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肠杆菌病优秀课件

大肠杆菌病优秀课件

孵化和雏鸡感染大肠杆菌及其传播。 (2)防止水源和饲料污染 (3)灭鼠、驱虫。 (4)禽舍带鸡消毒有降尘、杀菌、降温及中和有
害气体作用。
20
3. 加强种鸡管理 (1) 及时淘汰处理病鸡。 (2)进行定期预防性投药和做好病毒病、细菌病免
疫。 (3)采精、输精严格消毒,每鸡使用一个消毒的输
精管。
21
16
10. 肉芽肿:成年鸡多见,肝、盲肠、肠系膜 出现典型的肉芽肿。
11. 肿头综合症 表现眼周围、头部、颌下、肉 垂及颈部上2/3水肿,病鸡喷嚏、并发出咯咯 声,剖检可见头部、眼部、下颌及颈部皮下黄 色胶样渗出。
17
1 症状鉴别
诊断
2 病原分离及鉴定:心血、肝、脾采病料→麦康 凯培养基上培养→红色菌落→显微镜检;动物实验; 血清学及生化鉴定。
4
菌落形态
5
镜检形态
6
大肠杆电镜图片
7
流行病学
1. 易感动物:各种日龄的各品种的禽,但幼禽更易发生, 发病率与死亡率常因管理、卫生、防制和有无继发病 而呈较大的差异。 2. 传播方式:经蛋传递引起胚胎和幼鸡死亡;通过空
气、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交配传播。 3. 无明显的季节性,产蛋期、育雏时及多雨、闷热、 潮湿季节更多发生。
22
5. 药物防治 应选择敏感药物在发病日龄前1~2d进行预防
性投药,或发病后作紧急治疗。
23
(1)抗生素: ①青霉素类:氨苄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②头孢菌素类 :头孢噻肟纳(头孢氨噻肟),头孢 曲松纳(头孢三嗪),头孢呱酮纳(头孢氧哌唑或 先锋必),头孢他啶(头孢羧甲噻肟、复达欣) 等
13
6. 腹膜炎和输卵管炎 主要病变为输卵管出口部位的 严重损伤,输卵管扩张,管壁变薄,内充满了质地坚 硬的干酪样脓栓为特征。常通过交配或人工授精时感 染。母鸡减产或停产,呈直立企鹅姿势,腹下垂、恋 巢、消瘦死亡。 腹膜炎 腹腔感染大肠杆菌引起突发 死亡,腹腔内充满纤维素性渗出物和游离的卵黄液。
14
7. 关节炎及滑膜炎 多见于幼、中禽,表现为关节 肿大,内含有纤维素或混浊的关节液。跛行。 8. 眼球炎 眼和结膜感染,眼房内积脓或干酪样 分泌物,最后角膜穿孔,不久失明。病鸡减食或 废食,最后衰竭死亡。
15
9. 脑炎 幼禽和产蛋禽多发,表现昏睡、斜颈,歪 头转圈,共济失调,抽搐,伸脖,张口呼吸,采 食减少,拉稀,生长受阻,产卵显著下降。主要 病变为脑膜充血、出血、水肿,脑脊髓液增加。
大肠杆菌病优秀课件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各种不同血清 型菌株所引起的不同类型大肠杆菌病的总称。
临床上常见的病型有:胚胎和幼雏死亡、气囊炎、 急性败血症、肉芽肿、心包炎、卵黄性腹膜炎等。 大肠杆菌分为正常寄居菌(不致病),真正的病原 菌,条件性致病菌。本病是多种病毒病,例如AI、 ND、IB等的继发性疾病。
3
3.抗原结构与血清型:菌体抗原(O抗原)173种, 荚膜抗原(K抗原)74种,鞭毛抗原(H抗原)53种, 因而构成了复杂的血清型。最近菌毛(F)抗原被用 于血清学鉴定,最常见的血清型K88,K99,分别命 名为F4和F5型。引起鸡大肠杆菌病的常见血清型有: O1、O2、O78、O111、O35、O36等,广东省还有 O8。
8
病型及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1. 鸡胚和雏鸡早期死亡 该病型主要通过垂直传染,鸡胚卵黄囊是主要感染灶。 病原菌通过大肠杆菌性卵巢炎或输卵管炎进入种蛋 或因蛋壳污染菌穿透入蛋内导致胚胎感染或是出壳 后2~3天内死亡。病雏除有卵黄囊病变外,多数发 生脐炎、心包炎及肠炎。感染鸡可能不死,常表现 卵黄吸收不良及生长发育受阻。
18
防制
1. 优化环境 (1)选好场址和隔离饲养 (2)科学饲养管理:禽舍温度、湿度、密度、光照、
饲料和管理均应按规定要求进行。 (3)搞好禽舍空气净化:降低鸡舍内氨气等有害气
体的产生和积聚是养鸡场必须采取的一项非常 重要的措施。
19
2. 加强消毒工作 (1)搞好清洁卫生,按程序消毒,以减少种蛋、
4. 提高禽体免疫力和抗病力 (1)疫苗免疫:可采用自家(或优势菌株)多价灭
活佐剂苗。一般免疫程序为7~15日龄,25~35 日龄,120~140日龄各一次。 (2)搞好其他常见病毒病的免疫:如ND、IB、IBD、 MD及AI等 (3) 控制好支原体,传染性鼻炎等细菌病,可做好 疫苗免疫和药物预防。
2
病原学
1.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属于肠杆菌科埃希氏 菌属,是大肠埃希氏菌的简称。为两端钝圆的小杆菌, 不形成荚膜,有鞭毛,能运动,致病菌有菌毛。 2. 典型大肠杆菌的生化鉴定的指标:多数菌株能发酵乳 糖,有部分菌株发酵蔗糖,产生靛基质,V~P试验阴 性,M.R试验阳性,不产生硫化氢,不液化明胶。
24
③氨基糖苷类 :庆大霉素 、卡那霉素 、链霉素 ④四环素类:土霉素类 、四环素 、强力霉素 ⑤酰胺醇类:氯霉素 、甲砜霉素 ⑥大环内脂类:红霉素 、泰乐菌素
25
(2)合成抗菌药 ①磺胺类:磺胺嘧啶(SD) 、磺胺喹恶林(SQ) ②硝基呋喃类:呋喃唑酮 ③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等 ④抗感染中草药 :黄连、黄岑、黄柏、秦皮、双花、 白头翁、大青叶、板兰根、穿心莲、大蒜等。
9
2. 气囊炎 主要发生于5~12周龄的鸡,6~9周龄 为发病高峰期。有呼吸道症状,罗音,咳嗽,呼吸 困难等,死亡率20~30% 。病理变化主要为气囊壁 增厚、混浊,有的有纤维样渗出物,呈典型的气囊 炎、心包炎、肝周炎。
10
3. 大肠杆菌性急性败血症 易发于育成鸡和成年鸡 群,特征性病变是肝脏急性肿大,呈绿色,肝脏 边缘纯圆,外有纤维素性白色包膜。胸肌充血。 各器官呈败血症变化。本病常引起幼雏或成鸡急 性死亡。
11
4. 大肠杆菌性肉芽肿 病鸡消瘦、贫血、减食、拉 稀。肝、肠(十二指肠及盲肠)、肠系膜或心上有 菜花状针头大至核桃大小不等的增生物,很易与禽 结核或肿瘤相混。
12
5. 纤维素性心肌心包炎 主要侵害育成鸡,病鸡为 进行性衰弱,消瘦,可视粘膜苍白和腹泻。主要 病变为心包炎常伴发心肌炎。心外膜水肿,心包 囊内充满淡黄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包粘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