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弹簧振子运动的研究

弹簧振子运动的研究

弹 簧 振 子 运 动 的 研 究如图(1)所示,把一个有孔的小球安在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小球穿在光滑的水平杆上,可以在杆上滑动。

小球在水平杆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弹簧的质量比小球的质量小得多,也可忽略不计。

这样的系统称为弹簧振子,其中的小球常称作振子。

图(1)由弹簧振子的定义可以看出,振子在运动的过程中,由于合外力时刻在改变,从而导致了加速度。

速度跟着不断改变,因此它的运动就显得较为复杂。

为了能够更好的掌握它的运动规律,同时锻炼我们对运动的研究能力,我们对它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一、弹簧振子的周期和运动表达式 1.周期规律可能影响因素:小球的质量(M ),弹簧的劲度系数(K )以及振子的振幅(A )。

(1)周期与振幅(A )的关系。

质量为m 的小球,前后两次振幅分别为1A ,2A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前后两次振动的周期分别为T 1,T 2。

推论:在前后两个运动过程中分别取两小段位移1x ,2x ,使得q A A x x ==2121,根据胡克定律及牛顿第二定律,得m kx a 11-=,m kx a 22-= ∴q A Aa a ==2121 由于位移x 是任意的,且q 为定值。

∴q A A a a ==2121 而222211121121)4()4(44T a Ta T v T v A A ⋅⋅=⋅⋅=∴21T T =△结论:弹簧振子的周期与振幅无关。

(2)周期与振子质量和劲度系数的关系。

有两个弹簧振子,振子的质量分别为1m ,2m ,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1k ,2k ,并且振子的振幅相同(因为周期与振幅无关,所以不用考虑它的影响)推论:在两个运动中都取一小段位移x (任意的),同样有1221221121m k m k m xk m xk a a =--=由于是任取的,122121m k m k a a = 同样可得2212212122221121)4()4(T m k T m k T a T a A A =⋅⋅=所以22221211m T k m T k =因此有k mT ∝ 由此可以看出:弹簧振子的周期与振子的质量的算术根成正比,与弹簧劲度系数的算术根成反比,即kmnT=(其中n 是一个与小球质量,弹簧劲度系数,振子振幅等无关的常数)。

2.振子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变化规律根据沙漏实验(图2)可知:弹簧振子的位移——时间图像是一条余弦曲线。

因为右图沙漏实验得到的余弦曲线,实际上是由x 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y 方向的振动的合成,因此y 方向上弹簧振子的振动图像也应为余弦曲线。

图(2)如图(3),以经平衡位置向右运动开始计时,则其初相为2π图(3)设)2cos(πω+=t A x t (A ,ω>0)∴)2sin('πω+-==t A x v t t . )2cos("2πωω+-==t A x a t t∵t t ma kx F=-=∴221)2cos()2cos(ωπωωπω-=+-+=-=t A t A km a x∴mk=ω ∴)2cos(π+=t m k A x t)2sin('π+-==t m k A x v t t . )2cos(π+-=t m k m k A a t如图(4)是弹簧振子运动的x-t 图象。

图(4)由图像可见kmTπωπ22==(即正面的常数 η=2π);当4π+=nT t 时,x 达到正向最大,此时振子速度ν=0(振子ν-t 图象如图(5)所示);当2)12(Tn t ⋅+=时,振子位移为0,速度达到反向最大。

图(5)(3)振子机械能的变化规律取任意时刻t ,则此时系统的总机构能为:2222221)]2sin([21)]2cos([212121kA t m k m k A m t m k A k mv kx E =+⋅⋅++⋅=+=ππ如图(6)是振子动能和弹簧势能的关系图,亦可见其机械能总量E 恒等于221kA图(6)△结论:弹簧振子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恒为221kA E =上述弹簧振子均为理想化模型,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各种阻力的存在,导致振子周期出现偏差,与理论不相符;振子的振幅也会逐渐减小,机械能逐渐减小。

4.恒力作用下的弹簧振子如图(7)是竖直方向上的弹簧振子,振子受到一个恒力--重力的作用。

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自然长度为0l ,振子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x ,则有:mg=k △x 。

现将振子向下拉伸x ,则:kx x k x x k mg F F =∆-∆+=-=∑)(弹 因为ΣF 与x 反向,所以矢量式为kx F -=∑∴km Tπ2= 由此可见,恒力作用下的弹簧振子(此时平衡位置为静止放置时振子所在处)周期不变,运动表达式不变。

二.实验验证周期公式(主要验证周期与质量和振幅的关系)图(7)1.实验装置:(1)如图(1),弹簧和小球(穿孔)穿过细杆,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系着一个小球,使小球在细杆上振动。

这种装置既有优点,亦有缺点。

优点:可以避免小球在振动中偏离原来的轨道。

缺点:由于细杆与小球间存在较大的摩擦,给实验造成较大的误差。

为减小摩擦,考虑在细杆上涂一层油脂。

但是油是粘性物质,会给实验造成新的误差。

(2)既然水平细杆的存在会造成摩擦,那么去掉呢?则小球会下落。

但如果顺应或防止这种下落,实验还是可以顺利进行。

①顺应下落。

将水平弹簧振子变为竖直方向上的弹簧振子,如图(7),由于恒力对振子周期没有影响,因此可以用此装置实验。

这种装置的优点是:可以减少阻力的影响;但当振子的振幅较大时,振子会左右摆动。

②防止小球下落。

考虑用细线吊住小球,但是由于左右受力不平衡,会造成小球严重脱离轨道。

因此可以在小球右端加多一根劲度系数与左边相近的弹簧(此时21k k k +=)如图(8) 虽然解决了偏离问题,但也存在一些新的问题。

△当振幅太大时,小球受到细绳的拉力变大,且此拉力水平分量也变大,小球会上偏。

△解决办法:(1)增加细绳长度。

这样,相同振幅下,绳偏离角度变小,绳拉力的水平分量减小,且小球上偏程度减小。

(2)减小振子振幅,同样可以减小阻力和上偏程度。

比较图(7)和图(8)装置,图(8)的装置显得优越些。

因此,实验时选择图(8)装置。

2.实验测取数据并分析整理按图(8)装置,取不同质量的小球,振子振幅不同(都不会太大)。

测得的数据如下(弹簧劲度系数k=k 1+k 2=23.13+23.13=46.43N/m )△结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周期满足公式kmT π2=,即周期与小球质量的算术平方根成正比,与振幅无关。

三.弹簧振子的扩展--简谐运动1.除了弹簧振子外,单摆也是简谐运动的典例。

下面我们对单摆进行研究。

(1)单摆周期与质量的关系如图(9)是一个单摆。

前后两次用两个质量分别为M ,m (M 〉m )小球拉开图(8)相同的角度,然后放手让小球作单摆运动。

假如质量大的周期长(即速度快),所以M 运动的速度小于m 。

如果有一个质量M+m 的小球,则它下落的速度应小于M 。

但是,将M+m 的小球看成两部分,由于m 下落比M 快,m 可以带动M 从而使整个球的速度大于M ,这与质量大的周期长相等。

因此质量大的周期不一定长。

同样,我们可以推出,质量小的周期也不一定长。

由此可见,周期与小球质量无关。

(2)推导单摆周期公式现在,让我们用能量的角度来推导。

如图(10)当小球的振幅为A 时,有(∵θ很小,所以振幅为θA )。

Rt △0θD ∽Rt △θ0E∴A h AA l =21 ∴lA h A 22=同样,当位移为x 时,l x h x 22=∴lx A h h h x A 222-=-=∆由于绳的拉力方向始终垂直于小球的速度方向,因此拉力对绳不做功,机械能守恒。

∴lx A mg h mg mv 221222-⋅=∆=∴)(222x A l g v -⋅=∴222A v gl x =+ …①根据弹簧振子机械能守恒公式222212121kL mv kx =+得222A v k m x =+…② 对比①②式,用g l 取代k m ,即可得:gl2k m 2T π=π=(亦可得到位移x ,速度v ,加速度a 的表达式)2.据对弹簧振子和单摆的研究可以得到简谐运动的一般规律。

(1)回复力x m F 2ω-=(亦可写成F=-kx ,k 为比例常数)(2)周期T=km 2π(3)瞬时速度t sin A v ωω-=3.简谐运动的其它例子(1)均速圆周运动质点在x 轴(或y 轴)上的投影作反复运动,可以证明,它的运动是简谐运动。

图(9) 图(10)如图所示:△在x 轴投影的位移t A x v t A x sin ,cos '⋅===ωω△在y 轴投影的位移t A y v t A y ωωωcos ,sin '⋅-===由此可见,两个相互垂直,振幅,频率相同初相差为2π的简谐运动的合成是匀速圆周运动。

(2)如下的运动亦为简谐运动:简谐运动是最简单最原始的振动,它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在此次研究性学习中,我们没有查到太多的资料,以上的理论,大多是我们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推导出来的,因此不免显得有些浅薄,敬请见谅。

但是,此次学习中我们也学到了一些东西。

我们不仅初步掌握了弹簧振子、单摆等的规律,增长了见识,同时也提高了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掌握了研究运动的基本方法。

在半径较大的光滑圆弧槽中运动的小球,其运动为简谐运动,类似单摆。

弯曲水管中的具有一定高度差的水在做简谐运动。

两物块固定在弹簧两端压缩(或拉伸)一段距离后放手,两物块做简谐运动,周期相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