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猪场经营与管理

猪场经营与管理

猪场经营与管理一、前言猪场经营管理是一种艺术,要具有经验和学识,也需要有领导统御之技巧,才较有成功之结果。

猪经营管理包括非常广泛,经营者要掌握下列每一项表现,即饲养管理、卫生管理、疾病防治、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产销管理和猪粪尿废水管理等。

每位经营管理略有不同和因场制宜,其後表现也呈现不同结果。

养猪场经营者也许是出资金者,雇用者或和专家合股经营,为配合时代朝流,在经营养猪场和饲料工厂业者,又修法需配置兽医师人员,因此兽医师也许是经营者,至少是经营者之最有影响力之工作伙伴,所以兽医师角色已趋向多功能,不可局限在疾病防治工作,更应广泛涵盖前述有关养猪经营各项工作。

二、猪场经营(一)成本结构∶饲料、直接人工、间接人工、单位人事费用之成本及饲料之换肉率,饲料单价十年来有莫大的变化。

(二)养猪成本费用分析∶由近十年养猪综合出厂成本得知,饲料所占比例逐年呈现降低趋势,但其仍占总生产成本之62%,居第一位;用人费用则相反所占比例逐年攀升提高至21%,两者合计为83%,其他医疗费用、器具与水电消耗及杂项支出仅位占17%,故此,降低生产成本应加强下列事项∶1.提高生产效率,如每头母猪年产仔猪头数,肉猪苹日增重斤量,冀以同一规模之设备与人力,达致更高之繁殖增重量。

2.提高饲料效率,降低每公斤饲料单价,达成最低之饲料成本。

3.每单位增重之用人费用已达8.19元,且人事成本必将随经济、环境变粗放管理必将影响生产效能,所以唯有自改进管理作业模式作起,有效运用人力,强化每一生产作业环节之连系度,当可应付高工资时代之来临。

4.为配合日趋严苛之环保要求,公害防治费用,势将逐步提高,以应时势所需,但医疗费用部份,则希望在新管理模式中藉全进全出理念之落实,彻底清洗消毒,切断病源污染途径,改善环境卫生,达致减少猪苹疾病死亡损失之时效。

(三)成本计算包括变动成本及固定成本1.变动成本(1)混合饲料∶约占成本60 ~ 75%左右,比重很大,因此须注意饲料原料价格之涨跌,机动调整饲料配方以减低养猪成本。

(2)青饲料∶孕育猪含有此项成本。

(3)直接人工∶包括经常人工和临时人工薪金,加班费等,近年来因社会环境变迁工资上涨,此项成本已有渐增加趋势。

(4)医疗费用∶包括医疗用品及其他医疗费用。

(5)其他饲养费用∶包括猪舍用具消耗、水电费及公害防治费用等。

(6)摊销母猪身价∶( 母体种猪帐面结存单价×1/8 )×生育胎数。

2.固定成本∶(1)管理费用∶包括用人费用、折旧费、修理维护费、事务费、税捐、保险、福利等等。

(2)厂务费用(四)分段作业经营管理要点∶1.配种怀孕段(1)综理种公猪,待配、怀孕母猪所有种猪饲养业务。

(2)每月应配种头数∶0.23乘以平均饲养母猪头数( 受孕率80% ) 以上。

(3)母猪每胎生产仔猪头数∶9.2 头以上。

(4)每头母猪年产仔猪头数∶18.54 头( 8.425 头×2.2胎) 以上。

(5)逾期未配母猪头数∶不高於5 头/月/万头型。

(6)流产或分娩不正常胎数∶不高於4 头/月/万头型。

死胎不超过5%,空胎1 ~ 2%。

(7)事故总苹日数∶不高於1000 苹日/月/万头型。

(8)饲料换肉率∶10.28∶1 以内。

(9)更新率∶种公猪为50%,种母猪为33%。

(10)确实填报公猪精虫抽检日记,公猪使用情形日记,种母猪配种记录,防疫保健卫生记录及待配,怀孕前後期种母猪饲料苹日用量表。

(11)注意观察发情,上下午各一次,并实施复次配种。

2.分娩段(1)以分娩舍种母猪及哺乳仔猪为主。

(2)每月应分娩胎数∶0.184 乘以平均饲养母猪头数( 年产2.2 胎) 以上。

(3)平均每胎断乳仔猪头数8.425 头/胎( 18.54 时以2.2 胎) 以上。

(4)育成率∶92%以上。

(5)确实填报每头母猪分娩头数原始记录,每胎仔猪调整头数记录,仔猪死亡扑杀记录及防疫保健卫生记录。

(6)弱仔寄养及饲喂代奶料。

3.肉猪段∶(1)包括保育期、生长期、肥育期各段别猪苹其饲养期间分别为保育期∶29 ~ 56 天、生长期∶57 ~ 130 天、肥育期∶131 ~ 出售。

(2)饲料换肉率∶3.4∶1 以内。

(3)平均出售日龄210 以内,平均出售体重103 公斤以上。

(4)死亡扑杀及淘汰出售率∶每月2.4%以内( 以头数计算)。

(5)肉猪销售价格指数须达100 以上。

(6)仔猪入保育栏以同胎移栏为主,再依日龄、体重大小及性别分栏饲养,以减少断乳紧迫为原则。

三、猪苹饲养管理(一)管理重点1.资料应详细确实的记录才能保证良好的生产性能及去芜存菁。

所以经营者务必严加要求工作人员详作记录,并经常查核以保证记录之确实。

表2. 猪场经营目标值~ 肉猪部份卫生管理(一)猪场卫生管理要点1.猪舍内禁止非必要人员、车辆进入参观,工作人员也必须执行更衣、换鞋、洗手等步骤进入猪场内。

2.工作人员禁止兼任其他牧场之饲养、治疗及屠肉贩卖工作。

3.引进种猪必需从熟悉猪群疾病状况的种猪场引进。

4.猪场出入口或猪舍出入口之踏槽使用3%硷水,4 日更换一次,水深15 公分,踏入水中时间15 秒。

5.空栏时先以水冲洗,再以3%硷水浸泡,2 小时以後以清水冲洗,猪舍乾後再以阳性消毒剂喷雾消毒或以火消毒一次。

6.发病猪苹在隔离治疗效果不佳转为慢性病後,应迅速加以扑杀以免疾病继续扩散。

7.死猪或扑杀猪苹应迅速焚毁或深埋。

8.排水沟应保持畅通,粪尿并作固液分离,固体经发酵成堆肥,液体部份进行好氧或厌气酵处理,如此可减少空气污染、水污染,也可大量减少生蚊虫孳生,减少疾病传播。

9.猪舍外种植青料或栽种花木,防止杂草孳生美化环境。

(二)猪苹卫生管理要点1.免化猪瘟免疫∶(1)种猪∶提领到场或自行选留後,一周内免疫一次,以後每年免疫一次( 空胎等)。

(2)仔猪∶未吃初乳前免疫一次,三周时外强一次。

3 周及6 周时各免疫一次。

2.猪丹毒活菌苗免疫∶(1)种猪∶每年定期免疫二次。

(2)仔猪∶六周龄前後与猪瘟外强免疫同时免疫一次。

3.日本脑炎疫苗∶新母猪及新公猪配种前免疫一次。

4.猪假性狂犬病死毒疫苗(1)种猪∶新母猪在产前完成两次基础免疫以後,每胎产前一个月免疫一次,公猪每半年免疫一次。

(2)肉猪∶视各场而定,7 及10 周龄各免疫一次。

5.母猪怀孕90 天时行体内及体外之寄生虫驱虫,移入分娩舍前须彻底清洗,公猪应每半年驱虫一次。

6.肉猪於移入肥前猪舍後( 约25kg ) 驱虫一次。

7.引进猪苹後须行3 ~ 6 周,隔离检疫,进行驱虫及免疫工作。

五、猪场经营管理作业改善方案为因应社会环境变迁,环保限制及参加GATT 後的冲击,未来猪场之经营管理作业必须寻求适当调整,以突破困境,强化现场管理,落实猪场经营绩效。

(一)组织架构合并及人员整合编组将现行饲养管理模式,合并为种猪段及肉猪段,使人力集中灵活运用,人员编成工作小组,相互支援,疏解星期假日工作不足现象。

(二)同期化全进全出作业配合仔猪代奶料之开发,推行同期化离乳,发挥同期化在绩效应造成同期化发情,同期化配种及同期化分娩,可使猪场之工作量趋向於集中於一周内某几天,俾利排订工作计划与员工休假事宜。

(三)猪苹群组周管理计划性作业模式因实施「猪苹群组周管理计划性作业模式」达到人力灵活运用,藉协同合作,以提高工作效率,如此当可落实执行完成每日之生产作业。

在不增加用人费用之原则下,谋求精简用人。

(四)推行人工授精由於每周实施同期化离乳作业,则大多数之配种头次将集中於某几天。

故须以人工授精为主,自然交配为辅的配种方式,进行配种工作。

(五)省力设备之增设如自动冲洗,自动消毒喷雾设备以节省劳力,甚有助益。

(六)电脑化作业资讯电脑化之全面配合运用能有效提升管理层次的效率与品质,并以提供更迅速、确实之资讯,落实基层管理工作。

六、结论现行采五段式管理作业,种猪部份为配种段及分娩段,各段一领班,以分二方式完成种猪生产工作,但常受限於权责划分,各自为政,造成业务推诿塞责。

若将二段作业合而为一,成为猪段,共同掌理配种与分娩工作,则可享灵活调度之功。

保育、肉前及肉後期各领班之立场不同,大都著重死亡率,而常忽略猪场整体经营绩效,如换肉率,苹日增重及屠体品质等。

解决之道乃将此三段式作业合并为肉猪段,使人力能协同合作,共同负责肉猪段之整体管理工作。

实施整批母猪同期化离乳作业,则必牵引同期化发情效应,故配种头数集中,必须以人工授精为主,自然交配为辅,以公母比1∶50 为努力目标,确实发挥优良公猪潜能,降低成本。

自动饲喂系统之投资,可有效节省劳力,精简用人。

目前肉猪前後舍已投资设置,未来应再增设种猪舍及保育舍之自动喂饲系统,俾利全面提升养猪场生产效率。

目前现场已全面装设自动喷雾消毒设备,亦充分发挥预期效果,有兼具减低病源浓度与减少热紧迫之效能。

为配合管理模式之改变,组织架构及人员编制与职位等需重新规划。

保育期归属於种猪段或肉猪段因各场环境不一,可斟酌情况自行调整,以利业务推行。

各养猪场之猪舍设备,场区配置及地理环境均不同,可按上述猪场管理改进方案之原则,因地制宜自行考量研订各场可行之猪场管理作业模式逐步进行。

资讯之全面电脑化为时势之所趋,其能提供更迅速、确实之资讯,落实基层管理工作,俾利高阶层之管理决策,提升管理层次的效率与品质。

为解决目前以饲养时期及猪舍配置分段法所造成之管理瓶颈,提高作业之灵活调度性,必须从养猪管理作业上谋求突破与改进,再配合新式自动化设备与电脑化管理之应用,相信应可有效提高饲料效率,增加繁殖增重斤量,精简用人,强化经营体质,达致降低养猪生产成本之终极目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