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食品保藏与加工工艺实验

2011-食品保藏与加工工艺实验

一、实验原理酸奶是牛奶经过发酵制成的,口味酸甜细滑,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

专家称它是“21世纪的食品”,是一种“功能独特的营养品”,能调节机体内微生物的平衡,和新鲜牛奶相比,酸奶不但具有新鲜牛奶的全部招牌营养素,而且酸奶能使蛋白质结成细微的乳块,乳酸和钙结合生成的乳酸钙,更容易被消化吸收。

二、用料纯牛奶一袋,市售酸奶一小盒做引子,白糖适量三、制作方法:1.牛奶倒入杯中,加酸奶白糖充分拌匀。

2.覆保鲜膜封好。

夏天常温下12-16小时看凝固成豆腐脑状即成。

(在37-38℃下,只需要6-7小时即可)四、感官评定从外观、组织状态、风味等方面进行感官评定。

一、实验原理火腿是世界肉品企业生产量的主要一类肉制品。

其花色品种多,工艺各有特色。

低温火腿以腌制肉为原料,经过绞肉、斩拌、充填、蒸煮等工艺制成的一类低温肉制品,其产品保藏期较短,需要在2-4℃条件下贮藏,销售过程温度一般不应超过10℃。

低温火腿能很好保持肉制品的鲜嫩度,产品得率较高,营养成分损失少等特点。

二、实验原料猪肉(肥瘦比1:3),食盐,味精,复合香辛料,白糖,大豆分离蛋白,马铃薯淀粉,料酒,复合磷酸盐,亚硝酸钠,异Vc钠实验设备:搅碎机,肠衣,灌肠袋三、实验步骤:1、猪肉选择与初加工购买新鲜的瘦肉和肥肉(分开的,质量比3:1),冷藏待用。

2、绞肉取出瘦肉,切成长宽各约2~3cm的肉块或宽约1cm,长为4cm 的肉条。

将切好的瘦肉块或条加入搅碎机,另加10%冰屑,搅大约10min。

注:冰屑应分批加入,控制搅拌过程中肉糜的温度不超过10℃。

3、腌制向上步所得到的肉糜中加入2%的食盐、0.2%复合磷酸盐和0.01%亚硝酸钠(以瘦肉质量计),搅匀,4℃冷藏24h。

4、乳化、调味取出肥肉,切块,搅碎,然后加入腌制好的瘦肉糜中。

另称取大豆蛋白3.5%、马铃薯淀粉5%、白糖2%、料酒2%、异V c钠0.05%、味精0.1%、复合香辛料1%(以猪肉质量计)加入肉糜中,搅拌约10min,搅拌过程中分批加入约10%的冰屑以控制肉糜温度。

5、灌肠将得到的肉糜装入灌肠袋,人工灌入肠衣,封口。

6、蒸煮常压蒸煮30min即可。

四、感官评定肠衣干燥完整,并与内容物密切结合,坚实而有弹力,无粘液及霉斑。

切面坚实而湿润,质地均匀有弹性,色泽为蔷薇红色,脂肪为白色。

有特有的肠制品风味,无异味。

组织致密, 有弹性, 无汁液流出, 无异物。

咸淡适中, 无异臭, 无酸味。

五、思考题实验中火腿的品质有哪些不足之处,如何改善?实验三切割土豆的货架期实验一、实验原理切割果蔬(fresh-cut)又称半加工果蔬、调理果蔬、轻加工果蔬(minimaly processed fruits and vegetables)。

新鲜果蔬为原料,经清洗、去皮、切割或切分、修整、包装等加工过程。

再经过冷藏运输而进入超市冷柜销售的即食果蔬制品。

它与罐装果蔬、速冻果蔬相比,具有品质新鲜,营养丰富的特点。

本实验采用真空对切割土豆进行包装,模拟超市的条件,观察土豆在放置过程中品质的变化。

掌握切割土豆的制作方法,了解切割土豆的品质检验方法。

土豆切割后非常容易变质和发生酶促褐变,采用保鲜液浸渍和包装的方法防止土豆的品质劣化。

二、试剂和仪器1.材料和试剂:土豆柠檬酸食盐山梨酸钾异维生素C钠真空袋2.仪器:真空包装机三、实验步骤工艺流程:清洗→去皮→切片→保鲜液浸泡→沥干→真空包装→货架期检验1.原料选择、清洗、去皮、切片选择无机械伤、无病虫害和无发芽的土豆,用水冲洗干净,去皮、切片后,立即放入150 ppm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10-15 min,清洗。

2.保鲜液浸泡5-10 min3.沥干浸泡后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沥干。

4.包装选用真空袋,装入土豆片,然后抽真空包装。

以未经保鲜液浸泡的土豆作为对照。

注意封口时包装袋口不能受到污染,袋口不能有褶皱。

检查包装袋的封口,没有封住马上重新包装。

在室温下,贮藏5天观察其品质的变化。

5.切割土豆货架期的评价(1)感官评价成立小组于第5天对不同包装土豆进行分级评价,具体方法如下:0级:肉质洁白有光泽,未变色,具有正常的风味1级:轻微变黄,风味变淡2级:变黄,且呈轻微水渍状3级:真空包装产生胀袋,大部分呈水渍状,发粘,有异味四、注意事项1.切分所用的刀一定要锋利,这样可减少切面受到组织的伤害,减轻对土豆品质产生的不利影响。

2.注意封口时包装袋口不能受到污染,袋口不能有褶皱。

检查包装袋的封口,没有封住马上重新包装。

五、思考题1. 4种保鲜液的保鲜原理及比较其对保质效果的优劣?2. 对切割果蔬的保鲜提供一些建议?实验四山楂果脯的制作一、实验原理水果在高浓度的糖液(60~65%糖浓度)中煮的过程中,糖分会大量渗入,从而可以改变或改善水果原有的风味。

高浓度的糖分形成高的渗透压,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达到保藏水果的目的。

高浓度的糖分还有利于水果中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的保留。

二、实验材料新鲜山楂,白砂糖,食盐三、工艺流程1. 原料预处理:将新鲜山楂称重,在沸水中煮几分钟至山楂皮有裂纹,然后立即捞出放入提前准备好的凉水中,去核、去梗。

2. 糖煮:加糖(糖:山楂1:10),加适量盐(提味),加水(糖:水1:2),开火熬至拉粘,加山楂,搅拌。

3. 烘干:65℃烘1-2小时。

实验五脆香炸鱼一、实验目的①掌握制作脆香炸鱼的工艺条件;②对脆香炸鱼质构进行感官评价,比较不同配方及工艺对品质的影响。

二、实验原辅材料及仪器设备①原辅材料面条鱼或黄花鱼或鲅鱼、食盐、生姜、面粉、鸡蛋、大豆色拉油②实验仪器设备不锈钢盘、油炸锅、板、菜刀、长筷子、不锈钢盆、电子秤、塑料漏盆三、实验内容与步骤①工艺流程原料验收,原料处理,腌制,挂浆,油炸,沥干,包装,成品②操作要点(1)原料验收:原料鱼选用面条鱼(黄花鱼或鲅鱼),应新鲜无污染。

(2)原料处理:先清洗鱼体表面,然后进行净膛处理,应小心去除鱼的内脏,血污(特别是内脊处的淤血)、油脂、不得将鱼胆弄破,去除鱼鳃。

用水清洗干净鱼体内外的血污,备用。

(3)腌制:•按鱼片重的1-1.5%添加食盐,混合均匀后腌制20min。

(4)挂浆:•根据需要在鱼体表面挂浆,10g面粉加50g水加一个鸡蛋。

(5)油炸:预先将油炸锅升温至180-200℃,将鱼用筷子逐片放入油炸锅内,待鱼表面略凝固后放入(5-10s)。

油炸时间2-5min,鱼片表面呈微黄色,无明显气泡冒出为度。

(6)沥干:油炸结束后沥干油,并冷却。

(7)包装:用塑料袋包装。

四、注意事项①原料应保证新鲜,处理应保证内脏、血污等去除干净,不弄破鱼胆。

②切片应均匀一致,防止局部炸糊。

③油炸温度与油炸量的控制。

④注意操作安全,谨防烫伤。

五、思考题1.食盐腌制的作用?2.油炸温度对油炸效果的影响?实验六海带食品脱腥工艺的比较一、实验原理海带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海洋食品,富含胡萝卜素、蛋白质、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尤其是碘的含量,远远高于普通的陆生植物和海洋植物,而且绝大多数为有机活性碘,容易为人体所吸收利用。

我国是海带生产大国,但作为食品原料,目前对于海带的利用尚不够充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海带本身具有一种特殊的腥味,而且在加工过程中不易去除,从而限制了它的食用和加工。

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对于原料或半成品中的不良异味,针对不同情况,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如吸附、掩蔽、加热处理等。

在海带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可以采用其中一种或几种脱腥工艺,评价其效果优劣主要基于以下原则:一方面应有效去除海带特有的腥味,使产品具有良好的风味;另一方面应尽量保持海带的营养价值,尤其应避免碘的破坏或流失。

对于海带风味的评判,一般利用感官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对所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到结论.二、试剂与仪器材料和试剂市售干海带,干酵母,活性炭,掩蔽剂:称取八角6g,桂皮6g,甘草20g,加水200ml,沸水浸提,过滤后取上清液备用。

仪器高速组织捣碎机,机械搅拌器,恒温水浴三、实验步骤1. 原料预处理称取300克色泽良好、无霉变、无异味的干海带,以清水洗净泥沙,切成约5cm2大小的碎快,然后加水常压蒸汽蒸煮10分钟。

2. 海带原汁浸提将蒸煮后的海带机械搅碎后,转入到1000 ml烧杯中,在搅拌条件下于55-65℃浸提20-30 min,然后用滤布过滤,取澄清滤液。

3. 脱腥处理量取三份海带浸提汁(各300ml),分别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脱腥处理:(1)加入0.5%活性炭,混合均匀后抽滤得到澄清汁液。

(2)添加0.3%干酵母,30-32℃保温发酵60min,离心或抽滤得到澄清汁液。

(3)加入1%掩蔽剂并混合均匀。

4. 脱腥效果的感官评价感官评价标准5. 脱腥工艺效果的比较综合感官评价,比较不同脱腥工艺的作用效果,并分析其中原因。

四、注意事项1.海带提取条件不同,得到的海带汁颜色也不一样,同质量的海带丝,用清水提取时,海带汁的颜色为黄绿色,添加各种酸性介质后,海带汁的颜色在淡黄和黄间变化。

2.在海带清洗过程中,不要让海带在水中浸泡太久,避免海带吸附太多水分和营养成分流失。

五、思考题1. 吸附法、掩蔽法和发酵法对于海带的脱腥机理各是什么?2. 列举其它2-3种食品生产中常用的脱除不良异味的方法,并说明其适用场合。

3. 简述食品感官评价的原理与基本程序。

实验七蛋糕的制作实验一、实验原理蛋糕是焙烤谷物食品一个主要类别。

制作原理是依靠蛋白的起泡性,通过打蛋机的搅打蛋液卷入大量空气,然后在经过烘烤,而获得疏松柔软质构。

另外,一般蛋糕制作都要添加蛋糕油,它能更好地保持未进入烤炉面糊中的空气,从而形成满是气体的网状结构,使蛋糕口感软滑,组织细致,保鲜期长,吸水率轻,体积增大,出品率高,减少鸡蛋的使用量,降低了成本。

通过实验,掌握制作蛋糕的基本原理及基本技能。

鸡蛋、蔗糖、面粉、蛋糕油是制作蛋糕的主要原料,它们在配方中的组成对蛋糕的疏松特性都有重要的影响,本试验采用蛋糕质量评分方法确定蛋糕的最佳配方。

二、仪器和试剂材料与试剂基本配方:鸡蛋2.0Kg,蔗糖1.0kg,精粉1.0Kg,蛋糕油0.3kg,泡打粉10g,奶粉200g 仪器打蛋机,蛋糕烤箱,烤盘与模具,铲刀,面筛、不锈钢容器、油刷子、注水器、裱花用具三、实验步骤1.工艺流程蔗糖、蛋液搅打,加面粉和泡打粉,搅拌调糊加蛋糕油,浇模(刷油),烘烤,脱模,冷却,包装,成品2. 操作要点(1)搅拌打蛋是蛋糕制作的关键工序,是将蛋液、砂糖放入打蛋机(或打蛋器)搅件均匀,通过高速搅拌使砂糖融入蛋液中,并使蛋液充入空气产生大量的气泡、以达到膨胀的目的:①打蛋速度搅打蛋液时,开始阶段应采用快速,在最后阶段应改用中速,这样可以使蛋液中保持较多的空气,而且分布比较均匀;具体操作时,打蛋速度应视蛋的品质和气温变化而异。

蛋液粘度低,气温较高、搅打速度要快;反之,搅打速度要慢,时间应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