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影响及启示
【摘要】自2010年4月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并不断向其他国家蔓延,世界经济开始变得扑朔迷离,欧债危机到底是怎么回事?本文首先介绍了欧债危机的原因,紧接着介绍了欧债危机的影响,最后总结了此次危机对我们的启示,以期更全面的了解欧债危机。
【关键词】欧元区主权债券危机原因影响启示
一、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原因
(1)主权债务问题实际是本次金融危机的延续和深化。
金融危机使得各国政府纷纷推出刺激经济增长的宽松政策,高福利、低盈余的希腊无法通过公共财政盈余来支撑过度的举债消费。
另外,政府部门与私人部门的长期过度负债行为,是造成这场危机的直接原因。
除西班牙与葡萄牙在20世纪90年代经历了净储蓄盈余外,piigs五国在1980~2009年间均处于负债投资状态。
长期的负债投资导致了巨额政府财政赤字。
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政府财政赤字不应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而在危机形成与爆发初期的2007~2009年,政府赤字数额急剧增加。
(二)欧元区各国内部经济失衡。
税收高和劳动力成本高昂,使得发达国家产业资本不断流向新兴市场。
发达国家的传统制造业逐步萎缩,去工业化进程加速,产业出现“空心化”进而导致税基下滑,就业机会减少,政府财政收支缺口不断增加
欧洲的高福利和人口老龄化,使得各国政府预算压力不断扩大,
短期难以解决。
完善的养老体系使养老金成为一笔巨额的支出。
如果欧洲各国改变现有的福利制度,会引起社会动荡,而如果政府依然为不断增多的老年人大幅支付养老金,财政压力则会让政府喘不过气来。
(3)欧盟内外部的结构性矛盾。
根据欧元区的制度设计,各成员国没有货币发行权,也不具备独立的货币政策,欧洲央行负责整个区域的货币发行与货币政策实施。
然而,在风暴来临时,陷入危机的国家无法因地制宜地执行货币政策,进而无法通过本币贬值来缩小债务规模和增加本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只能通过紧缩财政、提高税收等压缩总需求的办法增加偿债资金来源,这使原本就不景气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
二、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
(一)对金融市场和全球经济的影响
恐慌情绪在全球蔓延,金融市场动荡加剧,多国金融机构在此次危机中受到波及。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已经成为影响国际金融稳定和世界经济复苏的一个重要因素。
伴随危机的不断深化,欧元区生存前景开始遭到质疑,欧盟内部成员国对经济货币联盟的改革方向意见分歧加剧,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不进则退的重大抉择,这场危机对世界经济的潜在破坏性影响也进一步凸显。
(二)对我国的影响
(1)对欧洲出口或受损。
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陷入债务危机必将严重削弱其购买力和国内需求,中国对欧洲的出口肯
定会受到冲击。
而且人民币升值也会增大出口企业成本,减弱我国产品在欧洲市场的竞争力。
不过,中国对欧洲的出口主要集中在一些发达国家,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等并非很大的出口市场。
(2)欧元危机给人民币汇率水平带来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希腊爆发危机以来,欧元对美元的汇率跌幅已经超过10%,欧元对美元贬值,而人民币名义盯住美元,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的升值压力;另一方面,债务危机可能导致大规模短期国际资本流入,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而人民币升值又会吸引套利资金流入,进一步增强升值预期。
此外,近期美国政府不顾世界舆论反对,坚持要求人民币升值,很可能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
总之,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会显著增强。
(3)对金融市场有短期影响。
受投资者对债务危机忧虑增强影响,短期内中国资本市场受冲击明显。
但这种影响目前来看仅仅是短期的,市场下跌后风险将自然释放。
对于中国银行业来说,由于中国金融体系相对比较封闭,大型商业银行没有参与希腊等国的融资,因此,此次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的负面影响也非常小。
三、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1)要全面审视中国的主权债务问题。
虽然中国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占比一直处在国家警戒线之下,2009年财政赤字gdp占比低于3%,总债务占比低于20%,远低于国际警戒线的60%,安全性明显优于发达国家。
但中国应从外汇储备、外债负担以及整体债务状况等方面更加全面地审视中国的债务问题。
同时,地方债务问题应
该引起高度重视。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地纷纷推出大规模救市措施,地方政府债务迅速扩张,有研究估计地方债务总额相当于gdp 的16.5%。
这些债务一旦出现违约风险,将会影响市场信心甚至国家经济安全。
当然,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等临时性负债风险仍不容忽视。
当前,要明确自身债务水平,制订相关措施,确保债务安全,促进宏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欧元危机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有益启示,创造了新的契机。
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完善货币、财政政策的制度建设。
我国还可利用欧元信誉危机,积极推动与以欧元部分结算贸易的国家在双边贸易中使用本币结算,增加人民币的国际使用量,逐步推动人民币的区域性贸易结算功能。
(三)本次危机暴露出的欧元货币体系问题,为亚洲货币合作提供了借鉴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关于亚洲成立共同货币区乃至“亚元”的呼声高涨。
现在看来,亚洲设立共同货币区的条件尚未成熟。
(四)经济可持续增长是关键
希腊危机、次贷危机都显示出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要靠国民收入的增长和福利的提高,要建立在辛勤的劳动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而不能靠大规模的使用金融杠杆、大搞财政赤字和对外举债能解决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