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通行能力报告

道路通行能力报告

道路通行能力分析实践学院:专业:组长:指导老师:交通工程短号:年级:2011级成员:中国·珠海二○一四年一月目录一、调查目的 (1)二、调查时间和地点 (1)三、城市道路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 (1)1.交叉口地点: (1)2.交叉口地理环境和交通环境 (1)3.道路截面结构 (3)4.调查数据 (3)5.通行能力计算 (5)6.延误计算和现状服务水平评价 (8)四、城市道路无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 (9)1.交叉口地点 (9)2.交叉口地理环境和交通环境 (9)3.道路截面结构 (10)4.无信号交叉口车流运行特性 (10)5.调查数据 (11)6.通行能力计算 (13)7.饱和度计算和现状服务水平评价 (13)五、城市道路路段通行能力分析 (14)1.路段地点: (14)2.路段概况: (14)3.调查数据 (15)4.通行能力计算 (16)5.现状服务水平评价 (17)参考文献 (18)1道路通行能力分析实践一、调查目的交通调查是指为了找出交通现象的特征性趋向,在道路系统的选定点或路段,收集和掌握车辆或行人运行状态的实际数据所进行的调查分析工作。

通过现场勘查得到的数据以及相关参数,计算并分析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评价其设计合理性和所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时间和地点1、时间:2014年1月7号2、时间段:17:30—18:303、地点: 1)港湾大道-留诗路信号交叉口2)金峰北路-科技二路无信号交叉口3)港湾大道路段三、城市道路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分析1. 交叉口地点:港湾大道-留诗路信号交叉口2. 交叉口地理环境和交通环境地理环境:交叉口位于港湾大道与留诗路形成的平面十字型交叉口,位于珠海市香洲东北部。

港湾大道全长21.1km,是由歧湾公路珠海段扩宽改造的珠海市东出口公路。

根据珠海市的总体规划,该大道分为城市型和郊区型两部分。

其中,城市道路10.8km,路幅宽度为45m,设置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交通环境:港湾大道属于珠海市主干道。

作为珠海市区进出京珠高速的唯一道路,是珠海的北大门。

担负着周边城市进出珠海的重要途径之一。

图3.2.1 港湾大道-留诗路交叉口实景图图3.2.2 港湾大道横断面图3.2.3 哈工大路横断面图3.2.4 留诗路横断面3. 道路截面结构各入口断面的车道数,各方向的专用车道数如下:a)北进口:直行、左转、右转车辆数量相当,所以设置了直行、专用左转、专用右转各一条车道。

b)南进口:行车道宽度较北进口宽度较窄,不设置专用车道,各方向的车辆数均等,所以设置了一条直左和一条直右共用车道。

c)东进口:直行车辆较多,且左转车辆也有一定数量,所以设置两条直行、一条直右和一条专用左转车道。

d)西进口:直行车辆较多,且右转车辆也有一定数量,避免徒增多余等候时间,故设置了三条直行、一条专用左转和一条不受信号控制的专用右转车道。

图3.3.1 交叉口平面图4. 调查数据针对信号交叉口的实地调查,了解交叉口的道路条件和交通状况,并获得信号灯周期、绿灯显示时间、红灯显示时间等基本信号参数,采用人工计数法调查各进口各个方向不同车型的车辆数,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推荐的计算方法计算出该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具体数据如下:1.折算系数:统计数据时,需要统计当量交通量,因此需要将不同车型进行折减换算。

2.调查数据的汇总,统计得到的当量交通量汇总表如下:3.第一相位:东西直行通行,右转不受控制,南北禁行,绿灯时间为83s,红灯时间为48s。

第二相位:东进口左转、直行通行,西进口左转通行,右转不受控制,南北禁止,绿灯时间为19s,红灯时间112s。

第三相位:南北直行、左转、右转通行,东西方向禁止,绿灯时间为23s,红灯时间108s。

信号相位图和信号配时图如下:图3.4.1 第一相位图3.4.2 第二相位图3.4.3 第三相位图3.4.4 信号配时图5. 通行能力计算我们采用《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介绍的方法计算道路通行能力。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主要针对我国道路的实际情况,介绍了计算信号交叉口设计通行能力的方法。

该方法也以进口道的停车线为控制面,先计算某方向进口道的一条直行车道通行能力,然后根据车道类型和转弯车辆比例得出该进口道的通行能力,进而通过累加各个进口道的通行能力得出整个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

交叉口的通行能力等于各个进口道通行能力之和,而进口道的通行能力等于各车道通行能力之和。

具体计算过程如下:5.1、进口道设计通行能力(1)北进口直行车道设计通行能力:)/(20313418.2/)3.223(9.036001/)(3600h pcu T T T T C s F G s s =+-⨯⨯=+-=φS C ——一条直行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S φ——修正系数,可近似取0.9; G T ——绿灯的周期;F T ——绿灯亮后,第一车启动并通过停止线的时间(s ),可取2.3s ; S T ——直行或右行车辆通过停止线的平均时间(s/pcu ); T ——信号周期;该进口道设置有专用的左转、右转车道,故:)/(923)23.055.01/(203)1/(h pcu C C R L S ELR =--=--=∑ββELR C ——设有专用左转与右转车道时,本面进口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R L ββ,——分别为左右转车占本面进口道车辆的比例;专用左转车道设计通行能力:)/(50855.0923h pcu C C L ELR L =⨯==β 专用右转车道设计通行能力:)/(21223.0923h pcu C C R ELR R =⨯==β 北进口的设计通行能力为:)/(923212508203h pcu C C C C R L S E =++=++=E C ——进口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2)南进口直行车道设计通行能力:)/(22413415.2/)3.223(9.036001/)(3600h pcu T T T T C S F G SS =+-⨯⨯=+-=φ直左车道设计通行能力:)/(147)2/69.01(224)2/1(h pcu C C L S SL =-⨯='-=βL β'——直左车道中左转车所占的比例;直右车道设计通行能力:)/(224h pcu C C S SR ==南进口的设计通行能力为:)/(371224147h pcu C C C SR SL E =+=+=(3)东进口直行车道设计通行能力:)/(91713417.2/)3.21983(9.036001/)(3600h pcu T T T T C S F G S S =+-+⨯⨯=+-=φ直右车道设计通行能力:)/(917h pcu C C S SR ==左转车道设计通行能力:[][])/(11303.0)03.01/(4917)1/()(h pcu C C C C L L SR S L EL L =⨯-⨯=-+==∑βββEL C ——设有专用左转车道时,本面进口道的设计通行能力(pcu/h )东进口的设计通行能力:)/(378111349177h pcu C C C C L SR S E =+⨯=++=∑(4)西进口直行车道设计通行能力:)/(83713414.2/)3.283(9.036001/)(3600h pcu T T T T C S F G SS =+-⨯⨯=+-=φ该进口道设置有专用的左转、右转车道,故:)/(2671)04.002.01/(3837)1/(h pcu C C R L S ELR =--⨯=--=∑ββ专用左转车道设计通行能力:)/(5302.02671h pcu C C L ELR L =⨯==β专用右转车道设计通行能力:)/(10704.02671h pcu C C R ELR R =⨯==β西进口道路通行能力:)/(2671107533837h pcu C C C C L R S E =++⨯=++=∑ 所以,本信号控制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为:)/(774626713781371923h pcu C C E =+++==∑5.2、设计通行能力的折减在一个信号周期内,对面到达的左转车超过3~4pcu 时,左转车通过交叉口将影响本面直行车。

因此,应折减本面各直行车道(包括直行、直左、直右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1)北进口∵)/(50855.0923h pcu C C L E LE =⨯==β,)/(107134360044h pcu n C LE =⨯==', 即:LE LE C C '>∴本面进口道折减后的设计通行能力为:)/(522)107508(1923)(h pcu C C n C C LE LE S E E =-⨯-='--='E C '——折减后的本面进口道的设计通行能力 s n ——本面各种直行车道数LE C ——本面进口道左转车的设计通行能力LE C '——不折减本面各种直行车道数设计通行能力的对面左转车道数(pcu/h ),当对面到达的左转车超过3n~4n pcu/h 时,n 为每小时信号周期数 (2)南进口∵)/(15241.0371h pcu C LE =⨯=,即LE LE C C '> ∴本面进口道折减后的设计通行能力为:)/(281)107152(2371)(h pcu C C n C C LE LE S E E =-⨯-='--='(3)东进口∵)/(11303.03781h pcu C C L E LE =⨯==β,即LE LE C C '> ∴本面进口道折减后的设计通行能力为:)/(3763)107113(33781)(h pcu C C n C C LE LE S E E =-⨯-='--='(4)西进口∵)/(5302.02671h pcu C C L E LE =⨯==β,即LE LE C C '<∴本面进口道不需要折减设计通行能力:)/(2671h pcu C E =所以,本信号控制交叉口折减后的设计通行能力为:)/(723726713763281522h pcu C C E =+++='='∑6. 延误计算和现状服务水平评价6.1、交叉口延误调查结果通常使用下述指标来表达:)s *(*辆观测时间间隔总车辆数总延误=;)(停驶车辆总数总延误误每一停驶车辆的平均延s =;)(引道总交通量总延误车的平均延误交叉口入口引道上每辆s =;)(引道总交通量停驶车辆总数停驶车辆百分率%%100*=;pNp 21χ)(误差停驶车辆百分率的估计-=由上述公式个,根据实际调查的数据可以得出每个车道的延误指标: (1)北进口延误指标:总延误=133*15=1995(辆*s )每辆停驶车辆的平均延误=1995/145=13.8(s )交叉口入口引道上每辆车的平均延误=1995/160=12.5(s )停驶车辆百分率=145/160*100%=91%停驶车辆百分率误差=4%(2)东进口延误指标:总延误=280*15=4200(辆*s )每辆停驶车辆的平均延误=4200/133=31.6(s )交叉口入口引道上每辆车的平均延误=4200/379=11.1(s )停驶车辆百分率=133/379*100%=35%停驶车辆百分率误差=11.5%(3)南进口延误指标:总延误=63*15=945(辆*s )每辆停驶车辆的平均延误=945/30=31.5(s)交叉口入口引道上每辆车的平均延误=945/34=27.8(s)停驶车辆百分率=30/34*100%=88%停驶车辆百分率误差=10.4%(4)西进口延误指标:总延误=486*15=7290(辆*s)每辆停驶车辆的平均延误=7290/137=53.2(s)交叉口入口引道上每辆车的平均延误=7290/335=21.7(s)停驶车辆百分率=137/335*100%=41%停驶车辆百分率的估计误差=10.8%6.2、现状服务水平评价经过计算,该交叉口共有14条车道,它们的延误都符合容许误差,因此对于该交叉口进行的延误指标的计算符合要求,结果可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