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元导读课简介(苏小英)

单元导读课简介(苏小英)

单元导读课简介
苏小英
阅读意义之重大早为人类所认识。

信息现代化的今天儿童的阅读状况令人堪忧:不仅课外阅读数量不达标,阅读质量和阅读效果也不佳。

要解决这个问题光靠呼吁和倡议是不够的,还必须从语文课堂这个主渠道抓起。

单元主题阅读就是为了改良这种弊端而生的一种教学方法,也就是说教师在单元主题教学时,不能以“篇”为单打独斗,而是应该站在整个单元整体的高度,在深入解读教材的基础上,确定好教学重点,依据教学重点统整教材,实施教学。

通过我们工作室一年的研究,单元主题教学可以分为六种课型完成。

分别是单元导读课型、课文解读课型、主题阅读课型、口语交际课型、习作教学课型、回顾拓展课型。

今天我就重点说说如何上好单元导读课型。

一.单元导读课型的界定:
按照教材编排的意图,把从单元导语到集中识字、3-5篇课文、“语文园地”或者回顾·拓展(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我的发现、展示台、交流平台、成语故事等小阅读),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教学,以发掘主题、明确写法为切入点,在本课型要浏览3-5篇课文(增大学生的阅读量),初步了解编者选材的侧重点,感知编者的写法安排。

二.单元导读课型的教学任务
1、明确主题,以主题引领3-5篇课文的阅读,感悟以主题编写单元教材的侧重点。

最好凭据单元主题设计一个问题统领每篇课文,如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单元主题是“献出爱心”,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篇课文说的是谁把爱心献给了谁?”《泉水》、《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我不是最弱小的》、《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四篇文章中学生读完后就概括这一个问题:讲的是谁把爱心献给了谁?这样的问题既简单浅显,对学生来说没有压力,又切合单元主题。

2、领会表达方法,抓住一单元一方法的规律,浏览教材,粗略地感知写法。

3、速读课文,按教材规定的表达方法指导学生自读批注,初步了解3-4篇课文内容。

低年级的阅读由老师控制,逐篇读逐篇反馈,随着年级的升高可以加大量,两篇合在一起读也是可以的。

三.单元导读课型教学结构与方法
❖自读、教师解读单元导语,点名本单元主题和写法;
❖提出要求,学生各自轻声读或者部分重点段落轻声齐读。

方法:1.读完一篇,反馈一篇;鼓励学生分小组分课文主持反馈; 2.启发学生:本单元编者为突出主题,选择了哪些材料,各篇的侧重点是什么?
❖梳理各篇主题的关键词句以及表达方法。

①教师板书各篇课题,学生逐篇回答并板书关键词,形成单元框架。

②学生以“读句子—谈体会—做互动”为方式进行矫正反馈。

③学生总结概述单元主题形成的内涵思想。

❖回归单元主题,看板书总结,与开课形成呼应。

四.关于朗读的方式方法
❖单元导读和主题阅读时,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高年级一般采用默读,速读或者浏览,低年级采用轻声齐读。

❖反馈老师的提问或者展示自己的理解所得时采用有感情地读,边读边谈感受。

❖重难点的反馈可以由教师适当指导表情读,甚至做出示范。

❖要认真培养学生的朗读、速读和浏览的方法和习惯。

五.举例:
❖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单元导语:如果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会画很多东西给需要的人。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单元导语:我们的生活像七彩的图画:在教室里读书,在操场
上游戏;去科技馆参观,去少年宫演出;到小河边钓鱼摸虾,到
树木里采集标本……在快乐的生活里我们一天天长大。

让我们走
进课文,去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单元导语:风起云涌,潮涨潮落,奇花异木,高山深谷……大自
然像一位魔术师,它的杰作,常常令人惊叹与震憾。

本组课文再一次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

让我们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画面,
................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
还可以搜集有关自然奇观的资料,以丰富我们的见闻。

❖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单元导语:你认识画面上的这个我吗?他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毛泽东。

你想了解他吗?让我们随着课文的学习,走进毛泽东,去感受他的伟人风采和凡人情怀。

学习这组课文,要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描写人物的
.........................
一些基本方法。

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读一读相关的文章、书籍,.............................
看一看相关的影视作品。

...........
❖比较:低年级中的单元导读只是提出了内容主题方面的要求,
而至了高年级不仅有课文主题方面的指向,更有作者思想情感的表达、写法方面的简单要求。

所以高年级的第一课型要兼顾到两个方面——主题和写法。

六.注意事项
1、“单元导语”的处理要干脆、精炼,由学生细读后教师解读,不要动辄让学生读,导致纠缠不休,过于费时。

尤其是低年级中,学生年龄小,不可能读完后说出本单元的主题,故而老师可以直接告诉他本单元的主题。

这个环节最好两三分钟便搞定。

2、每篇阅读前只提一个,最多两个问题,而且读完后要及时回应和反馈。

还要注意同一单元的阅读中,提的问题要基本一致,便于掌握方法,更快速地理解。

本课型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大学生的阅读量,主要民读为主,不要在琐碎细节的问题上过于下功夫,学生第一遍读课文,不可能回答得了老师各式各样的问题。

如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单元主题是“父母的爱”中写法导读是这样的: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

课堂上只是找找相关的描写方法,粗略地说说有什么用既可。

设计的问题多了反而破坏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3、结课时也要回顾单元主题,素材选编,做到首尾相接。

4、“集中识字”的内容也与主题有关,在指导阅读时适当点拨。

主要指低年级的集中识字课型。

5、诗歌的朗读感悟只是了解写什么地方或者表现什么主题即可,不要做进一步的解读、解释,留在第二课型中进行。

6、在单元导读型教学中,要整体把握,小切口,不宜太深。

挖掘地过深便上成第二课型了,另一方面也完成不了本课型的教学任务。

7、第一课型的学生自读可以是一次性地完成,不做两遍的要求,否则时间不够,导致整体把握残缺。

苏小英
2014年8月20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