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丹溪翁传—中医医古文课件

丹溪翁传—中医医古文课件


且促灸其氣海。頃之手動,又頃而 唇動。及參膏成,三飲之甦矣。其 後服參膏盡數斤,病已。 天臺周進士病惡寒,雖暑亦必 以綿蒙其首,服附子數百,增劇。 翁診之,脈滑而數,卽告曰:“此 熱甚而反寒也。”乃以辛涼之劑, 吐痰一升許,而蒙首之綿減半;仍 用防風通聖飲之,愈。周固喜甚, 翁曰:“病愈後須淡食以養胃,內 觀以養神,則水可生,火可降;否 則,附毒必發,殆不可救。”彼不 能然,後告疽發背死。
返回主页 返回
朱丹溪师从图示 刘完素 荆山浮屠
张从正 李杲
罗知悌
朱丹溪
返回主页
返回
而:你
过去所学的医学
盡去而舊學,非是也。
对,正确。
返回主页
语序:乡泥陈、裴之学诸医。
鄉之諸醫泥陳、裴之學者
返回主页
返回
补中益气之剂:李杲创制的补中益气汤, 由黄芪、人参、甘草、当归、陈皮、白 术、升麻、柴胡组成,调补脾胃,升阳 益气。
甦:同苏。
百:“日”之讹 字。
仍:乃。于是。
内观:犹“内视”。
返回主页
一男子病小便不通,醫治以利 藥,益甚。翁診之,右寸頗弦滑, 曰:“此積痰病也,積痰在肺。肺 爲上焦,而膀胱爲下焦。上焦閉則 下焦塞,辟如滴水之器,必上竅通 而後下竅之水出焉。”乃以法大吐 之,吐已,病如失。 一婦人產後有物不上如衣裾,醫 不能喻。翁曰:“此子宮也,氣血 虛,故隨子而下。”卽與黃芪當歸 之劑,而加升麻舉之,仍用皮工之 法,以五倍子作湯洗濯,皺其皮。 少選,子宮上。翁慰之曰:“三年 後可再生兒,無憂也。”如之。
厉:同“励”。 道学:即理学。 葆:通保。 毓:养育。
少:轻视。
末章节小结
返回主页
许文懿:元代理学家,金华人,号白云山人。
理学开山祖为周敦颐(公元1017—1073年),主 要著作有《太极图书》、《通书》、《爱莲说》。 他所阐述的太极、理、气、性、命等,成为宋明理 学的基本范畴,对以后理学发展有很大影响。宋明 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程颢、程颐、朱熹为代 表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主 观唯心主义两个学派。前者世称程朱理学,后者亦 称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认为“理”是宇宙的本源,是离开事物 独立存在的的抽象实体,由它主宰和派生万事万物。
徇:依顺,依从。
揮》、《傷寒辨疑》、《本草衍義 焉:于此。兼词。 補遺》、《外科精要新論》諸書, 學者多誦習而取則焉。 介特:谓耿直清高, 翁簡慤貞良,剛嚴介特,執心 不随流俗。 以正,立身以誠,而孝友之行,實 孝友:事父母孝顺, 本乎天質。奉時祀也,訂其禮文而 对兄弟友爱。 敬泣之。事母夫人也,時其節宣以 时祀:每年四季对 祖先的常规祭祀。 忠養之。寧歉於己,而必致豐於兄 弟;寧薄於己子,而必施厚於兄弟 时:使……按时。 之子。非其友不友,非其道不道。 折节:屈身。 好論古今得失,慨然有天下之憂。 世之名公卿多折節下之,翁爲直陳 下:向位低的请教。 治道,無所顧忌。然但語及榮利事, 拂衣:表示愤怒。 則拂衣而起。與人交,一以三
返回主页 返回
是:前置的宾语。正常 语序:翁穷昼夜习是。
翁窮晝夜是習
返回主页 返回
刘完素,字守真,自号通元处士,约生 活于1110-1209年。是金时的河间人,因此后 人又称他为“刘河间”。他是中医历史上著 名的“金元四大家”——“寒凉派”的创始 人。
返回主页
返回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1156-1228),睢 (suī)州考城人,是金代的著名医家,兴定年间 (1217-1222)曾被召为太医,但不久就辞退了。 他在民间行医多年,是当时的名医,他与刘完素是 同时代的人,但年龄较小。他便是“金元四大家” 之一的“攻下派”的创始人。
升舉,并及心肺之氣,陷入中焦, 对李杲之学的理解 而用補中益氣之劑治之,此亦前人 之所無也。然天不足於西北,地不 滿於東南。天,陽也;地,陰也。 西北之人,陽氣易於降;東南之人, 陰火易於升。苟不知此,而徒守其 法,則氣之降者固可愈,而於其升 者亦從而用之,吾恐反增其病矣。 乃以三家之論,去其短而用其長, 又復以太極之理,《易》、《禮 記》、《通書》、《正蒙》諸書之 義,貫穿《內經》之言,以尋其指 寻:探求。 歸。而謂《內經》之言火,蓋與太 返回主页 極動而生陽、五性感動之說有
返回主页
随文注释
丹溪翁者,婺之義烏人也,姓 朱氏,諱震亨,字彥修,學者尊之 讳:名。 曰丹溪翁。翁自幼好學,日記千言。 稍長,從鄉先生治經,爲舉子業。 後聞許文懿公得朱子四傳之學,講 道八華山,復往拜焉。益聞道德性 命之說,宏深粹密,遂爲專門。一 日,文懿謂曰:“吾臥病久,非精 於醫者,不能以起之。子聰明異常 人,其肯游藝於醫乎?”翁以母病脾, 於醫亦粗習,及聞文懿之言,卽慨 然曰:“士苟精一藝, 返回主页
仕:《论语•子 张》“仕而优则 学,学而优则 仕。”士 仕
知悌,字子敬,世稱太無先生,宋 理宗朝寺人,學精於醫,得金劉完 素之再傳,而旁通張從正、李杲二 家之說。然性褊甚,恃能厭事,難 褊(biǎn): 《说文》“褊, 得意。翁往謁焉,凡數往返,不與 衣小也。”引 接。已而求見愈篤,羅乃進之,曰: 申为心胸狭小。 “子非朱彥修乎?”時翁已有醫名, 羅故知之。翁既得見,遂北面再拜 北面:面向北行 以謁,受其所教。羅遇翁亦甚懽, 弟子拜师之礼。 卽授以劉、張、李諸書,爲之敷揚 懽:同“欢”。 三家之旨,而一斷於經,且曰: “盡去而舊學,非是也。”翁聞其 丹溪翁师从图示 言,渙焉無少凝滯於胸臆。居無何, 返回主页 盡得其學以歸。
合;其言陰道虛,則又與《禮記》 丹溪翁综合各家 之養陰意同。因作《相火》及《陽 两自然段小结 有餘陰不足》二論,以發揮之。 於是,翁之醫益聞,四方以病來 辐凑:颜师古有 迎者,遂輻湊於道,翁咸往赴之。 注:“辏。聚也。 其所治病凡幾,病之狀何如,施何 言如车辐聚于毂 良方,飲何藥而愈,自前至今,驗 也。”聚集。 者何人,何縣里,主名,得諸見聞, 纪:通记。 班班可紀。 浦江鄭義士病滯下,一夕忽昏 仆,目上視,溲注而汗泄。翁診之, 脈大無倫,卽告曰:“此陰虛而陽 酒且内:谓饮酒 后又行房事。 暴絕也,蓋得之病後酒且內,然吾 返回主页 能愈之。”卽命治人參膏,而
鄉之諸醫泥陳、裴之學者,聞 笑且排:“…… 翁言,卽大驚而笑且排,獨文懿喜 且……”古文中常 用的固定结构, 曰:"吾疾其遂瘳矣乎!”文懿得末疾, 表示:“又…… 醫不能療者餘十年,翁以其法治之, 又……” 良驗。於是諸醫之笑且排者,始皆 心服口譽。數年之間,聲聞頓著。 诸医之笑且排者: 定语后置。 翁不自滿足,益以三家之說推廣之。 謂劉、張之學,其論臟腑氣化有六, 消息:消长;变 而於濕熱相火三氣致病爲最多,遂 化。反义复合词, 以推陳致新瀉火之法療之,此固高 此谓斟酌,变化。 出前代矣。然有陰虛火動,或陰陽 兩虛濕熱自盛者,又當消息而用之。 对刘、张之学的理解 謂李之論飲食勞倦,內傷脾胃,則 返回主页 胃脘之陽不能以
朱熹 许谦 黄幹 何基 王柏 金履祥 返回主页 返回
朱熹(1130——1200),南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字元晦,徽州 婺源(今江西婺源县人。朱熹自幼好学深思,为二程的四传弟子。 十八岁中举,次年登进士第,历任各种官职达二十余次,主张抗金。 朱熹一生的主要活动是讲学授徒,著书立说。他凝毕生心血于儒家 经典的注释与阐发,于《四书》、《五经》用力最勤,集后期儒学 之大成,发展了二程的理学思想,建立了一个中国古代最庞大、最 完整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世称“程朱理学”,成为中国后期封建 社会官方哲学的正宗,甚至在日本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著作有 《四书章句集注》、《周易本义》、《楚辞集注》等和后人编纂的 《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
内容 提要 全文 朗诵 随文 注释 整篇 翻译
丹 溪 翁 传
戴 良
重点 提示
参考 文献 自测 练习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作者戴良(公元1317—1383),号九灵山人。 元代学者,著有《九灵山房集》,他通晓经史百 家及医卜释老学说,因此书中载有多篇关于医学 的著作。
返回主页
朱震亨,字彦修(1281──1358年),享年 78岁。因他出生的赤岸镇有一条溪流名叫丹溪, 所以学者多尊称朱震亨为“丹溪翁”或“丹溪先 生” 。力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申 明人体阴气、元精之重要,故被后世称为“滋阴 派”的创始人。朱震亨一生中在繁忙的诊务之余, 还勤于笔耕,为后人留下了一大批重要的医学著 作和诊疗经验,其中《格致余论》、《本草衍义 补遗》、《丹溪心法》、《医学发明》、《脉诀 指掌》、《平治哨萃》、《语法机要》、《丹溪 医要》、《脉因证治》等书,是其代表作。
綱五紀爲去就。嘗曰:天下有道, 則行有枝葉;天下無道,則辭有枝 葉。 。夫行,本也;辭,從而生 者也。苟見枝葉之辭,去本而末是 務,輒怒溢顔面,若將浼焉。翁之 卓卓如是,則醫特一事而已。然翁 講學行事之大方,已具吾友宋太史 濂所爲翁墓誌,茲故不錄,而竊錄 其醫之可傳者爲翁傳,庶使後之君 子得以互考焉。
浼:沾污。 讲学:研习学问。
大方:主要事迹。
墓誌:宋濂所写著 的《故丹溪先生朱 公石表辞》
論曰:昔漢嚴君平,博學無不 通,賣卜成都。人有邪惡非正之問, 則依蓍龜爲陳其利害。與人子
返回主页
言,依於孝;與人弟言,依於順; 與人臣言,依於忠。史稱其風聲氣 節,足以激貪而厲俗。翁在婺得道 學之源委,而混迹於醫。或以醫來 見者,未嘗不以葆精毓神開其心。 至於一語一默,一出一處,凡有關 於倫理者,尤諄諄訓誨,使人奮迅 感慨激厲之不暇。左丘明有云: “仁人之言,其利溥哉!”信矣。若 翁者,殆古所謂直諒多聞之益友, 又可以醫師少之哉?
以推及物之仁,雖不仕於時,猶仕 也。”乃悉焚棄向所習舉子業,一 於醫致力焉。
時方盛行陳師文、裴宗元所定 大觀二百九十七方,翁窮晝夜是習。 既而悟曰:“操古方以治今病,其 勢不能以盡合。苟將起度量,立規 xiān 一种鱼 矩,稱權衡,必也《素》、《難》 諸經乎!然吾鄉諸醫鮮克知之者。”鲜 xiǎn 少 遂治裝出游,求他師而叩之。乃渡 浙河,走吳中,出宛陵,抵南徐, 達建業,皆無所遇。及還武林,忽 有以其郡羅氏告者。羅名 返回主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