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感染监测标本采集的标准操作

医院感染监测标本采集的标准操作


使用中的消毒剂及灭菌剂监测
• 5.结果分析:平板上有菌生长,证明被检样液有 残存活菌,若每个平板菌落数在10个以下,仍可 用于消毒处理 (但不能用于灭菌),若每个平板 菌落数超过10个,说明每毫升被检样液含菌量 已超过100个,即不宜再用。
• 6.判断标准 • 6.1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无菌生长 • 6.2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10cfu/ml • 6.3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
医护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
医护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
采样时间
• 在接触患者、进行诊疗活动前采样。
医护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
采样方法
• 被检者五指并拢,用浸有含相应中和剂硫代硫酸 钠(0.1 %~1.0 %)的无菌洗脱液浸湿的棉拭子 在双手指曲面从指端到指根再到指端为往返1次, 共往返涂擦2次,一只手涂擦面积约30cm2,涂擦 过程中同时转动棉拭子
2016-12-27
2016-12-27
2016-12-27
2016-12-27
实施 2017-6-1 2017-6-1 2017-6-1 2009-12-1 2009-12-1 2009-12-1 2012-8-1 2012-8-1 2017-1-15 2017-1-15 2017-6-1 2017-6-1 2017-6-1
1
环境卫生学监测
2 压力蒸气灭菌的生物学检测
3
常见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几种多重耐药菌监测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 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的检测 ( PRSP ) •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ESBLs) • 多重耐药/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MDR/PDR-AB) • 多重耐药/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 • 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包括
• 将棉拭子接触操作者的部分剪去,投入10ml含相 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及时送检
医护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
卫生手清毒

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2



外科手消毒

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2



不能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使用中的消毒剂及灭菌剂监测
使用中的消毒剂及灭菌剂监测

▲ ▲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 2002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采样方法 • 用5cmx5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
用浸有生理盐水的棉拭子1支,在规格板内 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并随之转动棉拭子, 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 • 被采表面<100cm2,取全部表面 • 被采面积≥100cm2,取100cm2
使用中的消毒剂及灭菌剂监测
• 1.采样时间: 采取更换前使用中的消毒剂与无菌器械 保存液。
• 2.采样量及方法: 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吸管吸取 1ml被检样液,加入9ml稀释液中混均,对于醇类与 酚类消毒剂,稀释液用普通营养肉汤即可;对于含 氯消毒剂、含碘消毒剂、过氧化物消毒剂,需在肉 汤中加入0.1%硫代硫酸钠;对于洗必泰、季铵盐类 消毒剂,需在肉汤中加入3%吐温80和0.3%卵磷脂 ;对于醛类消毒剂,需在肉汤中加入0.3%甘氨酸; 对于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各种复方消毒剂,需在 肉汤 中加入3%吐温80,以中和被检样液的残效作用。
2017-6-1
2017-6-1
2017-6-1
2017-6-1
2018.4.9华商报B04版报道
1
环境卫生学监测
2 压力蒸气灭菌的生物学检测
3
常见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空气


物体表面


医护人医员护手人员手


灭菌后物品


使用中的消毒剂及灭菌剂
新标准
卫生手清毒

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2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监测方法 • 洁净手术部(室)及其他洁净用房可选择
沉降法或浮游菌法进行监测。
• 浮游菌法可选择六级撞击式空气采样器或 其他经验证的空气采样器。监测时将采样 器置于室内中央0.8m-1.5m高度,按采样器 使用说明书操作,每次采样时间不应超过 30min。房间面积>10m2者,每增加10m2增 设一个采样点。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 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采用沉降 法:室内面积≤30m2,设内、中、外对角线 三点,内、外点应距墙壁1m处;室内面积 >30 m2,设四角及中央五点,四角的布点 位置应距墙壁1m处。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 将普通营养琼脂平皿(Φ90mm)放置各采 样点,采样高度为距地面0.8m-1.5m;采样 时将平皿盖打开,扣放于平皿旁,暴露规 定时间后盖上平皿盖及时送检。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
采样方法 • 剪去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无菌检
验用洗脱液的试管中送检。 • 门把手等小型物体则采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表
面采样。 • 采样物体表面有消毒剂残留时,采样液应含相应
中和剂。 • 硫代硫酸钠(0.1 %~1.0 %) • 样本采集记录:物体名、采样面积、时间等
1
环境卫生学监测
2 压力蒸气灭菌的生物学检测
3
常见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压力蒸气灭菌的生物学检测
• 压力蒸气灭菌:WS/T367-2012中规定,A.2.1.1 压力 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包括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 法、生物监测法和 B—D 测试,应遵循WS310.3 的要求。
• 生物指示剂: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定期监测(每月一次 )
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
WS/T 509—2016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WS/T 510—2016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WS/T 511—2016 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WS/T 512—2016 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
发布 2016-12-27 2016-12-27 2016-12-27 2009-4-1 2009-4-1 2009-4-1 2012-4-5 2012-4-5 2016-8-8 2016-8-8 2016-12-27 2016-12-27 2016-12-27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环氧乙 烷气体灭菌效果的监测
• 标准指示菌株: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 • 监测方法:将常规生物测试包放在灭菌器最难灭菌的部位
(整个装载灭菌包的中心部位)。灭菌周期完成后应立即 取出指示菌片接种于含有复方中和剂的0.5%的葡萄糖肉 汤培养基管中,36℃±1℃培养7d(自含式生物指示物应 遵循产品说明),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同时设阳性对照 ; • 结果判定:阳性对照组培养阳性,试验组培养阴性,判定 为灭菌合格。阳性对照组培养阳性,试验组培养阳性,则 灭菌不合格;同时应进一步鉴定试验组阳性的细菌是否为 指示菌或污染所致; • 注意事项:监测所用菌片应取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 批件,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 结果判定: 阳性对照组培养阳性,阴性对照组培 养阴性,试验组培养阴性,判定为灭菌合格。阳 性对照组培养阳性,阴性对照组培养阴性,试验 组培养阳性,则灭菌不合格;同时应进一步鉴定 试验组阳性的细菌是否为指示菌或是污染所致。 自含式生物批示物不需要做阴性对照;
• 注意事项:监测所用菌片应取得卫生部消毒产品 卫生许可批件,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 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
物体表面 的清洁与 消毒
室内用品如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等的 表面无明显污染时,采用湿式清洁。当受到 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 物,然后再清洁和消毒
感染风险 部门地面和 物体表面的 清洁与消毒
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如手术部、产房、导管室、洁净病房、器官 移植病房、ICU、新生儿室、血透、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 口腔科、检验科、急诊等病房与部门的地面与物体表面,应保 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毒,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与
使用中的消毒剂及灭菌剂监测
• 3.细菌菌落总数检查: 采样管于混旋仪上混匀2 分钟,取1ml采样液放入无菌平皿内,用普通 营养琼脂作倾注培养,每份样品同时做2个平 行样,一平板置于28℃培养7天,观察霉菌生 长情况;另一个平板置于36±1℃培养72小时 计数菌落数。
• 4.结果计算:消毒液染菌量(cfu/ml)=平板 上的菌落平均数×10 ×稀释倍数(常为1)。



外科手消毒

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2



不能检出致病性微生物
医院空气消毒与监测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
采样时间
采用洁净技 术净化空气的 房间在洁净系 统自净后与从 事医疗活动前 采样
未采用洁净 技术净化空气 的房间在消毒 或规定的通风 换气后与从事 医疗活动前采 样
怀疑与医院 感染暴发有关时 采样
监测频率: 消毒剂每季度监测一次 灭菌剂每月监测一次
采样方法: 用无菌注射器按无菌操作方法吸 取1.0mL被检消毒液,加入9mL中 和剂中混匀
结果判断: 使用中灭菌用消毒液:无菌生长 使用中皮肤黏膜消毒液染菌量 ≤10cfu/ml 其他使用中消毒液染菌量 ≤100cfu/ml
注意事项: 采样后4h内检测
• 化学指示剂:变色的指示带(每锅监测) • 压力表定期检测(每半年一次) • 安全阀检测、校验(每年一次)
WS310.3-2016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压力蒸气灭菌的生物学检测
• 培养方法: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在无菌条件下取 出标准试验包的指示菌片,投入溴甲酚紫葡萄糖 蛋白胨水培养基中,经56℃±1℃培养7d(自含 式生物指示物按产品说明书执行),观察培养结 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