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房企城市战略布局的几种模式

房企城市战略布局的几种模式

关于房地产企业的战略布局,可以简单概括为如下五种模式:即根据地模式、区域深耕模式、全国布局型模式、"3+2+X"型模式和跳跃型模式。

具体如下:
一、“根据地”型模式
1、根据地模式是指:聚焦一个城市或省份,以全省地域为拓展目标,逐步拓展至绝大多数乃至全部地市,从而建立起稳固的根据地。

2、典型案例——建业地产
3、案例分析
建业地产董事长胡葆森提出要“深耕河南”的省域化发展战略,将业务专精于某一区域,并在这一区域不断放大,等到当地市场区域饱和的时候,再自然向外延伸。

按照建业地产的内部规划,胡葆森所谓“河南”,是以郑州为圆心,半径数百公里的区域。

以50或100公里为递增半径,如此一环一环地推下去。

目前建业地产在活动范围在半径300公里的圈环内,占领约20城40与项目。

以此速度,5年后该圆圈半径将达到350公里,届时区域覆盖40城百余个项目……
图1:建业地产战略布局图——根据地型模式
4、优劣势分析
优势:根据地战略布局方式因其布局的集聚性,从而具有明显的管理优势。

同时,正如胡葆森所说,尽管建业地产比之其他全国类分局房地产少赚了数亿人民币,但是在区域影响力上,建业地产具有明显的优势。

在人才方面,可以在引进高级优秀管理人才的同时,较大部分管理层和执行层可以实现本土化招聘,更本土化的人才也更有利于当地市场的开拓和维持。

在管理方面,“船小好调头“。

另外,因区域的文化、价值观的相似性从而也更利于使企业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劣势:集聚效应可以产生较大的品牌和影响力外,但同样也带来了一定的聚集风险。

另外,总给人一种“偏安一隅”的感觉,不能与国内大市场接轨,更别说走出国门与世界接轨,也因此,外部资源的获取相对较困难,眼界也受到一定的局限性。

二、“区域深耕”型模式
1、区域深耕型模式:以某一区域作为目标市场进行深度开发。

2、典型案例:新城地产
3、案例分析
新城地产是一家专注于长三角地区优质住宅开发的房地产企业。

1993年起步于江苏常州,直到2000年还依然深耕着常州市场。

2001年上市之后,才逐渐将业务延伸至苏州、无锡、南京、昆山、上海等地。

图2:新城地产战略布局图——区域深耕型模式
4、优劣势分析
优势:不在局限于某一个城市或省份,而是将业务拓展至相邻的若干个省份,从而可以很好地获取外部资源,并与外界沟通交流。

另外,区域的布局也起到一定规避风险的作用。

第三,区域性的布局使企业“进可攻退可守”,“伸缩”性相对比较灵活。

劣势:对风险的规避作用有限。

三、全盘布局型——万科、碧桂园
1、全盘布局型:顾名思义,即在全国氛围内布点。

2、典型房企:万科、碧桂园、恒大等
3、案例分析(碧桂园为例):
成立于1992年的碧桂园,起步于佛山市顺德区,目前已在中国大陆及马来西亚拥有百余个地产项目。

图3:碧桂园战略布局图——全国布局型模式
4、优劣势分析
优势:全国布点,均衡发展,且“船大抗风险”。

劣势:首先,全国性的项目布局对企业的组织管控能力有极大的挑战。

其次,对诸如目前国家性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应对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3+X”、“4+X“或“3+X+2”、“4+2+X“型模式
1、A1.“3+X”型模式: 3即指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区域,X指任意的机会城市。

B1.“4+X“型模式:区域分布上增加了川渝区域。

A1.“3+2+X”型模式:锁定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经济圈作为重点区域,优先进入一线城市,并辐射周边有潜力的二线城市,伺机抢占机会城市。

B1.“4+2+X“型模式:同上,区域分布上增加了川渝区域。

2、典型案例:卓越地产
3、案例分析
成立于1996年的卓越地产立足深圳市场,目前为深圳CBD商务开发规模最大企业。

公司“3+2+X “的战略布局模式始于2005年,将目标锁定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三大经济重点区域,优先进入一线城市,并辐射周边有潜力的二线城市。

图4:龙湖地产战略布局图——"4+X"模式
4、优劣势分析
优势:一方面共享全国大三经济圈发展成果,并且以三大经济区域为跳板,快速进入周边有潜力的二线城市,另一方面,均衡发展,主次分明。

劣势: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城市,后续发展动力不足,后续应加速二三线城市的布局。

五、“跳跃型”模式
1、跳跃性模式:放眼全国需找机会,并伺机快速跟进
2、典型案例——花样年
3、案例分析
花样年集团1996年在深圳成立,2001年从深圳进入成都,并开始逐步实施“花开中国“的发展战略,将目标聚焦在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伺机布点。

截止2011年底,花样年已将业务扩展是深圳、成都、
苏州、桂林、大理北京等10多个核心城市,并计划每年新进入1-3个核心城市来持续扩大公司的战略纵深。

4、优劣势分析
优势:获取最有活力和潜质的发展区域,有可能快速成长为全国性房企。

劣势:散乱的布局对公司的管理、财务、客户沉淀、文化提升等具有较大的挑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