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的价值观
新公共管理——3E 20世纪80年代初, 在大多数先进国家中产生了一种 新的公共部门管理模式,国内外学者将其称之为 新公共管理。 英国学者罗兹,将英国的新公共管 理看作是追求 3E即经济、效率、效能目标的管理 改革运动。 他认为,新公共管理具有下列一些主 要观点:注重管理而不是政策,注重绩效评估和 效率,将公共官僚制组织划分为一些在用户付费 的基础上相互协调的机构,利用准市场化和签约 包出工程的方式促进竞争,削减成本,具有一种 特别重视产出目标、限期合同、金钱刺激和自主 管理的管理风格。 美国的奥斯本和盖布勒提出了更为积极的观点,他 们主张把企业和私营部门经营管理的一些成功的 管理方法移植到政府公共部中来,主张政府应像 企业那样引入竞争机制。
• • • •
效率行政有三大理论基石: 一是威尔逊行政与政治两分原则 二是韦伯官僚制理论(科层制理论) 三是泰勒科学管理理论
• 效率可以通过官僚化的、技术的或者科学 的方法来测定,这里已毫无公共可言,公共成 为原子化的个体的集合,除了个人利益的简 单相加之外,不存在任何公共利益之类的东 西。
• 在美国的公共行政实践中,效率准则也得到了具 体的反映19世纪30年代的总统行政管理委员会, 即布郎洛委员会就典型了反映了这点, 委员会的 主要目标是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政府,(即有效性 和经济) , 委员会行政改革的具体内容: • 第一, 为了处理日益增多的行政事务,白宫的政 府机构应该扩充,第二,政府的管理机构,特别 是有关处理预算,有效性研究,人事和计划的机 构应该要彻底检修和重组,使每一个行政机构能 找到合适的位置,第三,财政系统应该根据私营 企业的实践广泛地进行修改。 • 在布郎洛委员会看来,有效的政府管理,必须 建设(一部机器), 必须确立行政首长在行政管理 中的核心地位,管理的原则是效率原则。这反映 了总统行政委员会强调集权和控制的思想。
“效率”与“公平”之争
• • • • 传统公共行政:效率 新公共行政:公平 新公共管理:3E 新公共服务:公平
传统公共行政—效率
• 传统公共行政贯穿着这样一条主线,即价值 中立、效率中心、技术至上,这与科学管理 理论所强调的管理主义基本是同质的。 • 效率成为传统公共行政的出发点和终极目 标。
• 威尔逊:行政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揭示政府能够 适当地和成功地进行什么工作,以及政府怎样才 能以尽可能高的效率及在费用或能源方面用尽可 能少的成本完成这些适当的工作。 • 古德诺:行政学不使用民主或程序的标准,而是 研究政府的行政效率、使用方法和技术的标准。 怀特:公共行政的目的,就是在官员和雇员的处 置下,对各种资源加以最有效能的利用,使公共 计划得以最迅速、最经济、最圆满的完成。 • 古利克:行政科学中,无论是公或私,基本的善 就是效率。行政科学的基本目的就是以最少的人 力和材料的消耗来完成手头的工作。
• 公共管理领域同样也存在价值问题,并且是不能忽 视的重要问题。因为从政治的角度看,公共管理部 门本来就是被人们设计出来的一种满足社会需要, 帮助人们明确阐述并实现其公共利益,达到设计者 目的的工具。公共管理部门是客体,公民是主体。 • 公共管理的价值观, 是指公共管理主体对公共管理 价值物、公共管理价值关系、公共管理价值创造 活动及其结果的反映, 以及由此而形成的较为稳定 的心理取向、评判标准和行为定势。 • 公共管理价值观是公共管理的灵魂,是公共管理活 动的动力源泉和理性后盾,它既能在宏观上指导和 规定整个公共管理发展进程,又可以在微观上直接 影响公共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对公共管理的影 响是最核心、最深层的
• 现代公共管理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也不同于新 公共管理,它具有以政府为核心的多元行为主体、 治理与服务的结果取向、管理本质的服务性以及 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治理性等基本特征,为公 共事务的有效治理开拓了广阔的社会资源,确立 了公共事务治理的合法性基础。然而,由于公共 管理的两重属性使然,它既是国家与社会的中介, 又是政治过程与技术过程的统一,公共管理难免 会陷入民主与效率、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选择的 两难。公共管理的钟摆应该摆向何方,其发展方 向究竟在哪里?这是理论界、实践界迫切需要思 考和回公共管理的价值之争 价值本是一个经济范畴,指的是物的有效 性。但是,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就不仅仅是指 事物可以满足人的需要的那些特殊性质,而 且还指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一种特定的关系, 即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和主体需 要被客体满足的一种效益关系。一般认为, 主体的现实需要是客体有无价值以及价值 大小的内在尺度。
与传统公共行政追求效率原则有所不同,新 公共管理实现从效率本位向绩效本位转移, 实际上拓展了效率的内涵。 但如果从中抽 象出他们共同的本质属性,二者把立足点 放在追求效率和生产率等价值上是完全一 致的,英国学者费利耶就曾把新公共管理 的价值取向归纳为效率驱动模式。 只不过 新公共管理更侧重私人部门管理方法和技 术的移植,关注财政预算、成本核算等有 关效率问题的理念。
• 韦伯:官僚体制的组织广泛传播的决定性 的原因,是由于它的纯技术的优势超过其 它任何组织形式。一种充分发达的官僚体 制机制与其他形式的关系,恰恰如同一台 机器与货物生产的非机械性方式的关系一 样。精确、迅速、明确、精通档案、持续 性、保密、统一性、严格的服从、减少摩 擦、节约物资费用和人力。这是官僚制度 的属性。
公共管理的价值观
• • • •
一、公共管理价值之争 二、公共管理的公共性 三、宪政价值理念 四、公共管理的价值观
• 参考文献: • 1、[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 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 2、[美]约翰. 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 1988年版 • 3、[美]珍妮特. V.登哈特、罗伯特. B.登哈 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年版。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