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杨琴 脑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杨琴 脑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Clin Radiol. 2013 Jun;68(6):54 5-54.
24h DWI
24h T2
3d T2
低氧缺血性脑病--MRI
AJNR Am J Neuroradiol. 1999 JunJul;20(6):999 -1007
3h-DWI
3d-T2
3d-DWI
3d-DWI
心脏骤停的患者
14d -DWI
病因: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梗阻性肾病、 高血压肾病、多囊肾等。
诱因:各种严重创伤、大手术等导致的急性应激状态、感 染、剧烈呕吐和或严重腹泻、中毒、尿路梗阻等。
尿毒症脑病 -临床表现
早期
情绪波动、烦躁、
精 神
寡言、语言障碍、
方 面
记忆力障碍、注意
力不集中、疲惫
反射亢进、意向性 运
头颅CT和MRI
诊 断

3天CT 4天MRI 10天MRI
25天MRI
3月MRI
病例四
患者,女,72岁,呼之不应2天。 2天前发现呼之不应,查血糖2.5mmol/L,给予静脉高糖后清醒,
4小时候后再次呼之不应。 PE:T 37.4℃,P85次/分,R 20次/分,BP 121/80mmHg
原因:心脏骤停、脑血管疾病、溺水、窒息等事件。
损伤的程度:与事件持续时间、脑血流量、体温、血糖水 平等相关。
损伤部位:主要损伤大脑灰质结构--大脑皮质、基底节、 海马,丘脑、小脑也可受累。
深部白质在亚急性阶段影像学可出现异常(14-21天)
低氧缺血性脑病--CT
4-5 h 内可阴性或深部灰质轻度低密度灶 24h 双侧基底节、丘脑对称性低密度灶, 严重者大脑灰白质分界消失,呈对称性低密度灶,而小脑
心动过速、癫痫、听力、视力丧失。过高热、肌张力增高、 舞蹈样运动障碍、严重的记忆损害、幻觉、妄想、虚构 。
韦尼克脑病--CT/MRI
头颅CT:低密度或高密度灶, 脑室扩大,检出率仅13%
头颅MRI:是目前诊断WE最 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敏感度53%,特异度93%。 BMC Res Notes. 2014 Oct 14;7:718 但MRI无异常不能排除WE诊断。
动 或扑翼样震颤、


构音障碍
晚期 昏睡、睡眠障碍、 幻觉、谵妄、昏迷
运动障碍、阵挛、 短暂性偏瘫、 强直阵挛性癫痫
尿毒症脑病--CT
顶、枕叶皮质或皮质下对称或不对称低密度影 ,少数位于双侧基底节区。
尿毒症脑病--MRI
基底节型-少见,多合并糖尿病 皮质型-最常见
不典型或白质 型-罕见
病例三
和脑干保留--即“白色小脑征”。预后差。
Clin Radiol. 2013 Jun;68(6):545-54.
低氧缺血性脑病--MRI
1h DWI可见高信号,皮质肿胀。 24h 或更长时间可见双侧基底节、丘脑对称性T2高信号
,肿胀, 14-24d 可见皮质下白质异常信号(缺氧后迟发性脑病)
低血糖脑病
血糖突然下降到50 mg/dl以下引起的脑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偏瘫,单瘫,失语,意识障碍等。 引起低血糖的病因:
糖尿病患者: 降糖药物过量 非糖尿病患者: 胰岛素瘤
食用能引起血糖降低的食物或草药 饥饿 损伤部位: 大脑皮质,尾壳核。小脑、脑干、丘脑常不受累。 治疗:轻者:纠正血糖则迅速恢复。 重者: 植物状态或死亡。
典型特征:桥脑中央“三叉戟样”异常信号。
基底节、外侧膝状体、丘脑、 小脑、大脑皮质也可受累
桥脑外髓 鞘溶解症
WILSON’S 病
遗传性疾病。 铜代谢障碍 铜沉积到脑、角膜、肝。导致脑、肝功能障碍 表现:运动障碍,精神异常,认知功能下降,
癫痫等。
WILSON’S 病--MRI
MRI:熊猫征。壳核,尾状核,苍白球,丘脑,脑干 对称 异常信号。部分皮质受累。
诊断:?
病例二
患者 女,25岁,恶心、呕吐1+月,肝功能异常20天,精神异常4 天,行走不稳2天。妊娠3月。 PE: T 36.6℃,P 114次/分, R 20次/分,BP 105/65mmHg。
神清,胡言乱语, 双侧眼球外展不到位, 水平眼震。 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v级。 指鼻试验(+),闭目难立征(+)
浅昏迷,瞳孔等大等圆, 四肢肌张力正常, 压眶见四肢运动, 四肢腱反射(++), 双侧病理征阳性。
诊断:?
病例1 :血糖高, 舞蹈样动作
病例2:妊娠,呕吐 ,精神异常,行走不稳
病例3:尿毒症,透析,反应迟钝
最后诊断:?
病例4: 血糖低,昏迷 病例5:干细胞移植,化疗后精神异常
什么是脑病?
各种原因导致的急性或慢性脑功能障碍:表现为 头痛 痫性发作 神经功能局灶缺失 精神行为异常 认知功能下降 运动障碍 意识障碍 甚至死亡。
慢性酒精中毒 胃肠道疾病---摄入不足或不能吸收 妊娠、呕吐----硫胺需求大、流失增加 恶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肾衰竭血透等
韦尼克脑病—损害部位
维生素B1是丙酮酸 脱氢酶、a酮戊二 酸脱氢酶 、转酮醇
酶、支链a酮酸脱 氢酶的辅助因子
使糖、脂类、氨 基酸代谢障碍, 脑内ATP合成减 少
导致细胞毒性水肿 加重兴奋性毒性损伤 导致氧化应激损伤 导致炎症反应 破坏血脑屏障 影响乙酰胆碱的合成
选择性损害脑室周围区域(葡萄糖氧化最丰富):中脑导水管 周围灰质、乳头体、丘脑、第三和四脑室及延髓
韦尼克脑病—临床表现
精神意识障碍:淡漠、易怒、嗜睡、注意力不集中、 精神呆滞、定向力障碍等, 有时酷似急性精神病发作,昏迷甚至死亡。
眼球运动障碍: 眼球震颤,眼肌肉麻痹。 共济失调。 其他:纳差,低血压----休克,低体温
MRI-T1增强无 强化
肝性脑病
病因:急性肝衰竭。 肝硬化
临床表现:精神异常 痴呆、帕金森综合征、 脊髓病。
头颅MRI: 苍白球、壳核、 丘脑下部、黑质、 腺垂体 双侧对称T1高信号。 但非特异性
高血氨脑病
病因:肝病晚期 多发性骨髓瘤 产脲酶细菌的感染
先天性/获得性鸟氨酸循环酶缺陷 骨髓/其他器官移植 化疗后 抑制线粒体代谢通路的药物:丙戊酸、氰化物。
非酮症高血糖症--CT/MRI
CT
MRI-T1
CT:左侧壳核高密度灶 MRI:左侧壳核T1高信号, DWI稍高信号
• J Clin Med Res. 2015;7(9):729-30 • J Community Hosp Intern Med
Perspect. 2015 1;5(4):27825
MRI-T2
75岁,男性,糖尿病。服三种降糖药。意识障碍入院。 入院时血糖11mg/dL。第14天死亡。
入院后19h DWI
入院后5d DWI
Intern Med. 2015;54(8):989
非酮症高血糖症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引起。 临床表现:
运动障碍:急性双/偏侧舞蹈症 双/偏侧投掷症。
癫痫: 部分性癫痫持续状态,复杂部分性发作 损伤部位:尾状核,壳核。 治疗:血糖恢复正常,则症状消失。
高血氨脑病-MRI
扣带回、岛叶皮质、丘脑对称性T2,DWI高信号 顶、额、颞、枕叶皮质也可受累。 MRS: 谷氨酰胺/谷氨酸增高,肌醇和胆碱降低。
T2
DWI
韦尼克脑病
病因:维生素B1(硫胺)缺乏引起脑灰质出血。 任何引起维生素B1摄入不足、吸收、储存、转运障碍或消
耗增加的疾病都可引起维生素B1缺乏。 婴儿发病:主要是喂养方式不当。 成人发病最常见原因:
B1治疗48h,T2异常 信号即可消失; 治疗1周,则FLAIR异常信号 可消失。
病例二
患者 女,25岁,恶心、呕吐1+月,肝功能异常20天,精神异常4 天,行走不稳2天。妊娠3月。 PE: T 36.6℃,P 114次/分, R 20次/分,BP 105/65mmHg。
神清,胡言乱语, 双侧眼球外展不到位, 水平眼震。 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v级。 指鼻试验(+),闭目难立征(+) 行走不稳。
患者,男,40岁,双下肢乏力、言语少、反应差1周,加重3天。 肾病综合征22年,高血压2年,二型糖尿病2年,慢性肾功能不全
(CKD 5期)3月,行血液透析治疗。 PE:T 36.5℃,P 82次/分,R 20次/分,BP
181/81mmHg。 反应迟钝,面具脸,构音欠清, 双上睑肿胀。 四肢肌张力强直性增高,双上肢肌力V级,双下肢肌力IV+级, 双上肢腱反射(++),双下肢腱反射(-), 双侧病理征阳性,步态蹒跚,无感觉异常。
脑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杨琴
重医附一院神经内科
病例一
患者 女,63岁,左侧肢体不自主运动1+月,加重10天。 有糖尿病病史8年,未正规使用药物控制血糖。
PE: 左侧肢体肌张力降低,左侧上、 下肢近端肢体不自主伸直、 屈曲、甩动,以上肢较重, 活动时加重。余正常。
空腹静脉血糖17.4mmol/L↑。血 酮体(-)。尿常规:葡萄糖(+)、 酮体(-) 。
, 浅昏迷,瞳孔等大等圆, 四肢肌张力最高, 压眶见四肢运动, 四肢腱反射(++), 双侧病理征阳性。
诊断:?
病例五
患者,女,32岁,白血病干细胞移植,化疗4次后出现精 神行为异常10天,头痛,视力下降3天,反复抽搐1天。
PE:T 37.7℃,P80次/分, R 28次/分,BP145/85mmHg,
低血糖脑病---MRI
轻者:胼胝体亚部、内囊、放射冠可有异常信号。完全恢复。 重者:大脑皮质、海马、基底节对称性异常信号。深部脑白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