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维生素D与健康研究论文

维生素D与健康研究论文

青海师范大学
运动营养学论文
维生素D与健康研究进展
姓名:王廉
专业:生物技术(制药方向)指导教师:都玉荣
学号:20101911335
维生素D与健康研究进展
摘要
虽然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划分标准还存在一些争议,但近年来许多研究观察剑很多国家的居民存在不同程度维生素D缺乏,而适当的维牛素D营养状况Hr对骨量、骨折及其他相关慢性病产生积极的影响。

膳食维生素D摄入不足和皮肤合成存限,使部分人群呵能需要适当补充维生素D。

但卜述结论多来自闲外研究,需要在中国开展不同人群维生素D及其相关因素疾病的深入研究。

关键词:维生素D;骨质疏松; ; 佝偻病
维生素D通过受体介导调节钙,磷平衡,参与骨骼代谢,具有提高肋力,调节免疫,改善糖代谢,抗肿瘤,防治代谢综合症等多种生物学功能。

目前维生素D不足非常普遍,尤其在儿童,老年人群中更为突出。

自从血清25一(OH)D水平检测用于判断维生素D营养况以来,新生儿、婴幼儿、孕妇及乳母等均被发现是维生素不足的高危人群。

维生素D缺乏不仅导致钙的吸收利用低,出现佝偻病、骨软化症、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而且可导致免疫系统功能紊乱,长期缺乏维生素D可能增加癌
如白血病、结肠癌、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等)、牛皮癣、糖尿和自身免疫病(如多发性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系统性斑狼疮)、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
1 维生素D来源
维生素D虽然是一种营养素,但食物来源却非常有限。

鱼肝油、含脂肪高的海鱼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D,(胆钙化醛)Ⅲ1,而一些酵母或蘑菇等植物性食物中含有少量的维牛素D,(麦角骨化醇)。

这些食物在我国人群的摄入量都偏低,很难达到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维生素D摄入量,1—10岁儿童及50岁以上老人均为10ug/d。

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
对油脂、牛奶、果汁、面包和人造奶油进行了维生素D强化,成为这些国家居民的维生素D的重要食物来源。

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人体皮肤合成:皮肤中的7一脱氢胆围醇在日光紫外线照射下形成维生素D,。

任何降低日光紫外线水平、降低皮肤暴露或减少皮肤合成的因素都会导致皮肤合成维生素D水平下降:如防晒霜的广泛使用、空气污染、冬季部分地区光照不足、皮肤颜色深、老龄等。

2 维生素D与疾病
2.1骨质疏松症
维生素D是一种由于骨强度下降而引发骨折风险性增加的骨骼疾病,是以骨量降低和骨骼结构性退化,从而导致骨骼变脆而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的骨骼疾病最早名为抗佝偻病维生素,就是由于能够预防佝偻病和软骨病而得名。

其原理是维生素D对钙磷代谢和骨钙化的作用。

这是对维生素D了解最清楚,临床上具有最确切证据的作用。

鉴于骨钙流失是骨质疏松症的特点之一,所以用补充维生素D和钙来治疗骨质疏松症合乎逻辑。

临床实验发现,如果每天补充维生素D400IU,并不能够增加骨密度和减少骨折的发生率。

必须补充至少700IU,才能够有一定的效果。

另外,如果维生素D的补充不充分,而补充了大量的钙,不仅不利于骨钙化,还可能引起心血管的严重钙化,甚至可能促使心脏病发作。

补充维生素D和钙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骨密度,但是并不能治愈骨质疏松症,可见本病还有更复杂的因素,如更年期雌激素低下等。

此外,雄性激素低下也是本病发生的因素之一。

2.2营养性佝偻病
营养性佝偻病是维生素 D缺乏所致的钙、磷代谢障碍和骨骼异
常。

有关其环境因素, 包括营养因素的致病原因目前基本得到肯定, 但对其遗传学方面的致病机制探讨较少。

维生素D 受体是介导维生素D3发挥生物效应的核内生物大分子, 对维持机体的骨钙动态平衡起重要作用。

2.3 糖尿病
最新研究报道指出,糖尿病患者普遍缺乏维生素D(达91%)病情恶化也和血液中的碱基降低相关。

维生素D和钙缺乏者易患 1 型和 2 型糖尿病。

可能机制: 1:不仅含有维生素DR,而且含有羟化酶,羟化酶之间相和转化; 2:维生素D与胰岛素生成有直接关系,维生素DR 可直接激活胰岛素基因表达。

动物实验发现维生素D3可以恢复病变胰岛分泌胰岛素; 3:增强肌肉及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性:4:钙对胰岛素分泌间接起重要作用。

2.4维生素的其他功效
有研究表明,良好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能减少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的危险性。

维生素D缺乏可能会增加胰岛素抵抗,减少胰岛素的产生,并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有研究观察到,良好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有助于减少大肠癌、男性前列腺癌和女性乳腺癌的危险性。

3 营养与维生素合理调节
3.1药膳的运用.
选用南瓜、冬瓜、黄瓜、西瓜皮、山药、萝卜、菠菜、黄蜡、甘草、丹参、黄蔑、龙胆草、大黄、水飞蓟等,这些是既能人药又能食用的中草药 ,都富含高纤维素,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还含有治疗糖尿病的特殊物质 ,特别是对预防和治疗慢性并发症有较好的作用。

3.2合理膳食
目前各类资料公认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为好。

三餐主食分配可按早、中、晚。

同时,我们的食物需要保持多种多样,食品的价值不同,而价值取决于它的营养成分,如:水果蔬菜中含有较多的矿物质,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

为此,我们需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4结束语
综合近二十年来的大量文献,主要有如下两点结论:维生素的需要量尤其是耐受量,与20世纪90 年代相比,可以明显提高,而且应该提高,但是提高的程度则有待进一步确定;维生素D除了与钙磷和骨代谢有关外,对许多重要的疾病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得到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支持。

但是无论在流行病学或临床上,对各种疾病都有矛盾的资料,有待进一步改善研究方法和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可以预期,灾阅潜在的意义将十分重大。

参考文献
1)儿童佝偻病与补充维生素D 张石革,孙定人( 6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市北京军区总医院,北京市)
2)骨质疏松与营养杜红巧,马骏 (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200051)
3)糖尿病的营养与运动治疗肖永良董银生刘彩虹赵秋玲王惠敏王建光
4)维生素D补充与药物选择 (周建烈杨宗麟)
5)维生素D缺乏与I临床疾病 (毕晓娜衣明纪)(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

山东青岛266003)
6)维生素 D受体基因型与营养性佝偻病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浙江杭州 310003) 黄新文:殷怀明综述;宁淑敏审校
7)维生素D 营养不足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康东红王燕曹维王萍刘智文张洪美)
8)维生素D再认识陈兆聪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武汉摇源猿园园猿园)
9)维生素生理机能的新认识与最佳维生素营养陶婷婷,汪琪,刘宗柱,曹金党,王秀峰,
李桂华
10)维生素营养和疾病的相互作用赖文清译自《World Poultry》Special 2001 汪静雯校
11)运动与营养黄玉产东方兴企公司北京100054
12)运动与营养调配蔡银香,冯函,李广英
13)骨质疏松与低频电磁场[J].吴大中,吴琴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8,11(4):446447.14)骨质疏松致脊椎骨折53例疗效分析[J].周松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1):1828.1829.
15) 试论运动与维生素营养谢卫平 (青海师范大学体育系, 青海西宁_ 810008)
16) 运动与免疫医学综述李经忠 _
17) 胰岛细胞移植现状邱繁荣医学研究通讯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