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食品中的有机物第一节什么是有机物教学目标:1.知道含碳的化合物是有机化合物,会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
2.了解什么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知道食物中含有的重要有机物。
教学过程:[回忆]葡萄糖、面粉、棉布在空气中会烧焦,煤油、石蜡等物质经点燃后有黑烟冒出。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这些物质中均含有,属于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但、等不属于有机物。
[思考1]如何证明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方案1:方案2:1.人们把像葡萄糖这类含__________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化合物。
组成中不含碳的化合物一般称为______________,像水、食盐等;但像CO、CO2、CaCO3等少数含碳化合物,由于它们的跟无机化合物很相似,故将他们归入无机化合物来研究。
2.有机高分子指的是。
根据P.211图8-1及P.213第5题,计算几种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甲烷(CH4) ,乙醇(C2H60) ,维生素B2(C17H20O6N4) ,淀粉[(C6H10O5)n],n的数值从几万到几十万相对分子质量大,可达几万至几十万,甚至几百万或更大的有机物称为,如是有机高分子。
3.、、和是食物中含有的重要有机物,是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思考2]观察图8-3各种各样的食物及表8-1一些食品的营养成分,找出这些食物的主要成分,判断食物中的重要的有机物有哪些?归纳与小结:大米和面粉的主要成分是,食用油中含有,鱼、肉、牛奶中含有丰富的,青菜、水果中含有,青菜中还含有。
食物中含有的重要的有机物是、、、。
[大显身手]1.下列各组中均属于有机物的是()A.碳酸、碳酸钙 B.金刚石、甲烷C.酒精、淀粉 D.蛋白质、干冰2.下列不属于厨房中的有机物的是( )A.醋酸 B.食盐 C.蔗糖 D.味精3.小明奶奶为他迎接中考制定了如下食谱:米饭、红烧鸡、蛋汤、糖醋鱼、麻辣豆腐。
为使营养均衡,你觉得最好还要补充()A.牛肉B.河虾C.青菜D.雪糕4.血液中含有的一种含铜的呈蓝色的蛋白质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51000。
已知该分子中铜的质量为0.34%,则平均每个含铜的蛋白质分子中的铜原子数为()A.3B.6C.8D.55.某化合物中不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则它只可能属于()A.酸B.碱C.盐D.有机物[中考链接]1 血红蛋白(Hb)中含有0.33%的铁,经测定它的分子中含有4个铁原子。
通过计算血红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确定血红蛋白是否为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已知某一种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试回答:(1)从生成物分析,该有机物一定含有什么元素?可能含有什么元素?(2)现将1.6 g该有机物完全燃烧后,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4.4 g,生成的水的质量为3.6 g,通过计算说明该有机物中含有哪些元素?分别为多少克?(3)计算该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3.黄瓜中富含维生素C,其分子结构如下图。
维生素C由元素组成,化学式为。
维生素C在pH<5的环境中较稳定,为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黄瓜在烹饪时应加入少量的。
新区大港中学九年级化学教学案主备人:吴勤波审核:贾红霞2011年2月第二节淀粉和油脂教学目标:1.知道蛋白质、维生素都是有机化合物,知道蛋白质的组成元素2.了解蛋白质的转化及和氨基酸的关系,通过简单实验了解蛋白质的一些性质特征3.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来源4.掌握简单鉴别化学纤维、毛发纤维的方法。
教学过程:[回忆]1.同学今天的早饭,请大家分析这些食物中有哪些营养物质?人体能量来源于哪些物质?2.我们日常生活中淀粉类食物有哪些呢?[思考1]日常生活中,等都富含淀粉。
[小结]1.绿色植物在太阳光照下能将________和________合成_____ __。
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绿色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还能把光合作用生成的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葡萄糖、淀粉、纤维素等物质,习惯上称为_________________(又叫糖类)。
富含淀粉的谷物、甘薯等可以酿酒。
各种酒中都含有________。
在酿酒过程中,淀粉先转化为________,_______发酵生成_________。
[思考2]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步骤:向食物(土豆、面包、粉丝、苹果、饼干等)上滴加碘水,观察现象并进行判断。
[小结]检验淀粉的方法:向待检食物上滴加,若呈现色,则含有淀粉。
3.用可以检验出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若含有淀粉,与其作用会呈现出色。
[思考2]如何检验某人是否患有糖尿病?步骤:取尿样,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煮沸,观察现象并判断。
[小结]葡萄糖的检验:取样,加入新制的,加热煮沸后,若出现色沉淀,则含有葡萄糖。
4.葡萄糖是一种有_____味的______色_________,化学式是____ _____。
葡萄糖在体内经缓慢氧化转化为____ _和_____ _,___ ___热量。
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
5.油脂是人们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含有三种元素。
通常呈固态的叫做,呈液态的叫做。
[思考3]淀粉在人体内发生了怎样的转化?葡萄糖在人体内是发生怎样的变化呢?自然界中如何生成葡萄糖?[小结]1.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2.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3.糖类物质(碳水化合物)包括:4.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低,易患,会出现乏力、、、休克等症状。
[思考4]油脂由哪些元素组成?油与脂如何区分?油脂通常具有哪些性质?[大显身手]1.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
油脂在人体内完全氧化时,每克放出约39.3kJ的能量,如果油脂的化学式为C57H110O6,则:(1)该油脂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2)正常人一般每天消耗9432kJ能量,如果能量的25%由油脂提供,那么我们每天大约需要摄入_______g油脂,才能维持机体能量平衡。
2.美国化学家最近研究出一种利用植物制造氢气的方法。
首先从植物组织中提取葡萄糖溶液,对其加压并加热到200℃,利用铂做催化剂,它们能把葡萄糖分解成氢气、二氧化碳和少量乙炔(C2H2) 。
请你写出用植物制得氢气的反应方程式此外,利用植物的籽粒中含有的葡萄糖,在无氧的条件下,由酵母菌催化发酵,形成绿色燃料-----酒精和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请你写出其化学方程式[中考链接]1 用简单可行的方法鉴别下列物质:(1)牛奶和米汤(2)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3)蚕丝和棉纱线2淀粉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可与水作用逐渐转化为葡萄糖。
现请你设计实验证明:①淀粉已完全转化为葡萄糖;②淀粉正在转化为葡萄糖;③淀粉还未转化为葡萄糖。
(提示:第①题中淀粉完全转化为葡萄糖,那么应存在几种物质,是否只要检验有葡萄糖存在就代表全部是葡萄糖了呢?同理,第③题应检验几种物质的存在)新区大港中学九年级化学教学案主备人:吴勤波审核:贾红霞2011年2月第三节蛋白质和维生素教学目标:1.知道蛋白质、维生素都是有机化合物,知道蛋白质的组成元素;2.了解蛋白质的转化及和氨基酸的关系,通过简单实验了解蛋白质的一些性质特征;3.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作用及来源;4.掌握简单鉴别化学纤维、毛发纤维的方法。
教学过程:[回忆]1.生活中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哪些?2.找出人体中的蛋白质有哪些?归纳与总结人体的等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重要营养物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人类需要通过饮食来补充,如果摄入量不足,会使人生长发育迟缓、、等。
1.蛋白质是食物中供给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是构成人体_____ ___的基础物质。
没有蛋白质就没有____ ___。
含蛋白质的食物在胃、肠中的_____ __及体内水的作用下,逐步分解生成可被小肠吸收的___ ___,____ __被人体吸收,再重新结合成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蛋白质。
[思考1]蛋白质和氨基酸蛋白质是由不同氨基酸相互结合形成的,我国1965年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了,味精是一种的钠盐。
探究蛋白质的特性实验1.取两支盛有鸡蛋清的试管,分别加入蒸馏水及饱和硫酸铵溶液,观察现象;实验2.取三支试管,各加3毫升鸡蛋清溶液,将第一支加热,向第二支中加入少量乙酸铅溶液,向第三支中加入几滴浓硝酸,微热,观察想象;实验3.用镊子夹一小块凝固的蛋白质,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灼烧头发或灼烧棉纱,观察现象。
用什么方法才能区分棉质或是毛织的布料?(说明方法和现象)2.加热鸡蛋白溶液、加入醋酸铅溶液都可以看到溶液中有________ ______生成;滴几滴浓硝酸,微热,可以看到溶液中有___ _____生成。
在火焰上灼烧凝固的蛋白质,可以闻到___ ___味,可以用这种方法区分棉线和毛线。
蛋白质(溶解性)___ ____,遇到___ ____、____ ___、___ ____等化学物质,会发生___ ____,失去原有生理功能。
这种现象称为变性。
因此,人被烫伤、皮肤受硝酸腐蚀时,____ ___受到破坏,重金属盐、甲醛能使人畜____ __。
交流与讨论观察课本P.224表8-2几种维生素的作用及存在,找出各种维生素缺乏会造成的病症,以及如何从食物中摄取。
归纳与总结1.人体中缺乏易得夜盲症,缺乏易得脚气病,缺乏易得口角炎,缺乏易得骨质疏松。
2.维生素C能溶于水,易被氧化而破坏(尤其在加热或碱性环境中),所以烹饪蔬菜时,最好。
3.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
食物的成分主要、、、、无机盐和水等六大类,通常称为营养素。
4.大豆、花生和谷物易被____ ___污染,其中_______ _毒性较大。
另外,霉变米中黄变米毒素。
___ __霉变的食物,____ _____喂养家畜,是杜绝霉菌毒素毒害的根本办法。
[大显身手].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一些重金属离子(如Cu2+、Ba2+、Pb2+、Ag+等)与蛋白质作用会使蛋白质变性而丧失其生理功能,危及生命。
由此可知,可溶性的重金属盐为有毒物质。
根据以上叙述,请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物质中,不会引起人体中毒的是( )A.乙酸铅B.硝酸钡C.氯化铜D.氯化银新区大港中学九年级化学教学案主备人:吴勤波审核:贾红霞2011年2月(2)在医疗上用X射线检查肠胃病时,常让病人服用硫酸钡的悬浊液(俗称“钡餐”,硫酸钡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但不能服用碳酸钡,其原因是人体胃液中含有(填物质的化学式) ,与碳酸钡反应后,产生了一定量的离子而使人体中毒。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因氯化钡中毒,应采取何种措施解毒?[中考链接]1 有一种橡胶样品在空气中灼烧时有刺激性的二氧化硫气体生成,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混有硝酸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