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六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化学】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六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六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3.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Ca—40 Cu—64 Ag—108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1-10题,每小题2分,11-20题,每题3分,共50分;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2.“染色”馒头中添加有铬酸铅(PbCrO4),颜色为柠檬黄,会使人体致癌,已被卫生部明文禁用。

已知铬元素(Cr)化合价为+6价,则铅元素的化合价为()A.+2 B.+4 C.+5 D.+73.已知铜片与浓硝酸可以发生如下反应:Cu+4HNO3=Cu(NO3)2+2X↑+2H2O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H2B.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改变的原子与N元素化合价不变的原子的个数比为1:1C.浓硝酸属于纯净物D.反应物Cu与生成物H2O的质量比为32:94.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Mg2+、Ag+、Ba2+三种阳离子,欲将三种离子逐一沉淀出来,下列加入试剂的顺序中,正确的是()①NaOH溶液、NaCl溶液、Na2SO4溶液②NaOH溶液、Na2SO4溶液、NaCl溶液③NaCl溶液、Na2SO4溶液、NaOH溶液④NaCl溶液、NaOH溶液、Na2SO4溶液.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5.下列化学用语,说法正确的是()①2N ②Mg2+③,④H2⑤A.①表示两个氮分子B.②与⑤均表示镁离子C.③表示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D.④表示2个氢原子6.下列仪器,能加热但应该垫石棉网使用的是()A.蒸发皿B.锥形瓶C.坩埚 D.容量瓶7.某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CO32-、Cl-,为了检验其中是否含有SO42-,除BaCl2溶液外,还需要的溶液是()A.H2SO4B.HCl C.NaOH D.NaNO38.下列各组混合物中,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是()A. 乙醇和水B. 汽油和煤油C. 植物油和水D. 碘和四氯化碳9.已知HCl 气体难溶于CCl4,如图所示,下列装置中不适宜用于HCl 气体尾气吸收的是()10.下列物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同时质量增加的是()A. 大理石B. 苛性钠C. 浓盐酸D. 氯化钠11.现有一瓶甲和乙的混合物,已知甲和乙的某些性质如下表所示:物质熔点/ ℃沸点/ ℃密度/ g·cm?3水中的溶解性甲-98 57.5 0.93 可溶乙-84 107 0.90 可溶据此,将甲和乙互相分离的方法是()A. 蒸馏法B. 升华法C. 萃取法D. 过滤法12.下列实验操作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①用试管夹夹持试管时,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试管的中上部②给盛有液体的体积超过1/3容积的试管加热③把鼻孔靠近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④将试管平放,用纸槽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然后竖立试管⑤取用放在细口瓶的液体时,取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倾倒液体时,瓶上的标签对着地面⑥将烧瓶放在桌上,再用力塞紧塞子⑦用坩埚钳夹取加热后的蒸发皿⑧将滴管垂直伸进试管内滴加液体⑨稀释浓H2SO4时,把水迅速倒入盛有浓H2SO4的量筒中⑩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掌贴住容器的外壁或用微火烘烤A.①④⑦⑩B.①④⑤⑦⑩C.①④⑤⑦⑧⑨D.④⑤⑦⑧⑨1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C.CCl4是一种化合物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14.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892 种,其中“烧酒”条目中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这里所用的“法”是指()A.干馏B.渗析C.萃取D.蒸馏15.“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西游记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是各尽所能的团队精神,不断战胜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耍学会主动交流,学会合作。

几个同学做完分组实验后,针对将碘水中碘萃取出来的实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请你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液漏斗使用前要检验它是否漏水B.萃取剂要求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C.注入碘水和萃取剂,倒转分液漏斗反复用力振荡后要立即分液D.分液时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1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 .Na 2CO 3+2HCl= 2NaCl+H 2O+CO 2↑B .CO 2+Ca(OH)2=CaCO 3↓+H 2OC .CuSO 4+ BaOH=CuOH↓+ BaSO 4D .3CO+Fe 2O 3 高温2Fe+3CO 217.下表中除去物质中杂质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正确的是18.5.4g M 和16.0g N 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2mol X 和10.2g Y,则X 的摩尔质量为() A.28-1g mol ⋅ B.56-1g mol ⋅ C.84-1g mol ⋅ D.112-1g mol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钙的摩尔质量是100gB.摩尔既是微粒数目的单位,也是物质的量的单位C.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A N ,约为23-16.0210mol ⨯D.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物质的体积均为22.4L20.在0.5mol Na 2SO 4 中含有Na +的数目是( )A.3.01×1023B.6.02×1023C.0.5D.1第Ⅱ卷(非选择题 50分)21.(8分)通过化学启蒙学习,同学们对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有了进一步了解.(1)现有H 、C 、N 、O 、K 五种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②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 ;③能供给呼吸的气体 ;④可作复合肥的硝酸钾 .(2)如图是某陨石样品中各种元素含量的比例图.①该陨石中含种非金属元素,其中含有量最多的是元素.②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X=.③此陨石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化合物是.A.CaCO3B.K2SO4C.Al2O3D.SiO222.(6分)根据粗盐提纯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为有效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杂质,精制过程中加入试剂的合理顺序为. A.NaOH溶液,Na2CO3溶液,钡试剂,盐酸B、NaOH溶液,钡试剂,Na2CO3溶液、盐酸C.钡试剂,NaOH溶液,Na2CO3溶液、盐酸(2)钡试剂可以是.A.Ba(OH)2 B.Ba(NO3)2 C.BaCl2(3)为了保证杂质能够完全除去,除去试剂均稍过量,判断钡试剂已经过量的方法是.23.(6分)我国古代的物质文明华夏民族在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方面有着辉煌的历史。

①东晋《抱扑子》中记载:“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曾青”即硫酸铜溶液)。

②战国《周礼》中记载;“煤饼烧砺房成灰”(“砺房”即牡砺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将“灰”溶于水可制得沤浸树皮脱胶的碱液。

③元代《庚道集》中记载:“点铜戍银”(即单质铜与砷融合形成银白色的物质)请运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l)在①~③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_________(填编号)其中发生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①中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24.(8分)某活动小组利用以下实验装置制取氧气并进行探究活动。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用装置A、B、C来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装置B中应盛放的是,导管口的连接顺序是。

25.(14分)今有下列六组仪器:①牛角管②锥形瓶③温度计④冷凝管⑤已组装固定好的铁架台、酒精灯和蒸馏烧瓶(垫有石棉网) ⑥带附件的铁架台。

现要进行酒精(沸点为78.5℃)和水混合物的分离实验,试回答下列问题:(1)按仪器的安装先后顺序排列以上提供的各组仪器(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冷凝管的两端有大口和小口之分,靠近大口的小弯管用于____________冷却水,靠近小口的小弯管用于_________________冷却水(填“引入”或“流出”)。

(3)蒸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蒸馏烧瓶中注入液体混合物后,加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8分)“毒鼠强”是一种灭鼠药,具有极强的毒性,国家已禁止使用。

它是一种含有C、H、O、N、S的有机物,其摩尔质量为240/g mol;其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所含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所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其余为N、S。

(1)误食0.1g“毒鼠强”就可以使人死亡,0.1g“毒鼠强”的物质的量为多少?(2)试求“毒鼠强”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参考答案】1. C 2、a 3、B 4、B 5、C 6、B 7、B 8、C 9、B 10、B 11、A12、A 13、A 14、D 15、C 16、c 17、b 18、B 19、C 20b21、(1)①CH 4;②CO ;③O 2; ④KNO 3;(2)①3;氧;②11;③A .22、(1)BC ;(2)AC ;(3)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如无沉淀产生,证明钡试剂已过量;23、(1)①②评分标准:漏选,多选或错选不得分 CaCO 3CaO+ CO 2 ↑(2) Fc+CuSO 4=FeSO 4+Cu 评分标准漏写、多写或错写不得分24、(1)试管 铁架台(2)2KMnO 4K 2MnO 4+MnO 2+O 2↑ 浓硫酸 a→b→c→d 25、(1)⑤; ③; ④; ⑥; ①; ②(2)流出冷却水; 流入冷却水(3)蒸馏烧瓶内支管口的下沿处(4)防止过热时液体因暴沸而剧烈跳动26、(1)44.210mol -⨯(2)20:36:2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