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贮藏方法
在露地或棚内,把大白菜倾斜地堆放成两行,其底部两行相距 1m左右,向上堆码时要逐层向中间收缩,最后用一棵菜把这两 行合在一起形成尖顶状。其高度1.2~1.5m。中间所留的空隙有 利于通风和降温。
在堆藏期间,当外 界气温降低时,应 及时加盖防寒设施; 当气温升高时,夜 间可把顶层的菜棵 掀开,以利通风散 热。
以窖藏 为例
前期
中期
后期
从入窖到“大雪”或 “冬至”为贮藏前期, 此期气温、窖温和 菜温都较高,白菜新陈 代谢旺盛,释放的呼吸 热多,窖温常高于0℃。 此期以通风降温为主, 要求放风量大,时间长, 尽量采取夜间放风,使 温度尽快下降并维持在 0℃左右。入窖初期倒 菜周期要短。
“冬至”到“立春”, 是全年最冷的季节, 此时菜温与窖温都己 降低,故此期以防冻 保温为主,倒菜次数 减少、周期延长,中 午适当通风换气。
窖藏是一种较为经济的贮藏方式, 在我国北方地区广为采用。 菜窖可分为棚窖和通风贮藏窖两 种。 棚窖一般长20~50m、宽2.5~ 3.0m、高2m;每隔2~3m留一 个通风口,可以每年临时搭建。 通风贮藏窖属于永久性建筑,每 间窖的容积比棚窖稍大一些。由 于通风窖内设有隔热保温层,又 有较理想的通风系统,适合在大 白菜的集中产地采用。
贮藏特性
常用贮藏方式
4.库藏 1.埋藏
3.堆藏
适于东北 南部、华 北南部和 2.窖藏 山东、河 南两省冬 季大白菜 窖藏是一种较为经济 贮藏。 的贮藏方式,在我国 北方地区广为采用。
有效地控制贮藏 环境,但同时也 提高了贮藏成本。
•华北地区南部 以及长江中下游 地区,适宜选择 堆藏。
埋 藏
埋藏沟要预先挖好、充分晾晒 使之干燥。整修好的菜棵根朝 下直立码放到埋藏沟内,每层 菜棵之间用干草或菜叶隔开, 入贮以后随着外界气温的降低 而分次覆土保温; 每次覆土的厚度应以覆土层不 致冻透为度。 到翌年初春地温回升以后即应 结束贮藏。
白菜原产于我国北方,俗称大白菜。引 种南方,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十九世纪 传入日本、欧美各国。
白菜种类很多,北方的大白菜有山东胶 州大白菜、北京青白、天津绿、东北大 矮白菜、山西阳城的大毛边等。
主要内容
1、品种及 采收 2、贮藏特性
3、贮藏方 式
4、贮藏管理
一、大白菜的品种及采收
• 1、大白菜的品种很多,不同品种的 贮藏性相差也很大。一般来说,直筒 形较圆球形耐贮藏;青帮系统较白帮 系统耐贮藏;晚熟品种较早熟品种耐 贮藏。 • 2、收获前一周要停止灌水,否则组 织脆嫩,含水量高,新陈代谢旺盛, 易造成机械损伤。
窖藏
①前期:从入贮到大雪或冬至, 即11~12月。此时,外界气温 和窖内温度都较高,菜棵的新陈 代谢比较旺盛,应通过大量通风 以及勤倒菜等措施来降温散热。 ②中期:从冬至到立春,即12月 下旬~翌年2月上旬。此期的气 温最低,窖内菜棵的呼吸强度也 变弱,应通过关闭通风孔道或适 当控制通风量等措施作好防冻工 作。每次倒菜相隔的时间也可相 应延长一些。
• 3、收获时期对大白菜的贮藏性影响很 大,收获过早,则气温与窖温较高,收 获后长时间不能进入低温保存,易造成 损失;收获过晚,则由于正值气温变化 剧烈季节,容易在田间受冻。 • 4、各地的适当收获时期为:山东等白 菜产区气候温暖地区约在11月下旬小雪 前后;北京、天津及河北中部约在11月 初立冬前后;东北、西北等寒冷地区在 l0月下旬霜降前后。 • 5、各地收获期的大致气温标准为:气 温降至5~6℃、平均最低温度达-2~1℃时收获较为适宜.
Diagram
•窖藏大白菜大致 可以分成前、中、 后3个不同的时 期,应分别进行 调控管理。
•③后期:立春后,即2月中旬 以后,外界气温逐渐变暖。随 着菜棵的逐渐衰老,其抗热和 抗病能力也逐渐减弱,管理工 作应以防热、防腐为主。窖内 宜保持适度的低温和高湿。如 调控得当,一般可以贮藏到第 二年的3、4月再上市
“立春”后气温逐渐 回升,窖温也逐渐升 高,此时大白菜的耐 藏性和抗病性却明显 衰降,易受病菌浸染 而腐烂。应以夜晚气 温低时通风为主,倒 菜周期缩短,勤倒细 摘和降低菜垛高度。
Diagram
THANK YOU!!
Diagram
适时把经过晾晒、整修好的菜棵运入 窖内,码成1.5m高、1~2棵菜宽的 条形垛。菜垛之间保留一定的距离, 以便通风和操作。管理人员可以通 过开关天窗或气孔通风换气。还可 以增设风机,采用强制通风的手段 排除过量的呼吸热和内源乙烯。 贮藏期间应经常翻倒菜棵,及时清除 黄帮、烂叶或病棵 窖藏大白菜大致可以分成前、中、后 3个不同的时期,应分别进行调控管 理。
适期收获 晾晒 贮藏用的白菜要适时 收获。采收过早,不 仅产量低,而且气温 与窖温均高,不利于 贮藏;收菜过晚,有 在田间受冻的可能。 北京、河北保定等地 有“立冬不砍菜,必 定要受害”的说法。
加工预贮
白菜砍倒后,要在 田间晾晒1一2之天, 使外叶失去一部分 水分,组织变软, 以便减少机械损伤, 提高细胞液浓度和 抗寒力。晾晒要适 度,否则失水过多, 组织萎蔫。 药剂处理 大白菜贮 选,修整后气温尚 藏中的脱帮,可 高,可在窖旁成长 用低深度(10- 方形或圆形垛进行 15mg/1)的2,4 预贮,预贮期间即 一D处理白菜根 要防热,又要防雨、 部,药效能保持 防冻。 2-3个月,正好 躲过脱帮严重时 期,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简便、 易行,但费工、损耗大, 适于短期贮藏。
堆藏
堆码时每层菜棵之间还 可以叉放一些细架杆起 支撑作用,使菜垛稳固。 在菜垛的外部应覆盖苇 帘或蒲席,两端悬挂草 包片。通过开合两端的 草片调节菜垛内部的温 湿度
•在华北南部地区,初冬时期 采用短期堆藏方式,可以供 应冬季及早春市场的需求。 采用堆藏法须勤倒菜。一般 每过3~4d(天)要倒动1次。
库藏
• 采用冷库贮藏可 以更有效地控制 贮藏环境,但同 时也提高了贮藏 成本。冷库贮藏 为了提高利用效 率多采取装筐、 码垛的方法。
入库应分批进行, 以免库温骤然升 高而影响贮藏质 量。筐、垛之间 要预留空隙,以 便于查看,每隔 20d(天)左右倒菜 1次。
此法通过机械输 送冷空气来调控 库温,可长期贮 藏、陆续上市, 直到第二年的5、 6月。 优点是贮藏效果 佳,操作简便
Chapter 2
• 大白菜喜冷凉和湿润的贮藏环境。 其心叶的冰点温度为-1.2℃,但 在-0.6℃时其外叶就开始结冰, 长期低于-0.6℃会产生冻害。因 此,最适宜的贮藏条件是:温度 0℃,相对湿度95%以上。
大白菜的叶球是在冷冻条件下形 成的,其保护组织差,叶片在贮 藏中易失水萎蔫和脱落,适宜的 贮藏温度为0士1℃,相对湿度 为90%一95%。大白菜的贮藏损 耗主要由脱帮、腐烂和失重组成 ,贮藏温度偏高和晒菜过度,会 促进脱帮和失水。贮藏中大白菜 的抗病性逐渐下降,因此病烂主 要发生在贮藏中后期。低温和高 温是减少大白菜贮藏损耗的主要 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