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病症.ppt
4.化验检查
血红蛋白、红细胞及红血球压积降低,血清酶活性增 高。
负荷后血乳酸增多,尿蛋白及儿茶酚胺的排泄量常比 训练状况良好时增多。
免疫球蛋白低下,睾酮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比值下降。 IgA下降,Eberhardt(1970)报道可从正常的200-
400mg/dl降至100mg/dl,并且需经6个月到2年才恢 复。
第二节 过度紧张
多发生于训练程度不够的的中长跑、马拉松、 中长距离滑冰、自行车、划船等项目的运动员, 以急性心血管损害为最多见。
1
定义
2
病因
3
发病原理
4 5
症状与诊断 治疗与预防
二、发病原理
文献报导,在马拉松、足球、篮球、划船及 其他激烈运动中或运动后可发生急性心脏性 死亡。
解剖发现有冠状动脉疾患、心肌变性、心肌 炎、大动脉瘤破裂、心肌坏死、心肌出血等。
第三章 运动性病症
运动性疾病一般系指运动训练或 比赛安排不当而造成体内紊乱而 出现的疾病、综合征或异常。
Contents
1
过度训练综合征2Fra bibliotek运动应激综合征
3
晕厥
4
运动性贫血
Contents
5
运动中腹痛
6
肌肉痉挛
7
运动性血尿
8
中暑
9
猝死与体育运动
第一节 过度训练综合征
1
定义
2
病因
3
发病原理
4 5
3.心电图及脑电图检查
可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不齐,以及ST段下降、T波 降低、双向或倒置等变化。
P-R间期、QRS间期延长。 有报告认为,中等运动量负荷试验后,ST段下降超
过0.5mm的占74.4%,超过0.75mm的占33.3%,5 分钟未能恢复。 T波电压常比安静时下降或倒置加深。 负荷后有的出现过早搏动,原有过早搏动的常增多 或呈多源性。 过度训练运动员脑电图出现节律异常者占55.6%。
动物实验观察到,过大的运动负荷可能导致动 物心肌组织的损伤。
因此运动训练中对运动强度与负荷安排的科学 化,既是提高成绩的需要,也是保护运动员心 脏的需要。
(二)加强运动员的医务监督
但也有虽经尸解而不能发现死因的,推测可 能由于急性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或停搏 引起。
三、症状与诊断
过度紧张常在剧烈运动或比赛之后立即出现。 其征象常为明显的头晕、面色苍白、恶心呕
吐、全身无力,严重者可出现发绀、呼吸困 难,咯红色泡沫样痰,右季肋部疼痛,肝脏 肿大,心前区疼痛等急性心功能不全现象。 检查时可见脉快而弱或节律不齐,血压降低 等,甚至昏迷或死亡。
必要时每隔5分钟重复注射一次。
静脉注射与心内注射效果完全一致,但却可 避免心内注射的并发症。
如果事先未开放静脉,可将肾上腺素稀释到 10毫升经气管内导管注入。同时应立即送 医院抢救。
五、预防
加强训练的科学性 加强运动员的医务监督 重视运动员心脏的保健
(一)加强训练的科学性
加强训练的科学性,加强身体素质的训练,注 意循序渐进。
(五)放松治疗
可进行按摩、水浴、理疗或医疗体育(气功、 太极拳、八段锦等)。
(六)药物治疗
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应用,维生素C300毫克/ 日,维生素B160毫克/日,维生素B12100毫克 /日,共10-20天。
近来有人提出,经测试证实睾丸显著低下的过 度训练运动员可采用少量雄激素治疗,以纠正 低激素状态。但采用这一治疗方法必须具备测 试激素的手段和在执业医师监督下慎重进行。
(三)诊断
详细询问病史、运动史、运动成绩及训练计划 等。详细的体格检查、机能检查及必要的特殊 器械检查。
有时需要现场和场地检查。 应与一般的神经官能症鉴别。 还应注意与肝炎、结核、原发性高血压、肾性
高血压、贫血、甲亢、肾炎和心脏病等鉴别。
三、治疗
治疗过度训练的三个基本原则是 消除病因 调整训练内容或改变训练方法 以及对症治疗。
(一)调整训练
要根据具体情况,早期减少运动量是必要的,无论训 练强度或时间都应加以控制。
要减少或避免难度较大的动作,减少速度及力量性练 习,适当减少或暂时改变专项练习(如陆上项目可改 为水上活动)。
同时停止参加任何比赛,控制加重过度训练在神经 ――精神上的负担。
但不要完全停止体力活动。
(二)保证充足的睡眠
四、预防
(一)定期作身体功能检查,制订适当的训练和比赛 计划,防止对运动员提出过高的要求。
(二)加强大运动量训练及比赛后的恢复措施,保证 足够的睡眠和营养。
(三)对伤病要及时治疗,伤病后投入训练时运动量 要逐渐增加。
(四)训练时要考虑到个人特点,注意环境、气候和 季节的变化。
(五)加强自我监督,系统填写训练日记,以便及时 预防过度训练
睡眠要充足,失眠者应用适当的药物治疗。可 给安定、利眠宁。
也可予以养心安神的中药如五味子、刺五加、 酸枣仁、柏子仁、黄芪、枸杞等。
(三)注意饮食
能量补充应注意多给容易消化食物,蛋白质、 糖、维生素要充足,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四)调整好生活制度
学习、工作、文娱活动和运动练习要统筹兼顾, 要有计划地随着体力的恢复逐渐增加运动量。
症状与诊断 治疗与预防
一、病因
训练方法不当,是过度训练的主要原因。 比赛过多,比赛之间缺乏足够的休息 患病时或患病后过早参加训练及比赛 生活制度遭到破坏,劳逸结合得不好
二、发病原理
特殊的神经官能症 神经内分泌系统失衡
三、症状与诊断
(一)症状 神经系统症状 心血管系统症状 消化系统方面症状 月经紊乱(女运动员)
(二)检查
心血管系统联合机能试验 呼吸系统机能检查 心电图及脑电图检查 化验检查
1.心血管系统联合机能试验
出现异常反应者约占60-80%,多见梯型反应。 也可见紧张不全型和无力型反应。即使正常型 反应,也有恢复时间延长。
2.呼吸系统机能检查
可见肺活量减少,最大通气量降低,运动 后氧债增加,摄氧量减少。
四、急救
轻度的过度紧张,应使病人安静平卧,注意保 暖,给服热糖水或镇静剂。
严重的有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应保持安静,使 其半卧位,针刺或指针内关、足三里。昏迷时 可用人中、百会、涌泉等急救穴。
如果呼吸停止应作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摩 术,并静脉注入肾上腺素0.5-1毫克或0.01 -0.02毫克/公斤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