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漂浮导管的应用与护理 - 刘庆华
漂浮导管的应用与护理 - 刘庆华
3
临床应用
应用于危重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监测,以判 断心脏功能,外周血管舒缩状况,肺循环 变化情况,为临床提供客观参数,对于危 重病人救治具有重大使用价值。
前负荷: CVP、 PAP、 PAWP; 后负荷:SVR、PVR; 心脏作功 : CO、CI 、SV、RVSWI、 LVSWI 氧代谢 : SvO2;
29
3、固定 •妥善固定管道,避免滑脱。 •漂浮导管塑料保护套禁用胶布固定。 •压力传感器的零点位置固定正确: 腋中线第四肋间平右心房的位置。
30
4、观察:
• 密切观察CVP、PAP、PAWP变化,当压力波形改变时,检查导 管是否移位或官腔部分阻塞。 • 测PAWP q1h,每次充气1.5ml后必须让气囊自动回弹后关闭气 囊接头,绝不允许持续气囊充气。如气囊无弹性回缩说明气囊 已破裂,不可再将气囊充气。 • 测CO q4-6h,动态了解患者血流动力学趋势变化。 • 患者病情变化时应及时测量相关数据,为治疗提供准确依据。 • 压力传感器每班归零,床位、体位或病情变化时应重新归零。 • 密切观察漂浮导管相关并发症并及时处理。
19
心排血量的测定方法:心排血量监测仪
20心排血量的测定方法:热释法• 原理:用冷生理盐水(0-5℃)或5%葡萄糖溶液(负性热)
为指示剂,将一个已知的负性热量输入血循环,在注入冷指 示剂的下游(肺动脉)部位,借助导管热敏电极记录到反应 血温差的温度时间变化曲线,以此计算出心排血量。
• 测量方法:通常用冷却到0-5℃或室温(19-25 ℃)生理盐水
23
血流动力学计算
低心排高阻力
24
案例分析
患者,男性,60岁,诊断为心脏瓣膜病,行二尖瓣和 主动脉瓣置换术术后1天,多巴胺以2.0ug/Kg.min微 泵泵入,现测得HR123次/分(房速), ABP147/92mmHg,CVP13mmHg, PAP38/21mmHg,PAWP14mmHg,CO3.46L/min, CI2.19L/min.m2, SVR2265dynes.sec/cm5.m2, PVR324dynes.sec/cm5.m2, 判断为低心排高阻力,医嘱 予加用硝普钠降低血压,扩张外周血管降低体循环阻 力。
28
2、通畅:
•保持各管道通畅,避免扭曲折叠; •保证有效管道冲洗:压力传感器连接肝素冲洗液( NS500ml+肝素0.4ml)以每小时3-5ml肝素液持续冲 洗管道,加压包的压力必须大于300mmHg。 •每班进行方波试验,了解管道通畅情况。 •每班回抽各管道回血并冲洗,确保管道通畅。
压力>300mmHg
测血温
16
监测指标
17
监测指标
PAWP
18
监测指标
指标
RAP/CVP RVP PAP PAWP
正常值
2-8mmHg 20-30/2-6mmHg 20-30/8-12mmHg 6-12mmHg
CO
CI SVR PVR
4-8L/min
2.5-4.0L/min. m2 800-1200dynes.sec/cm5.m2 <250dynes.sec/cm5. m2
漂浮导管的应用与护理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CCU 刘庆华
1
概述
临床应用 适应症
漂浮导管
(Swan-Ganz)导管
构造 置管方法
监测指标及意义
心排血量的测定方法
漂浮导管的护理
并发症及防治
3 2
漂浮导管(Swan-Ganz导管)
1970年Swan和Ganz首先成功的使用气囊漂浮导 管行右心插管测量肺动脉嵌入压,从而对左心功能 状况的判断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因此漂浮导管也 被称为Swan-Ganz导管,是最全面的血流动力学监 测导管。
②右室压(RVP)波形
• • • •
漂浮导管进入30cm左右可看到 波形高而尖,圆锥形 正常值:20-30/2-6mmHg。 右室流出道狭窄时RVP升高。
③ 肺动脉压(PAP)波形
• • • •
漂浮导管进入40-50cm左右可看到 波形为三角形,有切迹 正常值:20-30/8-12mmHg 。 肺动脉狭窄时,PAP升高。
10ml注入高位右心房,经过右心房、右心室与血液充分混合 ,均匀的血温降低发生在肺动脉,最好在4秒内将液体全部注 入,注入液体15秒钟,测定仪显示心排血量(co)数值,并 记录出温差曲线。间隔45秒可重复测定co,常规要求测量3次 ,取其中2次相近值的均数为co值
21
热稀释法测CO
22
热稀释法测CO
33
THANK YOU
2016年12月
34
25
心排指数降低,体循环阻力增高
26
正常心排血量
27
漂浮导管的护理:无菌、通畅、固定、观察、记录
1、无菌: •严格无菌操作,穿刺部位每日消毒更换敷贴,如敷 料粘贴不牢时应随时更换。 •保证漂浮导管塑料保护套的完整性和密闭性,避免 在其上面粘贴胶布以防漂浮导管的密闭性破坏导致 感染。 •测量CO必须严格无菌操作,避免触碰接头处,三 通、注射器每次更换,注射液每日更换。 •保证压力传感器的密闭性,压力传感器每96小时更 换,管道冲洗液每日更换。
④ 肺动脉楔压(PAWP)波形
• 外形与右心房压力相近,有两个圆钝波。 • 正常值:6~12mmHg。 • 肺阻力正常时与LAP相等,左心衰、肺动脉狭 窄时,PAWP升高。
压力波形动态变化图
漂浮导管置入后示意图
漂浮导管连接示意图
15
漂浮导管的连接
CVP
PAP
漂浮导管 保护套
接冲洗液
压力传感器 接监护仪 PAWP
31
5、记录:
• • • • 准确记录CVP、PAP、PAWP数值。 准确记录心排血量监测数据,指导临床治疗。 准确记录导管的置入时间、维护情况。 拔除漂浮导管时需在心电监护下进行,拔管后局 部压迫止血,记录拔管时间,必要时导管培养。
32
并发症的防治
1. 心律失常:导管在置入过程中远端接触心肌或心瓣膜, 会出现各种室性心律失常紊乱,应持续监测ECG,备利 多卡因及镇静剂。 2. 气囊破裂:置管前检查气囊。测量PAWP时不要过度充气 ,气囊最大充气量应<1.5ml。 3. 肺栓塞:多因充胀的气囊长时间嵌入肺动脉所致。所以 每次测完PAWP后应将气囊内的气体放出并关闭开关。 4. 导管堵塞或肺动脉血栓形成:注意心内压力波形的变化 ,保持导管通畅及正确的抗凝治疗。 5. 导管在心腔内扭曲折叠:发生于导管插入过深,必要时 做床旁X线胸片检查确定导管的位置。 6. 感染:严格无菌操作,置管处每日消毒,保持局部清洁 干燥,导管留置时间以不超过72h为佳。
2 4
适应症
急性心肌梗塞 心力衰竭 循环功能不稳定的患者 心血管手术患者 危重ARDS发生左心衰的患者 区分心源性和非心源性肺水肿
5
构造:漂浮导管长110cm,每10cm有一刻度
第1腔(黄色):为远端接头,通过漂浮导管顶端,用于测定 PAP、PAWP。
第2腔(蓝色):为近端注射接头,用来测定RAP及注射冰盐 水测CO。 第3腔(红色):气囊接头,气囊可充气1.2- 1.5ml。 第4腔(白色):为实心部分,与导管顶端4cm的侧孔内所嵌 入的微小热敏电阻相连,用于测定肺动脉血温。
6
输注端口
远端接头
近端接头
SvO2 感应器接头
气囊充气阀
距离标志
气囊 热敏电阻
热敏导丝
热敏导 丝接头
热敏电阻 接头
置管方法
• 通常选择右侧颈内静脉,此处从皮肤到右心房的 距离最短,导管可直达右心房。
8
①右房压(RAP)波形
• • • •
漂浮导管进入20cm左右可看到。 有两个向上的圆钝波形。 RAP也代表CVP,正常值为2-8mmHg。 RAP与血容量、静脉血管张力及右室功能状态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