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高考备考周阅读四

2019高考备考周阅读四

2019高考备考周阅读四一、成语积累百依百顺感情深唯命是从下听上辨析:这两个成语都有别人怎么说就怎么做的意思。

它们的区别在于百依百顺多指因为感情深而表现出顺从;唯命是从多含贬义,用于下级对上级的无条件服从。

包藏祸心面和善心怀鬼胎很反常辨析:这两个成语都有心里揣着坏念头的意思。

它们的区别在于包藏祸心偏重于指人伪装得很好,样子和善,态度镇定,内心却很险恶,有作恶、害人的念头。

心怀鬼胎常用于表示因内心有不可告人的心思而行为反常,局促不安。

饱经沧桑阅历丰饱经风霜历艰辛饱经忧患多苦难辨析:这三个成语都有经历多的意思。

它们的区别在于饱经沧桑偏重于指经历世事很多,阅历丰富,而饱经风霜偏重在饱受风吹霜打。

饱经忧患偏重于备受忧心事情的苦难。

报仇雪恨个人事报仇雪耻民族恨辨析:这两个成语都有报复冤仇的意思。

它们的区别在于报仇雪恨偏重在洗刷个人怨恨,而报仇雪耻偏重在洗除因外国侵略而使国家蒙受的耻辱。

抱残守缺思想旧固步自封不进取墨守成规很保守辨析:这三个成语都有保守不改变的意思。

它们的区别在于抱残守缺多形容思想保守,不肯接受新事物;固步自封多指安于现状,不求创新进取;墨守成规多指思想性格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

二、文言短篇阅读祖逖闻鸡起舞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及渡江,左丞相睿以为军谘祭酒。

逖居京口,纠合骁健,言于睿曰:“晋室之乱,非上无道而下怨叛也,由宗室争权,自相鱼肉,遂使戎狄乘隙,毒流中土。

今遗民既遭残贼,人思自奋,大王诚能命将出师,使如逖者统之以复中原,郡国豪杰,必有望风响应者矣!”睿素无北伐之志,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给千人廪,布三千匹,不给铠仗,使自召募。

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遂屯淮阴,起冶铸兵,募得二千余人而后进。

注释京口:京口是镇江古称,东汉末年,孙权称霸江东,于公元209年将苏州的根据地迁至京口,在北固山前峰筑铁瓮城,号称"京"通称京口。

宗室:对君主父系男性血亲的称呼。

历代皇族称宗室,通常以与皇帝的父系血缘亲疏关系来确定是否列入宗室之列,历代就此规定不一。

历代均专设官衙来主管宗室事务,如"大宗伯"、"宗正"、"宗正寺"、"宗人府"等。

鱼肉:本指鱼和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这里引申为吞并、残杀。

主簿:州、府长官的佐僚,主管文书的官员。

祭酒:本为祭祀风俗,需长者立主位,面南酹酒祭神开席。

在古时也常常引入官名,意为首席,主管。

较为闻名的有国子祭酒,军事祭酒等。

戎狄:戎狄是古时候华夏族对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的统称,即北狄和西戎的合称。

周朝时居民有华夏和四夷的区分:南方少数民族为蛮;东方少数民族为夷;西方少数民族为戎;北方少数民族为狄。

中原:本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是汉民族祖居地,被视为天下中心。

中原也被称作中国、中土。

后来中原地域随着华夏民族的大融合以及中原文明的扩展而蔓延至今,称中华。

郡国:指全国各地。

郡,地方行政区名称;国,皇帝分封的藩国。

刺史:职官,汉初,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

"刺",检核问事之意。

刺史巡行郡县,各部置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

铠仗:甲胄和作战兵器廪:米仓。

谷藏曰仓,米藏曰廪(《荀子·富国》)。

部曲:部下,军队。

当时世家大族的私人军队叫“部曲”,由本族贫民、佃户等组成。

2016年高考上海卷香感其恩甚,率部曲而降。

常见字解析:恶恶从字形看和人的心里有关,1.读è意为不好,凶狠。

如:~果,~劣,~霸,险~。

2.读wù意为讨厌,憎恨,与"好(hào )"相对。

如厌~。

3.读ě意为要呕吐的感觉,亦指对人和事的厌恶态度。

4、读wū为疑问词:哪里,何;文言叹词,表示惊讶。

推导过程:对待不好,凶狠的事物,人们的态度往往是讨厌,憎恨甚至有要呕吐的感觉。

可是一旦喜欢一些事物,你会惊讶地发现,人们不论何时何地,都会乐于付出。

成语助记:恶衣粝食:粝lì,糙米。

穿粗劣的衣服,吃糙米做的饭。

形容生活俭朴。

怙恶不悛:怙,依靠,依仗;悛,改过,悔改。

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溢美溢恶:溢,水满外流,引伸为过度。

过分夸奖,过分指责。

三、诗歌赏读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赏析:苏轼此诗,谆谆嘱咐,劝勉有加,壮爱国之行色,见兄弟之亲情。

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

苏轼兄弟情谊颇深,苏辙23岁前与兄住在一起,未曾一日分离。

23岁进入仕途,从此宦游四方,会少离多。

尽管如此,他们仍息息相关。

苏轼一生屡遭贬谪,苏辙受累不怨。

在“乌台诗案”中,苏辙宁肯舍弃官帽以营救其兄,感人至深。

故《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

”苏辙此去,虽为远别,但暂作分离,一向乐观旷达的苏轼自然不作儿女之态。

“那因远适更沾巾”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句意。

颔联劝勉。

上句勉励苏辙不辞辛苦,其中的“驿骑”原指驿站快马.此代使臣;“凌风雪”写出了路途的艰辛。

下旬鼓励兄弟不辱使命,汉朝时匈奴自称天骄,以后用以代异族。

凤是传说中的祥瑞之鸟;麟是传说中的仁德之兽,此以之代辙。

既指子由之美德,更见国家之仁惠。

这句是说.要让辽主认识你这仁德之国派出的使臣。

既要不辱使命,更要不失大国风范。

颈联嘱咐。

上句要子由身居沙漠,时时回望汴京的月亮,不要忘记故国。

下句设想子由梦境,梦中的湖光山色应该是杭州的湖光山色。

“时苏轼任职杭州,故有此语。

尾联望归。

这里用李揆指子由,这不仅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的名位与声望,举世皆有所闻,而且以此告诫子由,出使北蕃,决不可追求盛名,须小心谨慎,安全而归。

联系当时辽国每每扣押宋朝使臣的事实,苏轼的担心并非多余。

用李揆故事,又以国家利益为重,实乃警精含蓄之语。

这首诗以送别为题,写出苏轼对子由出使辽国的复杂心理,一再劝勉,谆谆嘱咐,殷殷盼归。

语言平实,自然流畅,属对工稳,用事精警。

写寻常之题材,寄兄弟之亲情,明国家之大义,实乃苏诗中抒写爱国情怀之佳作。

▲问题: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6分)答案:①忠于国家,赤诚豪迈。

尽管此时他已被排挤出朝廷,但依然关心朝政,他的爱国感情并不因此减少半分。

②虽为远别,依旧旷达。

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

③胸怀博大,顾全大局。

无论仕途生涯中遭遇了何等挫折,他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患难之中,劝勉有加,无少怨尤。

四、聚焦时代让老年人远离网络谣言来源:人民日报作者:魏寅“少盐有时候真的会致命”“白米饭是垃圾食品之王”“电吹风用好了能治疗鼻病”……打开微信朋友圈,形形色色的传言令人眼花缭乱,给不少人带来困扰。

据统计,“微信辟谣助手”上线至今,已辟谣110余万篇文章,而相关网文传播的主要目标群体正是老年人。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银发族”学会通过网络获取资讯、进行沟通。

但由于对信息缺乏足够的分析辨别能力,他们时常被网络谣言误导,成为谣言传播的“易感人群”。

不少年轻网友有这样的经历:在微信群、朋友圈中,长辈们热衷于转发健康养生、食品安全等类型的文章,有的“一看标题就不靠谱”。

对于这样的谣言,如果听之信之,遗患无穷。

日前发布的一份调查显示,网络谣言已成为老年人遭遇的许多上网风险之首。

“无根据的事例+不严谨的论述+不科学的结论”,类似谣言文章存在不少破绽,为何却能得到“银发族”的青睐?仔细推究,它们抓住了老年人害怕衰老和生病的心理,通过“有毒”“致癌”“致死”等刺激性语言,配合看似“专业”的名词、“确凿”的数据、“客观”的实验,让他们产生焦虑和恐慌,从而落入谣言的圈套。

一些“营销号”正是凭借这一点,先博取广泛关注,再向中招的老年人兜售所谓的绿色食品、特效药品、医疗器械等,从而实现流量变现。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制造谣言成了一门生意。

“赶紧转给亲朋好友”“不转就会如何如何”之类,是谣言文章惯用的套路。

在这种诱导下,老年人本着“利他”的初衷转发,不知不觉中成了谣言的二传手。

由此观之,谣言在老年人朋友圈的扩散,既是科学素养问题,也跟社会心理有关。

“宁可信其有”的认知取向、“我是为你好”的关切心态,形成一股合力,推动谣言实现病毒式传播,甚至让一些早已被辟谣的信息沉渣泛起、死灰复燃。

正因此,一些网友感叹,谣言带给自己的困扰,不仅是“父母竟然相信”,更是“父母竟然要求我们一起相信”,以至于“躲过了各种微商、晒娃、自拍,却躲不过爸妈的传谣”。

其实,靠“躲”解决不了问题。

新的技术,容易在子女和父母之间划上一道鸿沟。

走进网络新世界,他们需要我们的陪伴,正如我们幼时需要他们的陪伴一样。

应该看到,大多数父母的朋友圈里,子女永远是最重要的联系人。

我们应该给予父母更多的理解和关爱,在教会他们使用新科技的同时,提醒他们留意各种不良信息,不断增强抵抗谣言的免疫力。

想了解相关知识却又摸不着门道、无法判断信息的准确性,是“银发族”误入谣言陷阱的重要原因。

因此,要想打消疑虑、安定人心,还必须做好权威信息的供给。

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等相关机构,有责任采取通俗的表达方式、灵活的沟通手段,积极解疑释惑、传播科学知识,把“银发族”渴求的信息送到他们身边。

此外,网络平台也应完善制度、加强监管,及时将披着科学外衣的各类谣言扼杀在萌芽状态。

群策群力、多措并举,我们就能帮助老年人摆脱网络谣言的侵扰,走进一个更加清朗的网络新天地。

五、美文品读金陵,春帷掩映的绝代余显斌不用去金陵,一去一断魂。

金陵,就那些地名,都鸟语花香的,朱雀桥、乌衣巷、秦淮河、桃根渡……那不是地名,是一首首隽永的诗。

有人说,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般开落。

这些地名,如果是女子,也一定有莲花一般的容颜,但韵华永远不会在秋风中瓣瓣凋零,而只会绝世独立,在灯火阑珊处回眸一笑。

一切,在金陵,都是那么情意婉转,那么风流潇洒。

当年的孙权,长剑一挥,在这儿筑下石头城,从此,一方绝世之地,就在历史的深处诞生。

周郎骑了青鬃马,得得而来,一把剑,一架琴,将江南风流,挥洒成一方儒雅的风景。

周郎身边,总有小乔,眉眼一眨,以至于曹操横槊赋诗,驻马江边,旗帜蔽野,鼓声如雷,发誓要“铜雀春深锁二乔”,结果却是,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