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测试题

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测试题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二期末考试化学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吸热反应一定是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 .明矾和漂白粉常用于自来水的净化和杀菌消毒,两者的作用原理相同C .在相同条件下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D .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2.已知反应CO(g) + 2H 2(g)CH 3OH(g)的能量情况如图所示,曲线I 和曲线Ⅱ分别表示不使用催化剂和使用催化剂的两种情况。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该反应的ΔH =+91kJ·mol -1B .加入催化剂,该反应的ΔH 变小C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 .如果该反应生成液态CH 3OH ,则ΔH 增大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不正确的是 A .氢氧燃料电池在碱性介质中的正极反应式:O 2+2H 2O+4e 一=4OH -B .用铁棒作阳极、碳棒作阴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2C1—- 2e -= Cl 2↑C .粗铜精炼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 Cu 2++ 2 e -= Cu D .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负极反应式:Fe 一2e —= Fe 2+4.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少量Fe 、Zn 、Cu 、Pt 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已知氧化性Fe2+< Ni2+< Cu2+)A .阴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 - 2e -=== Ni 2+B .电解过程中溶液中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不变C .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 2+和Zn 2+D .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 和Pt 5.在密闭容器中,反应X 2(g)+Y 2(g)2XY(g) △H <0,达到甲平衡,在仅改变某一条件后,达到乙平衡,对此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A. 图I 是增大反应物浓度B.图II 只能是加入催化剂C. 图II 可能是增大压强D.图III 是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 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A.打开汽水瓶有气泡从溶液中冒出B.合成氨工厂采用增大压强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C.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D.由H 2、I 2(g)、HI 气体组成的平衡减压后颜色变浅 7.已知反应:2SO 2(g)+O 2(g)2SO 3(g);ΔH <0。

某温度下将2 mol SO 2和1 mol O 2置于10L 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后,SO 2的平衡转化率(a )与体系总压强(p )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图甲知,A 点SO 2的平衡浓度为0.4 mol/LB .由图甲知,B 点SO 2、O 2、SO 3的平衡浓度之比为2∶1∶2C .达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则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可以用图乙表示D .压强为0.50 MPa 时不同温度下SO 2转化率与温度关系如丙图,则T 2>T 18.下列离子组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23142323度相同,则c 1和c 2的关系是A .c 1=c 2B .c 1>c 2C .c 1≥c 2D .c 1<c 2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两种难溶性盐,Ksp 较小的其溶解度一定较小B .稀氨水加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都降低C .稀醋酸钠溶液加水稀释CH 3COO -水解程度变大,故溶液的中CH 3COO -的浓度变大 D . 已知HA 比HB 易电离,相同条件下NaA 溶液的pH 比NaB 溶液的pH 小 11.下列说法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①纯碱溶液去油污 ②实验室配制FeCl 3溶液时,往往在FeCl 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盐酸 ③用NaHCO 3和Al 2(SO 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 ④在NH 4Cl 溶液中加入金属镁会产生氢气 ⑤草木灰与氨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A. ① ③ ④B. ② ③ ⑤C. ③ ④ ⑤D. ① ② ③ ④ ⑤ 12.下列实验事实所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A .向未知溶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硫氰化钾溶液,溶液变红,该未知溶液中一定含有Fe 2+B .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则试样中可能含有HCO 3-C .先加入足量盐酸无沉淀,再加入BaCl 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试样中一定有SO 42-D .向某盐中加入NaOH 溶液并微热,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该盐一定是铵盐 13.2013年12月17日,比亚迪电动汽车秦上市,纯电模式下它是靠LiFePO 4电池提供能量驱动 汽车运动,该电池具有稳定性高、安全、对环境友好等优点。

其电池反应为:FePO 4+Li LiFePO 4。

下列有关LiFePO 4电池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充电过程中,电池正极材料的质量减少B .LiFePO 4电池在充电时,其正极中的Li +通过聚合物隔膜向负极迁移C .放电时电池内部Li +向负极移动.D .放电时电池正极反应为:FePO 4+ Li ++ e - = LiFePO 4 14. 下列各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A .0.2 mol·L -1 Na 2CO 3溶液中:c (OH -) = c (HCO 3-) + c (H +) + c (H 2CO 3)B .0.01 mol·L -1 的NH 4Cl 溶液与0.05mol·L-1的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c (Cl -)> c (NH 4+)> c (Na +)>c (OH -)>c (H +)C .同浓度下列溶液中: ① (NH 4)2SO 4 ② NH 4HCO 3 ③ NH 4Cl ④ NH 3·H 2O ,c (NH 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 > ③ > ② > ④D .常温时,将等体积的盐酸和氨水混合后,pH = 7,则c (NH 4+) > c (Cl -)15.已知Ksp(AgCl)=1.8×10一10mol 2·L -2,Ksp(AgI)=1.0×10—16mol 2·L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gCl 不溶于水,不能转化为AgIB .在浓度均为0.001mol/L 的Cl 一、I 一的溶液中缓慢加入AgNO 3稀溶液,首先析出AgI 沉淀 C .AgI 比AgCl 更难溶于水,所以,AgCl 可以转化为AgID .AgCI 若要在NaI 溶液中开始转化为AgI ,则NaI 的浓度必须不低于 ×10一11mol·L -116.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 BrO 3-+ 5Br -+ 6H + = 3Br 2 + 3H 2O 反应速率(v )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在20℃进行实验,所得的数据如下表: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若温度升高到40℃,则反应速率增大B .实验②、④,探究的是c (BrO 3-)对反应速率的影响C .若该反应速率方程为v = k c a(BrO 3-)c b(Br -)c c (H +)(k 为常数),则c = 2 D .实验⑤中,v 1 = 4.8×10-8mol· L -1· s -1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共5小题,共52分17.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生产燃料甲醇。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如图表示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单位为kJ·mol-1)的变化。

(1)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A.△H>0,△S>0 B.△H>0,△S<0 C.△H<0,△S<0 D.△H<0,△S>0 (2)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3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测得CO2和CH3OH(g)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氢气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H2)为。

n / mol(3)下列措施中能使(2)中n(CH3OH)/n(CO2)增大的有。

(填字母)a.升高温度b.加入催化剂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d.再充入1molCO2和3molH2e.充入He(g),使体系总压强增大(4)右图是甲醇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结构示意图,写出 a处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

18.某化学兴趣小组欲用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并测定该反应的反应热。

试回答下列问题:(1) 用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

准确量取0.55 mol·L-1NaOH溶液20.00mL注入锥形瓶,并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用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进行滴定。

①当滴加最后一滴溶液时,锥形瓶内溶液恰好由色突变为色且在半分钟内不复色,表明达到滴定终点。

②该小组先后做了二次滴定实验,所耗盐酸的体积分别如右图1和2所示,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③下列操作会引起测定盐酸浓度偏高的是。

A.滴定时,装NaOH溶液溶液的锥形瓶有少量水;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装溶液润洗;C.滴定终点读数时,俯视刻度线;D.滴定开始时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由气泡,滴定结束后气泡消失。

(2) 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测定。

取上述100mL盐酸与100mL 0.55mol·L-1NaOH溶液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该反应的反应热。

如果该实验中测得放出的热量为2.865kJ,则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 该小组做完实验后,某同学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将实验(1) 和(2)结合在同一套装置中进行,即用氢氧化钠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同时测定二者反应放出的热量。

从实验原理的角度分析是否可行?,其原因为。

19.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研究改变起始氢气物质的量[用n(H2)表示]对N2(g)+3H2(g)⇌2NH3(g)△H= -92.2KJ/mol 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可表示成如图所示的规律(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1)在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

(2)图象中T2和T1的关系是。

A.T2高于T1 B.T2低于T1 C.T2等于T1 D.无法确定(3)在温度为T2时,若容器容积为1L,上图中n=3mol,反应达到平衡时N2、H2的转化率均为60%,则在起始时体系中加入N2的物质的量为,此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20.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分别进行编号为①、②、③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