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轴PPT教学课件
• 2、修建的建筑具有防震功能; • 3、掌握逃生技巧。
内容小结:
• 一、火山 • 1、火山构造 • 2、火山的危害和益处 • 3、火山的分类、分布 • 二、地震 • 1、地震的发生 • 2、地震的分布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 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三、 强化概念,深入理解
1、下列图形哪些是数轴,哪些不是,为什么?
(A) (B) (C) (D) (E) (F)
-2 -1 0 1 2 -2 -1 1 2
0 -2 -1 0 1 2
-2 -1 0 1 2
-1 -2 0 1 2
三、 强化概念,深入理解
2、请大家在练习本上画一个数轴。
原点 正方向 单位长度
数轴的三要素
四、例题示范,初步运用
五、 分层练习,形成能力
1、课本59页 练习1、2 2、课本61页 第3题(1) 3、数轴上的点P与表示有理数3的点A距离是2, (1)试确定点P表示的有理数; (2)现将A向右移动2个单位到B点,则点B表 示的有理数是多少? (3)再由B点向左移动9个单位到C点,则C点 表示的有理数是多少?
2、选做题 课本62页 B组 第1题
3、思考题 与温度计类似,数轴上两个不同的点
所表示的两个有理数大小关系如何?
学生的主体作用 自主 探究 合作 数学素养 学习习惯
请先回忆:
• 地球的结构:
• 地壳、地幔、地核
• 岩石圈包括: • 地壳和地幔的顶部,
平均厚度约为300千 米
请展示同学们所制作的火山模型:
六、归纳小结,强化思想
1、数轴的概念,数轴的三要素 2、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的方法 3、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讨论: 数轴上,会不会有两个点表示同一个有理数? 会不会有一个点表示两个不同的有理数?
仔细观察 注重实质
七、布置作业,引导预习
1、必做题 课本61页 1、2、3(2)、(3)
• 1、有关唐山大地震的灾害报道; • 2、其它有关地震灾害的记录;
思考:
• 地震既然能够造成极大的破坏,其释 放出来的能量一定相当巨大,这些能量 来源于哪里呢?
• 跟我一起来做:
有关地震的几个概念:
• 震源: • 震源深度: • 震中: • 震中距:
如何预报和防范地震、减小其危 害?
• 1、根据各种表象进行判断(请 听唐山大地震之前的记录),提 前进行预防;
一、 温故知新,引入课题
25
25
25
20
20
20
15
15
15
10
10
10
5
5
5
0
0
0
-5
-5
-5
-10
-10
-10
-15
-15
-15
-20
-20
-25
-25
-20 -25
二、 得出定义,揭示内涵
画数轴
(1)画直线,取原点 (2)标正方向 (3)选取单位长度,标数
-5 -4 -3 -2 -1 0 1 2 3 4 5
数轴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数轴的三要素,会画数轴;
2. 能将已知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 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有理数, 理解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3. 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学生 知道数学来源于实践,培养学生对数学的 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数轴的概念 2.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有过 •
喷发。
资料:
• 全世界被确认的火山的2500 余座,它在地球上的分布并不均 匀,主要集中分布在某些地区, 如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区, 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火山的害处和益处:
• 危害: • 1、 • 2、 • 3、 • 对人类的益处: • 1、 • 2、 • 3、 • 4、
地震的危害:
教学难点
建立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生动 有趣 高效
观察 思考 讨论
多观察 动脑想 大胆猜 勤钻研
动脑 动手 动口
教学过程
温
得
强
例
分
归
布
故
出
化
题
层
纳
置
知
定
概
示
练
小
作
新
义
念
范
习
结
业
引
揭
深
初
形
强
引
入
示
入
步
成
化
导
课
内
理
运
能
思
预
题
涵
解
用
力
想
习
一、 温故知新,引入课题
提问:有理数包括哪些数?
讨论:你能找出用刻度表示 这些数的实例吗?
• 火山的构成:
•
•
火山锥、火山口、火山通
道
• 火山喷发物:
• 气体、固体、液体三类
试一试:能完成吗?
•
• 用教师所提供的材料,你能否模拟一 下火山喷发时的情景吗?(建议用红色 材料表示岩浆,用软的泡沫来代替地 壳)。
请观察下列不同类型的火山:
火山的分类:
• 死火山:在人类的历史上没有喷发过 • 活火山:在人类历史上经常喷发 • 休眠火山:史前曾经喷发过,史上偶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