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实施ERP的必要性
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变革是改善管理水平的重要内容, ERP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手段。
ERP蕴含着先进的管理思想, 对企业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运营成本、规范业务流程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ERP在我国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许多企业通过实施ERP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提高了管理水平, 改善了业务流程, 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然而, 企业实施ERP成功率低也是个不争的事实。
导致我国企业ERP实施成功率低的各种原因包括企业外部环境与企业内部环境。
不少的专家与学者已经就ERP诸多方面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研究与分析, 而企业管理人员这一特殊而又重要的因素对ERP的成功实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企业管理人员参与ERP实施的必要性
1. 最高决策层参与ERP实施的必要性
作为企业的领袖, 对企业经营业绩和运作状况负有第一责任的一把手, 对ERP 项目同样也负有第一责任。
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决策层的作用, 决策层务必得把好关键事件的关以降低风险。
2. 中层管理者参与ERP实施的必要性
在ERP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中层经理们不参加, 项目即使运行起来, 也永远是二层皮,系统归系统, 实际管理归管理。
除了企业的一把手之外, 还有部门的一把手, 业务的一把手, 是层层一把手的概念。
所以在ERP实施过程中成功地调动起中层经理人的积极性对ERP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他们在ERP实施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保障人员的安排。
除了自身的经验与知识外, 中层经理在ERP项目实施中的重要性更多地体现在人员的安排上。
绝大部分的内部实施人员是来自各个职能部门的兼职人员, 这些人员的安排就是中层经理者的职责。
关键在于目标任务的完成, 中层经理者要完成各自在项目中的任务并帮助实施组、自己的员工完成任务, 且对员工的成绩任务完成情况做出评价。
首先对自己、自己的部门或分部在项目中所负担的任务实行目标管理, 明确自己工作的方向。
其次要在完成任务的方法上帮助实施组和员工, 以便及时优质地完成任务。
另外, 分配给部下们的任务也要由中层经理们监督完成。
形成ERP的中坚力量, 中层经理们的重要性一方面体现在ERP项目实施过程中发挥其关
键作用, 另一方面, 中层经理可以在项目实施之后的管理提升阶段对ERP系统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在整个ERP
实施过程中, 企业的中层经理们已经形成了ERP系统应用的中坚力量。
ERP的推动力已经由项目实施组自然而然转移到了他们的肩膀上, 使他们成为企业改革前进的推动力, 一旦他们掌握了崭新的管理技能和方法, 就能够积极地改变员工的行为。
3. 基层管理者参与ERP实施的必要性
企业员工是ERP的建设参与者和最终使用者, 员工在ERP导入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因为真正了解公司各项业务的是公司的员工而不是ERP软件供应商, 因此公司的各级员工对ERP都必须有很深刻的了解。
员工对ERP项目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是否理解, 员工能否系统地接受现代企业管理思想、方法、信息技术和项目实施的培训教育, 对ERP的实施有重大影响。
二、企业管理人员在ERP实施过程中的作用
1. 项目投资的重大决策
项目投资的决策必须由企业高层领导做出, 这是不言而喻的。
但是, 投资决策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高层领导必须了解ERP, 愿意并期待使用ERP作为管理信息系统工具来全面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才有可能做出科学的决策。
然而, 常见的现象却是, 企业经营状况好, 想不到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企业经营状况不好, 顾不到想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高层领导的行为过程就是决策过程。
这种无所作为的决策过程对于企业的发展危害极大。
在全球化市场的激烈竞争中, 没有一块受保护的市场。
这个全球化市场每天都在以相同的尺度测试着所有的企业。
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 固步自封只能贻误战机, 而观望等待更无济于事。
另外, 由于中国实施应用ERP 较早的企业已开始受益, 事实表明,ERP可以在企业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过程中大有作为。
这样, 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高层领导认识到, 只有下决心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的应变能力, 才是赢得竞争的根本措施。
2. 推进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改变
ERP不是一个单纯的计算机系统, 而是一个以计算机为工具的人的系统。
在这一点上, 人的作用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会过分。
要使ERP系统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 必须涉及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改变。
这就要求企业的员工, 包括企业的管理层, 愿意并学会而且习惯于用工具进行管理, 而不再是凭经验和感觉。
要下决心成功地实施
ERP系统, 并把它作为企业整体的管理工具, 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去改变企业中原有的一切不合理的因素, 包括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所以, 必须要由高层领导下决心才可以。
为了转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形成企业整体的共识, 企业管理者必须抓好教育和培训工作。
通过教育和培训让人们增加知识并改变原有的工作习惯和方式。
教育和培训需要投资, 而这部分投资是最具有杠杆作用的。
3. 保持项目较高的优先级
ERP项目的实施在企业的各项工作中必须具有第二位的优先级。
否则, 因为企业中工作很多, 每个人都在忙原有的工作, ERP项目的实施将被推得遥遥无期。
为了保持ERP项目的高优先级, 企业管理层必须有明确的认识和决心。
ERP系统的实施是企业的大事, 必须精心组织。
要成立ERP项目实施小组和指导委员会。
项目实施小组负责具体的项目实施工作并解决ERP实施过程中在操作级上出现的问题, 并设专职的项目负责人。
指导委员会则由企业高层领导组成, 对ERP项目的实施成功负最终的责任。
4. 组织协调、排除障碍、推进项目的发展
ERP系统的实施涉及到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和所有的员工, 部门和人员之间的协调十分重要。
然而,在大多数企业中常见的现象是, 市场人员、生产计划人员、机械设计工程师和工人都认为库存管理是其他人的事情, 与自己无关。
生产控制人员、财务人员都认为质量控制是其他人的事情, 与自己无关。
计算机程序员、电话接线员都认为客户服务是销售人员的事情, 与自己无关。
从而, 企业的各个部门呈分割、甚至竞争的局面, 而不是为了统一的目标相互配合。
如果没有良好的协作精神, ERP的实施是难以成功的。
所以, 企业管理层必须下决心搞好协作, 如果出现问题, 则应排除障碍来保证项目的进展。
三、结论
ERP (企业资源计划) 是当今世界企业经营与管理技术进步的代表, 对企业来说, 应用ERP的价值就在于通过系统的计划和控制等功能, 结合企业的流程优化, 有效地配置各项资源, 以加快对市场的响应, 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和效益, 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
ERP 功能强大但失败率较高, 很多情况是因为企业管理人员没有正确认识ERP 在企业中的工作原理及其所处地位。
企业管理人员对ERP系统的重视、期待和参与程度是ERP系统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因此, 在ERP实施和应用过程中, 企业管理人员
在项目投资、推进思维和行为方式改变、保持项目优先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