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课程教案
教学难点:1.推理规则和推理定律2.证明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1.教学过程,坚持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相互补充综合利用特色材料教学。2.将课堂教学、网上自主学习、课后实践教学融入一体的立体化教学体系3.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作业和思考题:
教学后记:
离散数学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_____周周____第______节
作业和思考题:P62:2,3,
教学后记:
离散数学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_____周周____第______节
课次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学时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三章一阶逻辑3.3一阶逻辑公式的等价 3.4 范式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谓词逻辑中的4组基本的等值式,熟悉一阶逻辑中的等价演算
2. 个体词、谓词和量词的表示方法
2. 谓词逻辑中命题的翻译
教学难点:谓词逻辑中命题的翻译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谓词逻辑中基本概念与表示
1.个体词,谓词和命题的谓词形式
2.原子谓词
3.量词
4.谓词逻辑的翻译
1.教学过程,坚持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相互补充综合利用特色材料教学。2.将课堂教学、网上自主学习、课后实践教学融入一体的立体化教学体系3.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2.深刻理解5种常用联结词的涵义,每种联结词的真值
3.分清“相容或”与“排斥或”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命题的概念;简单命题(既原子命题)与复合命题;5种常用联结词;“相容或”与“排斥或”
教学难点:“相容或”与“排斥或”逻辑区别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0.引言:离散数学的基本内容,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可以解决的实际问题
课次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学时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三章 一阶逻辑基本概念3.1一阶逻辑命题符号化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个体词、谓词和量词的概念以及表示方法
2.掌握在谓词逻辑中命题的翻译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 个体词、谓词和量词的概念
4.有关量词消去等值式
二、变换规则
1.约束变元改名规则
2.置换规则
3.一阶公式的等值演算
三、一阶逻辑中的范式
1.前束范式的定义
2.前束范式的求解
1.教学过程,坚持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相互补充综合利用特色材料教学。2.将课堂教学、网上自主学习、课后实践教学融入一体的立体化教学体系3.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作业和思考题:P39:3,P41:1,2,
教学后记:
离散数学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_____周周____第______节
课次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学时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二章 命题逻辑基本概念2.1 命题与联结词
教学目的、要求:
1.分清简单命题(既原子命题)与复合命题
1.命题的概念,真命题,假命题,真值
2.命题的判断,简单命题的符号化
3.联结词:
4.每个联结词表示的逻辑关系
5.每个联结词的真值
1.教学过程,坚持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相互补充综合利用特色材料教学。2.将课堂教学、网上自主学习、课后实践教学融入一体的立体化教学体系3.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2.掌握约束变元改名规则
3.掌握前束范式的定义及求解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 一阶逻辑中的4组基本的等值式
2. 约束变元改名规则
3.前束范式的定义及求解方法
教学难点:约束变元改名规则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一、一阶逻辑中的等价式
1.有关量词否定的等值式
2.有关量词辖域扩大与缩小等值式
3.有关量词分配的等值式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1.联结词的扩充;2.联结词的完备集
教学难点:联结词完备集的证明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一、析取范式和合取范式
练习
二、联结词的扩充和功能完全组
1.与非联结词
2.或非联结词
三、联结词的完备集
1.联结词完备集的概念
2.联结完备集的证明
1.教学过程,坚持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相互补充综合利用特色材料教学。2.将课堂教学、网上自主学习、课后实践教学融入一体的立体化教学体系3.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作业和思考题:P47:1(2,4),6,
教学后记:
离散数学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_____周周____第______节
课次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学时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二章 命题逻辑2.3联结词的完备集
教学目的、要求:
1. 掌握扩充的联结词
2.熟悉联结词完备集的概念
作业和思考题:P62:2,3,P66:1,2,
教学后记:
离散数学课程教案
授课时次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学时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三章一阶逻辑§3.6谓词逻辑的应用
教学难点:1.求主析取(主合取)范式 2.使用主析取范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一、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
1.文字、简单析取式、简单合取式、析取范式、合取范式等概念;2.析取范式和合取范式的存在定理;3.求公式的析取范式和合取范式的步骤;4.公式的析取范式和合取范式的应用
二、主析取范式与主合取范式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推理的形式
教学难点:1.推理规则和推理定律2.证明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一、理的基本概念
1.推理的概念
2.推理形式结构:
二、推理规则和定律
1.推理规则:P规则,T规则,替换规则,代入规则,CP规则
2.推理定律
1.教学过程,坚持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相互补充综合利用特色材料教学。2.将课堂教学、网上自主学习、课后实践教学融入一体的立体化教学体系3.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4.深刻理解等值式的定义,知道公式之间的等值关系具有自反性、对称性、传递性。
5. 牢记基本等值式的名称及它们的内容,掌握公式的等值演算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复合命题的符号化;构造公式的真值表,并根据真值表求公式的成真赋值、成假赋值;公式的分类,根据真值表判断公式的类型;等值式;等值演算
教学难点:复合命题的符号化
作业和思考题:P47: 7,8,
教学后记:
离散数学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_____周周____第______节
课次
授课方式
(请打√)
理论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其他□
课时
安排
2学时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推理规则和推理定律
2.掌握证明有效结论的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1.推理规则和推理定律;2.证明有效结论的方法
2. 熟练掌握求主析取(主合取)范式的方法。
3.会用主析取范式求公式的成真赋值、成假赋值、判断公式的类型、判断两个公式是否等值。
4.掌握使用主析取范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
1.析取范式,合取范式的概念2.求主析取(主合取)范式的方法 3.主析取范式求公式的成真赋值、成假赋值、判断公式的类型、判断两个公式是否等值4. 使用主析取范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1.极小项、极大项的定义,名称、下角标与成真赋值的关系,主析取范式与主合取范式的定义;2.主析取范式和主合取范式的存在定理;3.求主析取范式与主合取范式的方法;4.用主析取范式求公式的成真赋值、成假赋值、判断公式的类型、判断两个公式是否等值;5.使用主析取范式解决实际问题
1.教学过程,坚持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相互补充综合利用特色材料教学。2.将课堂教学、网上自主学习、课后实践教学融入一体的立体化教学体系3.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教学基本内容
方法及手段
一、一阶逻辑公式的解释
1.一阶逻辑公式的定义
1.一阶逻辑解释的定义
2.赋值的概念,x-等同赋值的定义
3.赋值满足公式的定义
二、真与逻辑有效
1.公式在某个解释中为真的概念
2.逻辑有效的定义
3.逻辑有效的判定
1.教学过程,坚持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相互补充综合利用特色材料教学。2.将课堂教学、网上自主学习、课后实践教学融入一体的立体化教学体系3.传统教学方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
2002年
2
离散数学
王兵山等
国防科技大学出社
2001年
3
离散数学(修订版)
耿素云
屈婉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年
教学
目的
要求
本课程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数理逻辑、集合论、代数系统、图论。在教学过程中除讲清楚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外,还应使学生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培养和训练。
1. 有效地掌握该门课程中的所有概念。通过讲课和布置一定数量的习题使学生能够使用所学的概念对许多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
离散数学课程教案
授课时间
第_____周周____第______节
课次
授课方式
(请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