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的品评概述
• 3、葡萄酒中的呈味物质
• 葡萄酒中的甜味物质:糖,包括葡萄糖和果糖等 ;醇类、甘油、山梨醇等,甜味物质形成葡萄酒 柔和、肥硕、圆润等特征。
• 葡萄酒中的酸味物质:游离态的有机酸:酒石酸 、苹果酸、柠檬酸、乳酸、琥珀酸、醋酸。
• 酒石酸:酸味硬。 • 柠檬酸:酸味清爽。 • 苹果酸:酸味有生青味,略涩。
3、酒的温度 干白酒、气泡酒:6~10℃。 半干、玫瑰红酒:10~12℃。 一般干红酒:12~16℃。 陈年干红酒:15~18℃。
注意:不能采用加冰的方式降温。
4、开瓶 沿瓶口突出环的下方割开铅封。
以干净的白色餐巾擦拭瓶口边缘。 使用开瓶器的螺旋线锥将木塞平稳且缓
慢的拉起,当瓶塞快要脱离瓶口时,用 手将塞子轻轻拉起。 以干净的白色餐巾擦掉残屑。
休闲风格的衣着。 • 如果朋友间聚会,衣着上可以自行决定,
但也要考虑品酒地点的整体环境。
• 2、出门前的准备 • 参加以品酒为主题的活动,出发前可吃一点东西
。
– 避免饮酒后引起强烈的饥饿感。 – 避免醉酒。 • 品酒前2小时内应刷牙,随后不得再吃任何辛辣的 食物、巧克力、薄荷味的食品或抽烟等。
• 品酒的前一餐就应避免食用葱、蒜一类的食物。 • 尽量不使用香水,尤其是气味浓烈的香水,对于
葡萄酒流畅、圆润;有的粗糙、刺口等。
• 5、葡萄酒的酒度与浓醇性:浓醇是由酒精引起的热 感及令人舒适的感觉。一般情况下,只有酒度高于 11%时,浓醇性才能体现。
• 与酒度有关的形容词有: • 淡寡:葡萄酒中好像掺了水一样。 • 淡弱:酒度低、味淡的酒。 • 淡薄:酒度不够高、不丰满的酒。 • 瘦弱:淡薄不平衡,缺乏结构感的酒。 • 热:由较高酒度引起的热感。 • 灼热燥辣:过高酒度引起的强烈的灼烧感。 • 醇厚:酒度高且平衡和谐、丰满的酒。
将酒杯慢慢端起,稍稍倾斜,将鼻孔接近液面 闻香。
第一次闻香只闻到了扩散性最强的的那部分香气 ,不能作为评价葡萄酒的主要依据。
第二次闻香:摇动酒杯,促使葡萄酒呈圆周 运动,进行第二次闻香。包括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液面静止被破坏后立即闻香。
第二阶段是摇动结束后立即闻香。
第二次闻香闻到的是使人舒适的香气,这一 过程可重复多次,每次结果应该一致。
(2)、葡萄酒香气的浓度
如果香气浓郁、馥郁、完整,则葡萄酒芳 香、醇厚。
如果香气淡,或不具香气,则葡萄酒平淡 无味。
如果香气消失,则称葡萄酒失香、凋萎、 衰老。
(3)、不同葡萄酒香气的特点
优质干白葡萄酒:香气浓郁雅致,表现为清香宜人 的果香,没有任何异味。
优质干红葡萄酒的香气表现为浓郁的醇香,无任何 异味。
• 不同味觉的刺激反应的时间也不同,在口 腔中的变化也不同。
• 甜味在液体一入口接触舌头就立即出现,其强度 在1~2秒内达到最高峰,然后降低,在10秒左右消 失。
• 咸味和酸味出现也很快,持续的时间比甜味稍长 。
• 苦为在口腔内发展的速度很慢,在吐掉液体后, 其强度仍然上升,而且保持的时间最长。
• 品尝葡萄酒必须让酒液在口腔中停留足够的时间 。
• 醋酸:有醋味。
• 乳酸:酸味弱。
• 琥珀酸:使酒有特殊的味感,可使滋味浓 厚,增强醇厚度,但有时也会引起苦味。
• 只有酸度平衡、适中的葡萄酒,才给人爽 利、清新的感觉。酸度过低,葡萄酒柔弱 、平淡;酸度过高,葡萄酒生硬、粗糙。
• 葡萄酒中的咸味物质:无机盐和少量有机 酸盐,使酒具有清爽感。
• 葡萄酒的苦味物质:酚类或多酚类物质, 特别是缩合单宁,其苦味和涩味往往结合 在一起,难以区分。
确用语言表达,做出客观评价。
二、品尝前的准备
1、品尝室 应有适宜的光线,光线应为日光
,使人感觉舒适。 墙壁颜色最好是轻松的色调。 便于清扫,远离噪声。 无任何气味,便于通风。 温度20~22℃,湿度60%左右。
2、酒杯
使用无色透明,无刻花的玻璃或水晶杯, 杯型应为收口高脚杯,如葡萄酒杯、香槟 杯、白兰地杯等。
橡木味的浓淡与地区消费习惯关系很大。
3、葡萄酒香气的质量 (1)、香气的怡悦与优雅度:如果葡萄酒的气味纯
正,令人舒适、和谐,它就是优雅的。
优雅的陈年葡萄酒:以浓郁、舒适、和谐的醇香 为特征。
优雅的新酒:以花香和成熟的果香为特征。
如果葡萄酒的香气不仅愉悦优雅,而且馥郁、罕 见、有个性,就可以说其香气是别致、绵长的。
优质葡萄酒的香味应是缓慢的柔和的散开,并逐渐 接触和包围你的嗅觉器官。
劣质葡萄酒有令人不愉快的“馊味”,而且往往气 味很“冲”,并有明显的酒精味。
四、品饮
• 1、方法 • 将酒杯举起,轻轻向口中吸入酒液,吸入的量约
为6~10ml,应使酒液均匀的分布在舌头的表面。 • 闭上双唇,头向前微倾,利用舌头和面部肌肉的
摇动酒杯,静止后葡萄酒在杯壁上形成无色 酒柱,这就是挂杯现象。
酒柱多,下降速度慢表明葡萄酒中的乙醇、 甘油、还原糖等非挥发物质多。反之,酒柱 少,下降速度快表明这些物质少。
(5)、起泡葡萄酒
对起泡葡萄酒进行外观分析时,必须观察其气泡 状况,包括气泡的大小,数量和更新速度等。
起泡葡萄酒倒出时必须是由细小的气泡形成泡沫 。
近似无色 禾杆黄色
绿禾杆颜色 暗黄色 金黄色 琥珀黄色 铅色 棕色 (2)、红葡萄酒颜色 红酒颜色几乎包括了所有红色。 新红酒的颜色通常为紫红色。 红酒成熟过程中,带有黄色的色调。
成年红酒的颜色通常为砖红色或瓦红色。
瓶陈10年以上的红葡萄酒的颜色为棕红色 。
(3)、桃红酒的颜色
运动,搅动葡萄酒;也可将口微张,轻轻地吸气 ,这样可使葡萄酒蒸汽进入鼻腔后部。
• 葡萄酒在口内保留2~15s。 • 咽下少量葡萄酒,其余吐出,用舌头舔牙龈和口
腔内表面以鉴别葡萄酒的余味。
• 2、四种基本味觉
• 人的舌头的味蕾只能感觉到甜、酸、咸、 苦四味,其它味道是由这四种基本味觉合 成的。
• 舌尖部对甜最敏感,舌根对苦最敏感,舌 两侧对酸最敏感,舌尖的两侧靠内部对咸 最敏感。
(3)、葡萄酒的酒体
将酒杯举至双眼的高度,观察酒体。包括颜色、 透明度、有无悬浮物及沉淀物。
颜色不是判断葡萄酒质量的真正指标,但通过它 可以判断酒的醇厚度、酒龄、成熟情况等。
色调与酒龄密切相关。
澄清度与透明度是重要的指标。优良的葡萄酒必 须是澄清透明的(色深的红葡萄酒例外),光亮 。
(4)、酒柱与挂杯现象
• 苦味物质在形成红葡萄酒的色泽、风味口 感方面起决定性作用。
• 4、葡萄酒的酒体与结构 • 酒体是指葡萄酒在口腔内的质感。 • 有经验的品酒师认为优质葡萄酒在口内的最佳形
状为“球形”。 • 口感厚实的葡萄酒常用肥硕、丰满、有骨架、结
构感强来形容。 • 成分不够的葡萄酒可用薄、干瘪、干硬、瘦弱来
形容。 • 葡萄酒与舌头的接触还可以形成表面印象。有的
第三次闻香:先使劲摇动酒杯,使葡萄酒剧烈转 动后进行闻香。
三次闻香后记录下所感觉到的气味的种类、持续 性和浓度,并区分、鉴别所闻到的气味。
2、葡萄酒香气的种类 一般将香气分为8种主要类型
动物香气:主要是麝香、肉味和脂肪味。
香脂气味:芳香植物的香气。
烧焦气味:主要是在葡萄酒成熟过程中形成的 各种烟熏、烧烤的味道。
葡萄酒的品评
葡萄酒文化之六
一、概述
葡萄酒的气味和口感的变 化最大,种类最多,最为 复杂,很难找到口感完全 一致的葡萄酒。
品饮葡萄酒的过程称为“美酒三步曲”,即观 色、闻香、品饮。
葡萄酒的感官特性就是葡萄酒对人的感官 刺激后引起的人的感觉,它们在神经感觉 器官上产生电流,并通过神经纤维传入大 脑。
注意气泡应是在液面形成,如果在酒体内形成或在 液面形成泡沫,则表明该酒二氧化碳含量过高。
(2)、葡萄酒的液面 倒好酒后,用食指和拇指捏住酒杯的杯脚,将酒杯
置于腰带的高度,低头观察葡萄酒的液面,或将酒 杯置于白色的桌面上,站立弯腰观察。 葡萄酒的液面应洁净、光亮、完整。 葡萄酒液面不正常的情况: 酒的液面失光,均匀分布着许多细小的尘状物。 酒的液面呈彩虹般的颜色。 酒的液面呈现蓝色色调。
5、倒酒 倒酒的量应为酒杯的三分之一,最多不能超
过五分之二。 陈年的酒可能有沉淀,倒酒前应降酒瓶直立
放置,倒酒时尽量避免晃动。 6、酒样的排序 品尝多个酒样,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只有具有可比性的葡萄酒才能相互比较。
不同酒样的排列顺序,应从淡到浓,从弱到强。 对于干白酒可以香气浓淡排序。 对于干红酒可按单宁含量、酒度排序。
近年来,有浓郁果香的葡萄酒越来越受 到欢迎。
(2)、葡萄酒的酒香
葡萄酒发酵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副产物,包括高 级醇、酯、醛、酸等。
葡萄酒的发酵香不应过于强烈,只能作为果香 的补充。
(3)、葡萄酒的醇香 醇香和果香应是葡萄酒的主要香味。
醇香也包括橡Leabharlann 香,但橡木味不能掩盖其它香 气,也不能只有橡木香构成醇香。
一类香气:源于葡萄浆果的香气称作果香或 品种香。
二类香气:源于发酵的香气称作酒香或发酵 香。
三类香气:源于陈酿的香气称作醇香或陈酿 香。
(1)、葡萄酒的果香
葡萄酒的品种香是由葡萄浆果中芳香物 质的种类及其香气的浓度和优雅度决定 的。
多数情况下,葡萄酒的果香比葡萄浆果 本身的香气要浓得多。
• 8、葡萄酒的余味
• 将葡萄酒咽下或吐掉后,口腔中的感觉并 不会立即消失,还有很多感觉继续存在, 这就是余味。
• 优质葡萄酒需要通过余味确 定:一般优质干白葡萄酒余 味香而微酸、清爽;优质干 红葡萄酒则是醇香和单宁丰 满的滋味。
五、饮酒礼仪
• 在公众场合品尝葡萄酒,需要注意礼仪。 • 1、衣着 • 可根据具体环境而定。 • 正式场合需要相对高档、庄重的衣着。 • 如果是户外举行的轻松的品酒活动,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