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11)张楚廷关于高等教育的145问

(7-11)张楚廷关于高等教育的145问

(7-11)张楚廷关于高等教育的145问
关于高等教育研究的145问(张楚廷)
从三方面呈述:
一、三大层次的研究
对大学也有三个层次的研究,从形下、到形中,再到形上。

形下:对史实的研究,如对中世纪大学,这里面,就有一系列问题。

1.12世纪,900年前那时中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欧洲经济发达程度远不如亚洲的我们,为什么大学却在当初的欧洲首先出现?
2.为什么四大文明(埃及文明、巴比伦文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都没有率先催生出大学?为什么最古老的文明没孕育出大学来?
3.为什么首先意识到大学的必要性的是民间,而不是政府?
4.为什么首先出现的是“学生的大学”(且延续了二百年)
5.为什么还存在“先有大学后有国家”的现象(如美国、以色列)?
6.综合以上,为什么大学之诞生与经济、文化、政治的关系都不甚密切?
7.为什么我们这里却有学者认为大学是经济的产物、政治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8.大学究竟是什么的产物呢?
9.教育380万年(与人类史同),成熟的教育5000年,学校4000年,大学900年,这是否表明大学难产?又是谁让其难产呢?
10.为什么法、英13世纪就出现了大学,却在直到500年后的18世纪以前并无人研究高教理论?
11.这是否意味着在高教领域里理论的产生特别困难呢?
12.德国14世纪也有了大学,为什么也在18世纪前无人研究?
13.大学之产生,究竟与什么关系最密切?
14.布鲁贝克用认识论与政治论来解释是否合理?
围绕历史与事实,提了以上十四个问题。

二、关于高教的理论研究问题
15.公认纽曼的《大学的理想》是高教理论的开山之作,但他只涉及“大学该做些什么”而未言及“什么是大学”,更未言及“大学是什么”为什么也可称其之著为开山之作?
16.19世纪初,洪堡就指出了大学的科研职能,为什么到19世纪中叶纽曼还反对大学有(增扩知识)的职能,即科研职能?
17.20世纪初,威斯康辛提出了社区服务的职能,这一职能是否可与教学、科
40.其中,是否包含学科结构问题、专业结构问题?
41.高等职业教育在高教中应占有怎样的位置?
42.高等职业教育是想发展就可以发展起来的吗?它需在什么条件下发展繁荣起来?
43.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伸进高等教育里来吗?
44.应当怎样看待学科、专业和职业这三者的关系?
45.自由教育是古希腊以来的传统,在19世纪专业教育势头上升的时候,是谁捍卫了自由教育传统?
46.在20世纪职业教育势头很猛时,又是谁捍卫了自由教育传统?
47.为什么总有人捍卫自由教育?总有价值捍卫?
48.自由教育为何是有生命力的?源泉在哪里?
49.通识教育概念是在何种情况下出现的?
50.知识被分为自由知识和实用知识,实用知识不是也能给人一定自由吗?为何实用知识之教育不被称为自由教育?
51.高教的微观上可研究些什么?何以为微观?
52.一所大学应当有些什么学科?
53.一所大学,应开设有多少门课程?两三千门?七八千门课程?万门课程?
54.人文课程有何特殊地位?
55.一名教授应开出多少门课程?
56.刘献君教授倡导了院校研究,这是否经典的微观研究呢?
57.研究中,何时该大题小作,何时可小题大作?
58.更一般地,我们是不是还可以做高等教育史研究呢?中国的、外国的,国别的。

59.是否还可有大学史、专业史、人物史的研究?
60.校长学也是研究的题目吗?
61.高教管理研究些什么?
62.高教管理研究也可分宏观、中观、微观吗?
63.比较研究也应在日程吗?
64.大学教学理论值得专门研究吗?
65.还应有教学方法、手段研究吗?
66.远程教育研究也有意义吗?
67.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具有永恒意义吗?
68.我们的学位制度应如何改进?
69.当今大学与经济、文化的关系有何变化?
70.是大学更依赖于经济,还是经济更依赖大学?
71.大学规模与效应有何关系?
72.杰出人才的培养特别值得研究吗?
73.高教国际交流越来越重要了吗?
74.高等教育改革些什么?
75.宏观体制变革些什么?
76.谁对宏观体制改革负有更大责任?
77.微观体制变革哪些方面?
78.我们也可尝试建立董事会制度吗?可能吗?
79.“大学现代化”是否一个恰当的口号?
80.怎样理解大学的独立及其与社会的关联?
81.怎样理解大学自由的意义?
82.大学为真理而真理的本性与其社会责任的关系如何?
83.为学术而学术相对于社会责任具有特别的意义吗?
84.怎样看待大学的保守与超越?
85.“与时俱进”的观念适合于大学吗?
86.本科生培养对于高水平大学是必要的吗?
87.大师应当给本科生上课吗?他们愿意吗?
88.科学研究置于大学好,还是从大学分离出去更好?
89.大学是学分制好,还是学年制好?
90.学分制的优越在哪里?
91.商店、工厂没有寒暑假,为什么大学要有?
92.为什么有的国家一年放三次假?
93.为什么我们的博士生年龄限制在40几岁,而有的国家没有年龄限制?
94.我们现在对博士生招生数量的严格控制是合理的吗?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博士生培养质量吗?根本问题在哪里?
95.为什么基辛格先生更愿意别人称他为博士?
96.为什么博士按学科分而本科生按专业分?
97.为什么在学术博士外,还设立了专业博士?
98.为什么论文答辩委员会中有跨学科的“外行”更好?
99.为什么我们这里有过“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评选而他国没有?
100.为什么有的国家博士培养数不是计划控制的,他们的决定权在谁手上呢?
101.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之间应是、实是什么关系?
三、关于高等教育的形而上问题
102.布鲁贝克1978年出版了第一部以《高等教育哲学》命名的书,但它就是第一部高教哲学著作吗?此前有吗?
103.纽曼的书《大学的理想》和雅斯贝尔斯的书《大学之理念》
仅有一冠词之别,为什么前者不是高教哲学,而后者是?
104.差别在哪里?是否因为前者只说“什么是大学”,而后者则说“大学是什么”?
105.布鲁贝克的书第八章才回答“大学是什么”,而雅氏的书通篇在回答,这是实质性差别吗?
106.大学是一个思想库吗?
107.大学是人类精神的殿堂吗?
108.大学是一些智慧的头脑相互碰撞的地方吗?
109.大学是一部百科全书吗?
110.为什么说大学是国中之国?
111.为什么说大学是民族的,又是超民族的?
112.为什么说大学是一个争论不休的地方?
113.为什么说大学既是理想主义之地,又是现实主义之地?
114.大学是知识的集散地吗?
115.大学是人类对真善美追求的产物吗?
116.为什么我们多发明、少发现?
117.为什么我们的大学缺乏哲学兴趣?
118.中国大学为何缺乏原创力?
119.为什么原理性发现大都不出现在我们这里?
120.为什么大学的名校长多出在北美和中国,而不出现在欧洲?
121.为什么1986年,哈佛350周年校庆时,当时任校长的博克只字不提其成就,不提它培养了多少诺奖获得者,多少位总统?这是哈佛文化,还是美国文化。

122.为什么博克说要“走出象牙塔”?走出后,还回来吗?
123.我们的大学是象牙塔吗?
124.大学在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方面的社会责任有什么不同吗?
人文科学
125.知识纵向分类:形下、形中、形上
横向的,自然、社会、人文126.大学何以为大?大学在纵横上的义务有何不同吗?
127.人文教育占有何种地位?
128.哲学又有何特殊地位?
129.德国大学自19世纪以来十分发达的秘密究竟在哪里?
130.美国大学自20世纪以来以分发达的根本原因在哪里?
131.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培养不出几个杰出人才?
132.究竟怎样才算杰出人才?
133.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症结在哪里?
134.高等教育改革的根本点应在哪里?
135.在有的国家,政府完全不管大学,大学却办得很好,这是为什么?
136.德国有国家主义传统,美国有自由主义传统,但它们的大学为什么都办得很好?
137.美国相对于德国,是后来居上者,它为什么能居上?
138.美国向德国学习了什么?又超越了什么?
139.大学未来会是什么样子?
140.为什么生活在大学里的人,千千万万,却很少人问“大学是什么”?
141.2000多年有了哲学,1632年有了教育学,相加即教哲吗?为何又隔了216年后才有教育哲学?
142.2000多年前有哲学,160年前有了高等教育学,为何又隔了近100年才有高等教育哲学?
143.课程100年历史了,课程理论60年,课程哲学10年,这说明什么?
144.古往今来,人已亿万,却很少有人思考“人是什么”?这是与“大学是什么”同一类问题和同类现象吗?
145.关于高等教育的问题,应当有一千个以上,对它的研究会是一个无底洞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