师否?诸不一一,千万自爱!(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有删改)
不畏艰难(反:退缩) 敢于进谏 勇于探索、创新 专心致志
灵活运用,扬长避短,可以以弱克强 重视后天的教育
科学哲理
实事求是,勇于实践 全面看待问题\有全局意识(反:片面、孤立)
辨证地看问题(反:墨守成规) 透过现象看本质(反:不要只看表面,凭空想象)
熟能生巧
人物品质
爱国爱民\忧国忧民 仁爱\仁慈 乐观\豁达\旷达 潇洒闲适 机智聪慧
王安石和孙少迷的故事,在交友方面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两文简要分析。
【注释】①迥异:相差根远。②开:开导,启发。③古奥:古指深奥,不容易理解。④倍蓰(xǐ):数倍。⑤影响:影子和回声。指不切实际、不持久。⑥时文:当时适行的文体,多指利学应试之文。⑦华: 花。 ⑧诡辩:荒谬邪僻。⑨《左》《国》:《左传》《国语》。⑩华腴(yú):丰美有文采。⑪曹:辈。⑫拱璧:大壁,泛指珍宝。⑬义蕴:内在的意义。⑭发越:散播。⑮举:举出。⑯去:距。⑰枵腹:腹中空虚。⑱极:通“亟”,急。
1.文言文启示、感悟类设问解题角度
从结果找原因
从事情的结果分析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从而确定“启示”的内容
析形象、知品行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思想品德,从而引出“启示”
看题目,定方向
通过阅读题目,明确“启示”的方向范围
抓议论,明主旨
抓住文中议论句,把握文章的主旨或中心论点,从而引出“启示”
2.文言文启示类答题思路
文言文阅读之道理启示
1、(2019襄阳中考)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①。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②,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③发河南仓粟以赈之。臣请归节,伏矫制④“之罪。”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黯耻为令,病归田里。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以数⑤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黯学黄老之言⑥,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⑦而已,不苛小。岁余,东海大治。称之。
我愿汝曹⑪将平昔已读经书,视之如拱璧⑫,一月之内,必加温习。古人之书,安可尽读?但读得一篇,必求可以背诵,然后思通其义蕴⑬,而运用之于手腕之下。如此,则才气自然发越⑭。若曾读此书,而全不能举⑮其词,谓之“画饼充饥”;能举其词而不能运用,谓之“食物不化”。二者其去⑯枵腹⑰无异。汝辈于此,极⑱宜猛省。
(选文有删节)
——节选自《史记·汲郑列传》(有刪改)
[注释]①谒者:官名。②河南: 指河南郡。③节: 符节,皇帝派遣使者的凭证。④矫制:假传圣旨。⑤数: 屡次。⑥黄老之言: 指道家学说。⑦大指: 大的原则。
从汲黯治理东海的事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请结合选文语句简要说一说。
【解题点拨】本题考察阅读文言文获得的启示。选文末尾处总结了汲黯任东海太守时“东海大治”的原因是“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意思是: 他对大的错误(问题)或者案件,给予处理、问责;而对于小的问题或案件,给予免责,不苛求它。答题时要从这一关键点出发,发散思维,联系我们日常生活习惯,可以得到“不过分苛责、强求他人”“宽宏大量”“珍惜机会、改过自新”等启示。
【乙】孙少述,一字正之,与王荆公交最厚,故荆公(别少述)诗云:“应须一曲四千首,西去论心有几人?”其相与如此。及荆会当国,数年不复相闻。人谓二人之交遂睽。……及荆公再罢相归,过高沙,少述适在焉,亚往造之。少述出见,唯相劳苦及吊元泽之丧、两公皆自忘其穷达。遂留荆公,差酒共饭,剧谈经学,才氏幕乃散。荆公曰:“退即解舟,无由再见!”少述曰:“如此更不去奉谢矣!”然惘惘各有惜刹之色。人然后知两公之未易侧也。(选自《老学庵笔记》)
幽默 有恒心 耐心 勇敢 诚信 有胆识 坚强 执着 忠诚 孝顺
尊老爱幼 从容镇定 廉洁自律 以身作则 洁身自好 有进取心 勤奋好学
乐于助人 善辩 胸怀大志 有远大抱负 舍己为人 吃苦耐劳
例1.(2019河北卷)
凡读书,二十岁以前所读之书与二十岁以后所读之书迥异①。少年知识未开②,天真纯固,所读者虽久不温习,偶尔提起,尚可数行成诵。若壮年所读,经月则忘,必不能持久。
故六经,秦汉之文,词语古奥③,必须幼年读。长壮后,虽倍蓰④其功,终属影响⑤。自八岁至二十岁,中间岁月无多,安可荒弃或读不急之书?此时,时文⑥固不可不读,亦须择典雅醇正,理纯词裕,可历二三十年无弊者读之。若朝华⑦夕落,浅陋无识,诡僻⑧失体,取悦一时者,安可以珠玉难换之岁月而读此无益之文;何如诵得《左》《国》⑨一两篇及东西汉典贵华腴⑩之文数篇,为终身受用之宝乎?
【答案】汲黯治理东海“责大指而已,不苛小。”,意思是他对大的错误(问题)或者案件,给予处理、问责;而对于小的问题或案件,给予免责,不苛求它。然后“东海大治”。由此启示我们:对身边的人或事都能宽宏大度,给予改过机会,不过分苛责他,这个人一定会珍惜机会,改过自新;周围都这样就能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知识梳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