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学原理―行政法学PPT课件

法学原理―行政法学PPT课件

16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7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18
5
3、具体行政行为的特征
处分性:依行政主体的意志建立、变更或 消灭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特定性:是针对特定事项与特定人做出的 行为
单方性:基于行政主体单方意志便可成立 外部性:行政主体对外实施职权
6
4、具体行政行为的成立 • 主体上:实施者是行政主体 • 内容上:向当事人表达出效果意思 • 程序上:将行为内容送达当事人
• 2、合理行政:公平公正对待、考虑相关因素、符 合适当比例
• 3、程序正当:行政公开、公众参与、公务回避 • 4、高效便民 • 5、诚实守信 • 6、权责统一
3
三、行政主体
• 1、行政主体资格(行政法起点) • 权:自己享有并行使行政职权; • 名:以自己名义实施行政活动; • 责:独立承担法律责任
金 亮新
1
第二章 行政法学
• 一、行政法概述 • 1、行政法与宪法关系 • 2、行政的概念
国家行政――行政法上的“行政”是国家 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是执行法律的活动 3、行政法:关于行政的法;控制国家权力 的法。
2
二、基本原则
• 1、合法行政: 法律优先(法已规定者不可违); 法律保留(法未授权者不可为)。
• (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行政法主体)
4
2、行政授权与行政委托 行政授权获得行政主体资格 行政委托没有行政主体资格(委托者担责) 3、公务员法
四、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
1、抽象行政行为:行政主体就某一事项对不特定对 象做出的可以反复适用的规范性文件(行政立 法)。
2、具体行政行为:行政主体就某一事项对特定对象 权利义务做出的一次性处理。
8
• 6、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区别: • 不特定对象、可以反复适用 • 特定对象权利义务、一次性处理 • 关键:行政行为做出时对象能否确定
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7、典型具体行政行为
(1)行政许可 :经申请准予从事特定活动 的行为。依申请的行为、受益性的行为。
(2)行政处罚 :对违法行为但未构成犯罪 的人的某方面权益进行限制或剥夺 。侵益 性或负担性行为 。 类型:自由罚(人身罚)、行为罚(能力 罚资格罚)、财产罚、声誉罚(名誉罚)、 其它处罚
10
行政处罚的实施规则: 处罚看能力 、过时不处罚 、一事不再罚 行政处罚的实施程序: 简易程序、 一般程序 听证程序: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执 照、大额罚款(没有统一规定数额)(依 申请,回避)
11
• (3)行政强制 :是指行政主体为维护公共秩 序和公共利益以及实现行政目的而直接或申请 法院对行政相对人采取强制性措施的行为。 行政强制措施(即时强制)、行政强制执行
7
5、具体行政行为的效力
• 拘束力:形式上推定的效力,一经生效即 产生当事人应遵守,做出者不得随意更改; 他人不得随意干预
• 确定力:实质上确定的效力,争议期过后 产生具体行政行为确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不再争议,不得更改
• 执行力:现实中实现的效力,履行期过后 产生,使用国家强制力实现具体行政行为 确定的权利义务
12
• 五、行政复议 (一)行政复议,指行政相对人不服行政 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向行政复议机 关提出申请,请求重新审查并纠正原具体 行政行为,行政复议机关据此对原具体行 政行为是否合法与适当进行审查并作出决 定的法律制度。
13
(二)行政复议的性质 1、行政复议是具有一定司法性的行政行为 2、行政复议是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和纠错机制
的环节 3、行政复议是国家行政救济机制的重要环节
14
六、行政诉讼
• (一)行政诉讼的内涵 指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 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诉诸人民法院, 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 的参与下,对该行政争议进行受理、审理、 裁判以及执行等司法活动。
15
(二)行政诉讼的性质 1、行政诉讼是一种司法审查制度 2、行政诉讼是一种行政法律救济制度 3、行政诉讼是国家诉讼制度的一部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