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
姓名:罗群岚
学号:20070510107
班级:07级思想政治教育2班
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
自阶级形成和国家产生以来,这项实践活动就是一种客观存在。
它的理论和实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本文主要从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改革方式和意义等方面浅谈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学生思想特点变革意义
前言思想政治教育指的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
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尤其是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
因此,在此,我主要谈的是对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为什么要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一)从中学生思想特点来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普遍趋于成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逐渐增强,辩证逻辑思维能力有所发展。
一方面,他们不愿意被动的接受他人或既定的观点,另一方面,他们自身又难以完全独立全面地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
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飞速发展,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时代,同时知识与信息也在迅猛增长。
近年来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给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国际敌对势力利用各种途径加紧对我国未成年人思想文化渗透;国内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严重影响着未成年人;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假冒伪劣、欺骗欺诈活动有所蔓延;封建迷信、邪教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以权谋私等消极腐败现象和有害信息也通过网络腐蚀着他们的心灵。
可以说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现状不容乐观,必须引起我们全社会的高度重视,特别是我们中学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这一德育教育的主战场,帮助学生在人生的征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用我们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引导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来看它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项实践活动,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客体,使其产生的前提条件、基础和源泉。
而思想政治教育学又是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源泉、目的和归宿,是认识得以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最终标准。
因此,只有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前中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状况,并以此为依据,改善当前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方式和方法中的不合理部分,提高对中学生的思想教育水平,同时积累更多的实践经验指导以后的实践活动。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应当有所变革。
(一)改变传统中心思想政治教育“重传递,轻思考”的弊端,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一种静态的“晓之以理”,重在将道德观念灌注入学生大脑,只看重“传递”观念,缺乏必要的思考。
但是每一种道德观念或行为都有其选择性和社会意义。
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如果学生依然处于从属地位,一味地使用“你讲我听”这种课堂上机械式的传导势必导致效率低、理解浅,因此,要使学生在自身的思考过程中理解、接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观念,老师在这一过程中要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从而建立理性的价值观。
(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化
我国的教育体制一直以来都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只片面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忽视了实践活动在教育中的作用。
虽然现在国家正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落到实处。
中学教育仍然以知识教育为主,作为中学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侧重点也主要在于提高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认知,而没有使学生付诸行为。
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实际上是在一定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下人们内在的知、情、意、信、行诸要素辩证运动、均衡发展的过程。
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当重视学生思想品德行为的培养。
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应尽量多的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是学生达到思想与行为的统一,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三)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融入到生活中去
我国目前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主要是课堂式教学。
这种倾向于灌输的、无主体性的教育观,脱离实践、空洞说教的教育方法,使得教育内容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生活本身就是一所充满知识的“学校”,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离不开生活的。
作为教育者,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应当从书本回归到生活。
把生活中的一些思想品德行为引入课堂,用事例加深学生的思想品德认知水平,促使他们把这种认知付诸于行为中去。
(四)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充分了解教育对象
只注重知识讲解的教育模式使得师生之间的交流比较少。
很多老师往往都是上课的时候进教师,下课就出教师,很少与学生沟通。
然而,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好的成效,就要充分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状况。
和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
教师可以深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其学习状况、生活环境和思想发展情形,从而使自己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根据不同学生的思想特点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
第一,它能够促进中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特别是我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通过对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掌握社会发展的特点,从而为他们在各种不确定因素和发展的多元取向中,提供进行选择的必要价值标准和判断依据。
第二,促进学生的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更加强化和突出了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主体意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现代社会是一个人际关系复杂、文化价值多元、竞争性极强的社会,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帮助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是为社会发展服务的。
它通过传播给学生正确的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科技、艺术等方面的思想和观念,来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万柏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 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2. 谢树平李宏亮胡文瑞著《新编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
3. 周国宝《论新课程下的德育方法改革》[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B06期
4. 尤亚东《德育发展模式的选择:从“知识”到“生活”》[J] 教学与管理2008.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