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测试题(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一、基础知识(共2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四组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脑髓(suí)弥望(mí)蓊郁(wěng)自诩(xǔ)B.幽僻(pì)孱头(càn)譬如(pì)诽谤(fěi)C.煤屑(xiè)脉脉(mài)酣眠(hān)羞涩(xiū)D.一例(lì)霎时(chà)驱逐(zhú)摩登(mó)2.下列四组词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宛然斑驳枭娜浅尝辄止B.忌恨大度昼夜坚韧不拨C.渺茫咀咒参差卓有成效D.凝碧稀疏吝啬冠冕堂皇3.下列四组词中,依次填入横线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____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②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____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
③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她________成一个阔太太,打扮得珠光宝气。
A.浮留化装B.泻漏化妆C.泻漏化装D.浮留化妆4.下列四句话中,加点虚词使用有误的一句是A.我敢大胆的说:他可能有过很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B.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虽然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C.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D.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5.下列四句话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能严肃的怀疑,认真的解疑,一切虚妄的学说便迎刃而解了。
B.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能是在黑暗中摸索。
C.这本侦探小说,构思新颖,不落窠臼,值得一看。
D.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6.下面四句话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
B.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
C.西方人似乎爱听杜鹃声,所以波兰有《小杜鹃》歌。
D.教育界人士认为,注重人的个性的健康发挥,创设更为宽松自由的育人环境,是百年树人的大计。
7.劳动美学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
我国当前美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A.但是,我们一直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B.但是,一直没有得到我们应有的重视。
C.但是,我们研究得还不够深入。
D.但是,一直没有被我们研究过。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拿来主义》选自《且介亭杂文》,文章全面而形象地阐明了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
B.《荷塘月色》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它的作者朱自清既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历史著作,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D.《论语》是记录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9.下面四句话中和原文完全相同的一句是A.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B.太后曰:“大夫亦爱怜其少子乎?”C.左师公曰:“父母爱子,为之计深远。
”D.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道主,且在邦域之中矣。
10.下面四句话中和原文不完全相同的一句是A.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B.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矣。
C.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二、课内文言文(共20分,每小题2分)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注音、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gōng 通“供”, 供给)B.太后之色少解(shāo 稍微)C.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jī 期望)D.锲而不舍,金石可镂(qì刻)12.与例句中加点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A.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B.烛之武退秦师C.令壮者无取老妇D.越国以鄙远13.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①(项)梁以此奇籍(项羽)②既来之,则安之③其达士,美其服,洁其居④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③④14.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例:虽有槁暴A.秦伯说,与郑人盟B.失其所与,不知C.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D.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15.下列各句中“是”字的解释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B.无乃尔是过与C.是社稷之臣也D.夫如是,故远人不服16.加点字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今齐地方千里B.然谋臣与爪牙之士C.明日,徐公来D.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17.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①邻之厚,君之薄也②君之所知也③何陋之有④不患其众之不足⑤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⑥填然鼓之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②③⑤ D.①④⑤18.与例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焉用亡郑以陪邻A.斧斤以时入山林B.以天下之美为在己C.水则资车,以待乏也D.以乱易整,不武19.与例句所属文言特殊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今已服矣,又何求焉B.为秦将王剪所戮者也C.国之孺子之游者D.妾之美我者,畏我也20.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出生(与一般人)没有不同,善于借助外物B.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只不过叶子形状相似,实际上味道不一样C.圣人非与之熙也,寡人反取病焉——圣人是不能跟他嬉戏的,我反对自取耻辱啊D.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吴王)夫差与越国讲和后,离开了越国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21-26题。
岳飞事亲至孝,家无姬侍。
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
飞曰:“主上宵旰,宁大臣安乐时耶?”却不受,玠大叹服。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以习之。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
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善以少击众。
欲有所举,召诸统制,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猝遇敌不动。
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张俊尝问用兵之术,曰:“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
”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
”好贤礼士,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
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节选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岳飞事亲至孝事:侍奉。
B.饰名姝遗之遗:留下。
C.飞妻问劳其家问劳:问候慰劳。
D.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阙:通“缺”。
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愿令得补黑衣之数,以卫王宫B.哭之而育其孤失其所与,不知C.谋定而后战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D.飞何功之有是谁之过与23.下列句子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吴玠素服飞,愿与(飞)交欢B.师每休舍,(飞)课将士注坡跳壕C.卒有疾,亲为(飞)调药D.凡有所举,(飞)尽召诸统制2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A.宁大臣安乐时耶——难道是大臣安乐的时候吗B.立斩以徇——立刻斩首而示众C.诸将远戍——各位将领到远方驻守D.猝遇敌不动——突然遇到敌人不惊动他们2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说明岳飞忧国忧民情怀的一组是①却不受,玠大叹服。
②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③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④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⑤每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竭矣。
”⑥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③④⑥2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解说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岳飞有高尚的思想境界,他认为在国家多外患时,不能享受安乐。
B.岳飞带兵,能严格训练将士,军纪严明,真情爱护将士。
C.岳飞用兵,能以少击众,能独自制定作战计划,所以征战都能胜利。
D.岳飞好贤礼士,咏诗娱乐时很儒雅;他多次辞谢升官,归功于将士。
四、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27–30题(共18分)提醒幸福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
天气刚有一丝风吹草动,妈妈就说,别忘了多穿衣服。
才结识了一位朋友,爸爸就说,小心他是骗子。
你取得了一些成功,还没容得乐出声来,所有关心你的人就一起说,别骄傲。
你沉浸在欢乐中的时候,自己不停地对自己说,千万别太高兴,苦难也许马上就要降临。
我们已经习惯了提醒,提醒的后缀词总是灾祸。
灾祸似乎成了提醒的专利,把提醒也染得充满了淡淡的贬意。
我们已经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
看得见的恐惧和看不见的恐惧始终像乌鸦盘旋在头顶。
在皓月当空的良宵,提醒会走出来对你说:注意风暴。
于是我们忽略了皎洁的月光,急急忙忙做好风暴来临的一切准备。
当我们大睁着眼睛枕戈待旦之时,风暴却像迟归的羊群,不知在哪里徘徊。
当我们实在忍受不了等待灾难的煎熬时,我们甚至会恶意的祈盼风暴早些到来。
在许多夜晚,风暴始终没有降临。
我们辜负了冰冷如银的月光。
风暴终于姗姗的来了。
我们怅然发现,所做的准备多半是没有用的。
事先能够抵御的风险毕竟有限,世上无法预计的灾难却是无限的。
战胜灾难更多的是临门一脚,先前的惴惴不安帮不上忙。
当风暴的尾巴终于过去,我们回到零乱的家园。
气还没有喘匀,新的提醒又智慧地响起来,我们又开始对未来充满恐惧的期待。
人生总是有灾难,其实大多数人早已练就了对灾难的从容,我们只是还没有学会灾难间隙的快活。
我们太多注重了自己警觉苦难,我们太忽视提醒幸福。
请从此注意幸福。
幸福也需要提醒吗?提醒注意跌倒,提醒注意路滑,提醒上当受骗,提醒荣辱不惊……先哲们提醒了我们一万零一次,却不提醒我们幸福。
也许他们认为幸福不提醒也跑不了的。
也许他们认为好的东西你自会珍惜,犯不上谆谆告诫。
也许他们太崇尚血与火,觉得幸福无足挂齿。
他们总是站在危崖上,善意地指点我们逃离未来的苦难。
但避去苦难之后的时间是什么?那就是幸福啊。
享受幸福是需要学习的,当幸福即将来临的时刻需要提醒。
人可以自然而然的学会感官的享乐,人却无法天生的掌握幸福的韵律。
灵魂的快意同感官的舒适像一对孪生的兄弟,时而相傍相依,时而南辕北辙。
幸福是一种心灵的震颤。
它像会倾听音乐的耳朵一样,需要不断的训练。
简言之,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
它出现的频率并不比我们想象的少。
人们常常只是在幸福的金马车已经驶过去很远,拣起地上的金鬃毛说,原来我见过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