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辛亥革命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中国同盟会
2、要求学生掌握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的史实
3、要求学生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容
二、教学重点:
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的意义
三、难点目标:
1、辛亥革命的意义?
2、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失败的教训
【自主学习】
一、辛亥革命
1、条件
(1)经济:清末“新政”、预备立宪客观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思想:章炳麟邹容、陈天华等革命知识分子宣传西方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
(3)组织:①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
②1905年,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在东京成立
中国同盟会的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孙中山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意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的阶段.
(4)军事:同盟会发动了黄花岗起义等一系列武装起义,推动了革命进入高潮。
革命党人深入湖北新军做宣传工作,武汉成为民主革命的摇篮。
(5)时机:1911年的四川保路运动造成湖北防务空虚。
2、爆发: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告捷。
3、高潮
(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①目的:巩固共和政体和限制袁世凯的权利。
②内容: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平等;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平等;国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制内阁
③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4、结局
(1)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宣布退位诏书,清朝覆灭。
(2)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窃取了革命果实,辛亥革命失败。
5、历史意义
(1)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王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势力。
(3)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措施,推动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4)促进了自由、平等、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社会的移风易俗和社会观念的更新。
【合作探究】
1、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孙中山进行了哪些革命活动?
进行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2、分别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归纳辛亥革命的作用
政治上: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君王专制制度,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的侵略势力。
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措施,推动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思想上:促进了自由、平等、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们从中得到怎样的教训?
根本原因:中国民主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不够强大,具有软弱性、妥协性。
教训: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
资产阶级不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巩固提高】
一、选择题
1.“猛睡狮,梦中醒,向天一吼,百兽惊……到那时,齐叫道:中华万岁!”此语出自 ( A ) A.《革命军》 B.《猛回头》 C.《驳康有为论革命书》D.《原道救世歌》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当1911年革命到来时,……革命者利用了这种不满,并在学生和士兵中做了有效的工作。
在广东,小规模的革命党人起义虽遭镇压,可是在汉口,1911年10月10日,革命者的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导致了附近
帝国军队的兵变,……革命运动仍迅速传遍全国。
文中的“兵变”是指( B ) A.五四运动B.武昌起义 C.南昌起义 D.秋收起义
3、1912年1月1日,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临时革命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国歌,
歌词写道:“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
”对“旧邦新造”的理解正
确的是( B )
A.结束军阀割剧,实现中国统一
B.结束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制度
C.推翻三座大山,建设社会主义
D.推翻帝国主义,赢得民族独立
4、右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B )
A、武昌起义的成功
B、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D、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5.中国同盟会纲领中的“民族主义”的含义是( A )
A.推翻腐朽的清朝统治B.结束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贯彻“平均地权”的主张载
6、在20世纪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
革命政党,因为它( D )
A、成立的时间最早
B、实现了所有革命团体的大联合
C、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D、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组织系统
7.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A ) A.颁布于中华民国二年 B.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C.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D.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
8、清朝“预备立宪”以前,孙中山因为一心想推翻清朝皇权统治被别人看作疯子。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复辟、张勋复辟都被视为历史丑剧,袁、张则被看作疯子。
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C )
A儒家民本思想重新得到认同 B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得到传播
9、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C)
A、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B、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C、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D、结束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10、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变法与革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D )
A.儒家思想根深蒂固 B.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C.中外反动势力的破坏D.资本主义力量弱小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平天国革命不仅借助外来的思想武器,动员、鼓舞、组织了革命力量,而且在自己的政治纲领中,表现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因素。
——《中国近代政治思想》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请回答:
①材料一所说的“政治纲领”名称叫什么?其在土地分配方面的基本主张是什么?材料二中
哪一种革命涉及到土地问题?其主张是什么?
政治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土地分配主张: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
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的方法。
材料二中的社会革命中涉及到土地革命,其主张是平均地权。
②材料二中孙中山所述“三个革命”与三民主义的关系怎样?
民族革命————民族主义
政治革命————民权主义
社会革命————民生主义
③材料二中的“三个革命”哪一个革命是核心内容?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民权主义:主要任务是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