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yanyangai-22-消费行为学2013专升本教学大纲-2013版营销专升本

yanyangai-22-消费行为学2013专升本教学大纲-2013版营销专升本

河南工程学院本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消费者行为学课程编码:适用专业:市场营销(专升本)学制:二年所属院部:工商管理学院制订日期: 2013 年 8 月 10 日河南工程学院教务处编制二〇一三年八月十日河南工程学院本科《消费者行为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英文名称:消费者行为学Consumer Behavior课程编码: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市场营销(专升本)学时数:48 ;其中:理论学时:48 ;实践学时:;学分数:3 ;编写人:田超杰;审定人:常英;一、课程简介(一)课程目的与任务《消费者行为学》是市场营绡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具有明显的应用性、综合性和边缘性。

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和需求问题的日益突出,社会各界尤其是企业界对消费者问题倍加关注,本身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消费者行为理论被广泛地运用到企业的营销实践中。

现代营销观念的核心是以比竞争者更加有效的产品、服务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因此,了解和把握消费者行为及其变化规律,成为企业营销决策和制定营销策略的基础。

本课程所包含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及分析技术已经成为营销、管理及传播等专业学生的必备知识和技能。

本课程以学较全面掌握消费行为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的和任务。

学生通过消费行为学理论的学习和实际操作,掌握一定的消费行为学的基础知识,提高运用消费行为学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以适应学生就业的要求,使高等教育直接有效地为社会服务。

(二)课程教学总体要求本课程教学中,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知识与能力兼顾、学以致用的原则,具体地说,应完成以下教学任务:1、要使学员从理论上掌握必备的消费行为学的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是对营销实践的理论概括和总结,能够有效地指导营销实践。

2、要积极引导学生研讨相关案例。

案例学习是本课程主要的学习手段,是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桥梁,能显著地提高学员的技能。

3、要认真指导学生完成平时作业,通过平时作业的训练,使学员能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4、要指导学生积极参加课程实践,通过体验深层次理解和认知消费行为理论知识,为营销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本课程的计划学时为48 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8学时,第1学期开设。

(一)导论(2学时)(二) 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体系分析(4学时)(三) 消费者心理过程分析(4学时)(四) 消费者需求与动机分析(4学时)(五)消费者态度分析(4学时)(六)消费者个性分析(4学时)(七) 社会文化与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4学时)(八) 消费者学习过程分析(4学时)(九)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分析(4学时)(十) 家庭与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2学时)(十一) 群体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4学时)(十二) 消费者的满意与不满(4学时)(十三) 品牌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4学时)(四)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本课程属于市场营销专业必修课之一,要求学生具备必要的市场调查、管理学基础、统计学知识,课程内容涵盖心理学、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内容。

后续课程为行为分析实习课,进一步深化对消费者行为的理解和认知。

二、课程教学总体安排(一)学时分配建议表(二)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教材教育部统编教材,江林主编,《消费者心理与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第4版。

2.参考书目卢泰宏主编,《消费者行为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版霍伊尔编,《消费者行为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版。

罗子明著,《消费心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希夫曼著,《消费者行为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5月版。

佘贤君著,《激活消费者心理需求》,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社,2011年10月版(三)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并适当增加案例分析题比重,以便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平时适当增加小组讨论、作业分析等平时练习,增加考察全面性。

2.成绩构成:建议平时成绩20%+期末成绩占80%。

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评定,期末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

学生平时成绩的评定应完成的环节主要包括课堂出勤、课堂讨论和课外作业等,课外作业可以采用课程论文、习题、案例分析等方式。

期末考试题型的设计以基础理论题、综合分析题和案例分析题有机结合,凸显试题的灵活性和应用性特点。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一)导论1.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消费者行为概念及特点;掌握消费者行为研究的三种导向或方法。

了解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了解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多样性。

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消费者行为概念及特点;(2)教学难点: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方法。

3.教学方法:讲授为主4.教学内容:(1)消费者行为概念及特点;(2)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3)消费者行为研究的理论来源与方法;(4)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历史。

5.教学要求:掌握消费者行为的概念及特点,明白消费者行为的发展既现状,熟悉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的方法。

(二)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体系分析1.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消费者行为的基本模式,掌握并能分析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体系,为学习下面的内容理清思路。

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体系;(2)教学难点:消费者行为的基本模式。

3.教学方法:讲授为主4.教学内容:(1)消费者行为的基本模式;(2)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体系;(3)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个人内在因素;(4)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外部环境因素。

5.教学要求:理解消费者行为的基本模式,掌握并能分析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体系。

(三)消费者心理过程分析1.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消费者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识过程认识商品等客观事物,通过情绪过程、意志过程的参与实现消费行为。

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感觉、知觉、记忆及注意的规律;(2)教学难点:感觉、记忆的规律。

3.教学方法:讲授为主4.教学内容:(1)消费者认识过程分析;(2)感觉、知觉、记忆及注意的规律;(3)消费者情绪过程与意志过程分析。

5.教学要求:掌握感觉、知觉、记忆等心理过程的基本规律;掌握注意与认识过程的关系及其规律,了解其生理机制;学会运用认识过程的规律解释消费活动。

(四)消费者需求与动机分析1.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需要、动机是消费者产生购买行为的决定因素。

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需要、诱因、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2)教学难点:需要、诱因、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3.教学方法:讲授为主4.教学内容:(1)需要、动机与行为;(2)消费者需求与动机分析;(3)需要、诱因、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5.教学要求:理解并掌握需要、诱因、动机、行为、目标之间的关系,即诱导消费者购买行为产生的基本原理,学会分析消费者的需求与动机。

(五)消费者态度分析1.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态度转变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关系、态度转变的原理及方法。

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消费者态度转变与购买行为;(2)教学难点:消费者态度转变与购买行为。

3.教学方法:讲授为主,加学生实习。

4.教学内容:(1)态度概述;(2)消费者态度转变与购买行为。

5.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了解态度转变的一些理论。

(六)消费者个性分析1.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个性的理论。

学会分析消费者的个性特点,并有效促进其购买行为。

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个性理论;(2)教学难点:个性差异与消费者购买行为。

3.教学方法:讲授为主4.教学内容:(1)个性理论;(2)消费者的能力、气质与性格;(3)个性差异与消费者购买行为。

5.教学要求:使学生学会分析消费者的个性特点,并有效促进其购买行为。

(七)社会文化与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1.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消费者的文化价值观、中国文化特点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了解影响非语言沟通的文化因素。

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文化特点;(2)教学难点:社会阶层,社会角色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3.教学方法:讲授为主4.教学内容:(1)文化概述;(2)中国文化特点及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3)社会阶层,社会角色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5.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消费者的文化价值观、中国文化特点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八)消费者学习过程分析1.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引导、促进消费者学习对其购买行为产生的重要意义。

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理论;(2)教学难点:学习理论。

3.教学方法:讲授与案例分析结合,加学生实习。

4.教学内容:(1)学习及其理论;(2)消费者学习与其购买行为。

5.教学要求:掌握学习的基本理论及基本方法。

(九)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分析1.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基本模式;理解消费者决策过程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关系。

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及其模式;(2)教学难点: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及其模式。

3.教学方法:讲授与案例分析结合4.教学内容:(1)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及其模式;(2)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分析;(3)消费者决策与其购买行为。

5.教学要求:学会分析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及如何促进其决策过程。

(十)家庭与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1.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家庭的结构,生命周期与家庭角色。

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家庭购买决策;(2)教学难点:影响家庭购买行为的营销策略。

3.教学方法:讲授与案例分析结合,加学生实习。

4.教学内容:(1)家庭的结构,生命周期与家庭角色;(2)家庭购买决策;(3)家庭购买行为的营销策略。

5.教学要求:理解家庭购买决策;掌握影响家庭购买行为的营销策略。

(十一)群体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1.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不同消费者群体的行为特点,增强分析不同消费者行为特点的意识。

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不同消费者群体特点分析;(2)教学难点:不同消费者群体特点分析。

3.教学方法:讲授与案例分析结合,加学生实习。

4.教学内容:(1)消费者群体概述;(2)不同消费者群体特点分析;(3)群体规范、压力与内部沟通;(4)参照群体的影响;(5)暗示、模仿与从众行为;(6)消费习俗和消费流行。

5.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不同消费者群体的行为特点,以便更有效的促进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实现。

(十二)消费者的满意与不满1.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消费者满意的理论解释、影响消费者满意的因素、消费者的不满及其反应。

2.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消费者满意的理论;(2)教学难点: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

3.教学方法:讲授与案例分析结合。

4.教学内容:(1)消费者满意;(2)消费者不满反应与消费者流失;(3)消费者忠诚;(4)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忠诚度和消费者保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