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学院共青团工作考核细则

某学院共青团工作考核细则

2008年滨州学院共青团工作考核细则
(讨论稿)
根据《共青团山东省委2008年工作要点》、《2008年山东省学校共青团工作要点》和《共青团滨州学院委员会2007-2008学年工作要点》的基本内容,参照《2008年山东省高校共青团工作考核细则》有关规定,为保证各项工作的落实,推进我校共青团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特制定本细则,具体如下:
一、考核办法
根据“一票否决+工作项目得分+奖励加分”的原则,采取否决与积分相结合的办法。

(一)一票否决部分
团费上缴达不到规定标准,重大情况不上报造成严重后果的,取消红旗团总支和先进团总支评选资格。

(二)工作项目及标准
1、思想政治教育
(1)在全校大学生中广泛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与学校同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庆祝改革开放30年、举办奥运会、纪念建团86周年等重大时机,深入开展党史教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25分);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载体和新方法,创新工作载体,及时报送工作情况(一五分)。

(2)开展“学风助推行动”系列活动,有计划、有特色,有实效(30分),有典型,并做好活动总结上报工作(10分)(3)建立大学生思想动态监控体系,及时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上报信息及时(10分);高度重视安全稳定工作,对校园突发事件有应急预案,处置得当,上报及时(10分)。

2、大学生成才创业工作
(1)“学士后流动站”建设工作:高度重视,认识到位,措施得力,方案具体,可操作性强(10分);建立结合本单位专业特色的“学士后流动站”,每建一站,加10分;建立提供锻炼岗位的企事业单位用工需求信息库和准备进站工作的应届毕业生信息库,(5分);利用校园网、团委网站、广播站等各种媒体,广泛发动大学毕业生进站工作(5分);做好进站学生的动态管理工作(5分);积极与企事业单位联系,努力促进毕业生与企事业单位对接(5分);每有一名毕业生进站工作,加2分。

(2)“大学生青春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工作:积极寻求企事业单位支持,建有规模、数量与学生数比例相适应的实践基地,每建一个基地加10分;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依
托基地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服务(10分);充分发挥基地的作用,组织大学生到基地开展挂职锻炼、毕业实习、技术合作等活动(5分);邀请基地企业的成功人士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就业指导和培训,根据基地企业的用工需求和标准,做好毕业生的选拔工作(5分)。

(3)“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充分发动,积极宣传,认真组织(10分);密切关注参加西部计划学生,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切实关心西部计划学生(10分);做好志愿者的户口迁移、党团关系转接、安置等工作(5分)。

每入选一名志愿者,省外加5分,省内加3分。

做好西部计划典型选树工作(5分)
(4)认真开展创业教育,积极承办“滨州学院大学生成功论坛”(5分),对学生进行创业、就业指导和培训(10分);利用网络为学生学习、创业、择业、心理咨询等提供服务(5分)。

3、社会实践活动
(1)对社会实践活动高度重视,有计划,有措施,人员、经费有保证(20分);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基地(10分)。

(2)圆满完成学校部署的寒暑假“三下乡”活动各项具体任务和指标,取得良好育人效果(20分)。

(3)活动期间,及时、准确报送活动情况、总结(20分)。

上报信息被采用,以简报形式编辑下发,每篇稿件0.5-1分。

(4)获优秀指导者、优秀学生、优秀团队称号(校级每项加1分,省级每项加5分,全国级每项加10分),优秀组织奖(校级5分),优秀调查报告在校内竞赛中获奖(一、二、三
等奖每项分别加1.5分、1分、0.5分;);在全省比赛中获奖(一、二、三等奖每项分别加3分、2分、1分)。

(5)完善志愿者活动机制和制度,规范志愿者活动(30分);有队伍加5分;有站点每个加5分。

(6)志愿者活动获市级表彰(5分);省级表彰(10分);获团中央表彰(20分)。

4、校园文化活动
(1)围绕学校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2008年活动项目,立足校园,广泛开展内容积极向上,学生喜闻乐见文化活动,并取得良好效果(20分);每开展一项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加5分。

每创建一个科技创新实验室加5分。

(2)开展经常性的学生科技活动,丰富校园科技文化氛围(20分),每开展一项有特色、有成效活动加5分。

建立健全鼓励学生科技创新的奖励机制(5分)
(3)积极参加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一五分);在校内竞赛中获奖(特、一、二、三等奖每项分别加3分、2分、1分、0.5分;组织奖加5分);在全省比赛中获奖(特、一、二、三等奖每项分别加10分、5分、3分、1分);在全国比赛中获奖(特、一、二、三等奖每项分别加20分、10分、8分、5分);积极备战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10分)。

(4)重视校园文化队伍建设,积极支持校大学生艺术团的发展建设,积极推荐有专长的同学报名参加校大学生艺术团(10分)。

(5)积极参加山东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学校各项科
技文化活动。

(一五分)
(6)积极参加校内和全省、全国各项科技文化赛事,并获得较好成绩(5分)。

在校内竞赛中获奖(一、二、三等奖每项分别加3分、2分、1分;组织奖加5分);在全省比赛中获奖(一、二、三等奖每项分别加10分、8分、5分);在全国比赛中获奖(一、二、三等奖每项分别加一五分、12分、10分)。

5、团组织建设
(1)按照团省委实施共青团“凝聚力工程”和我校第一次团代会的要求,积极探索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工作的新途径,全面推进工作,并取得成效(10分)。

(2)按照团省委出台的高校团建评估办法,以“创建五四红旗团委”活动为载体和抓手,以“班子建设好、主题活动好、支部建设好、活动阵地建设好”为目标,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学校团的组织建设(10分)。

(3)完善业余团校的制度和机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各级团干部培训活动。

进一步改革团校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把团校办成团干部的培训中心和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中心(5分);完善大学生推优入党和青年学生推优入团的制度和机制(10分)。

(4)完善团的奖惩机制。

认真做好团内评优和团员违纪处分工作(5分);及时转接团的组织关系(5分);按时缴纳团费(5分);认真落实团的教育评议和团支部达标升级工作(5分)。

(5)加强共青团网上阵地建设,积极开展网上活动。

在单位网络中开辟共青团工作、学生会和社团工作内容的页面(5
分);积极支持配合好学校共青团网站建设的相关工作(5分)。

(6)加强对学生会的指导、建设和管理。

重视和支持学生会的发展建设(10分);继续做好校学生会干部的培养工作,积极向校学生会推荐优秀学生干部(5分)。

(7)加强对学生社团工作的指导、建设和管理。

重视和支持社团的发展建设,指导社团开展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社团活动,做好社团负责人的选拔、培养和使用工作(10分);有专业指导老师加2分,有激励措施加2分,有专项经费加5分;积极举办社团干部培训班、社团文化交流研讨会(5分);积极参加学校社团成果展示交流活动(5分);学生社团获学校表彰,十佳社团每个加5分,优秀社团每个加3分,单项奖每个加2分。

6、宣传工作
(1)按时上报团的工作信息和团员青年思想动态(50分)。

(2)在省级、国家级新闻媒体上发表或播出反映团的工作的通讯、理论文章,省级每篇加2-5分,国家级每篇加5-10分,以上均以稿件和报道发表的报刊复印件或刊用证明为准。

在《滨州学院报》等校内新闻媒体上发表反映团的工作的通讯、理论文章,每篇加0.5-1分,同一内容不累计加分。

(30分)(3)积极向团委网站报送信息(20分)。

被团委网站评为优秀信息员、优秀稿件(每项加2分),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加5分。

(三)奖励加分部分
圆满完成校团委交办的事项;承办全校性活动、会议;推出典型,并在全校或全省推广;在全省、全国重大竞赛、评比
中获得优异成绩的。

由校团委认定汇总,最高分50分。

二、考核结果的认定与先进的表彰
按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团的自身建设和宣传工作”六个工作项目的任务完成情况和工作成效对各团总支进行综合评分,分别按照“20%、20%、20%、20%、一五%、5%”的分值比例核定得分,并结合奖励加分以确定最终得分,按分数从高到低排出名次。

由校团委以考核分数为依据,从高到低研究确定一定数量的团总支为“红旗团总支”,若干团委为“先进团总支”。

获得“红旗团总支”称号的团总支主要负责人,在本级任职期满一个考核年度的,同时授予“滨州学院优秀青年工作者”称号。

各团总支务必于2008年12月20日前,对照本细则,将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及考核自查分数统计表和各项得分证明材料(如无证明材料,该项工作不得加分)报团委组织宣传部。

年底,校团委将不再另行发文通知。

逾期不报者,即取消考评资格。

本细则解释权归校团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