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型颅脑损伤诊疗的现状及进展

重型颅脑损伤诊疗的现状及进展

9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一、急性期诊疗方案
•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监护
– 生命指征24小时监测 – 意识、瞳孔、肢体活动变化的监测 – 颅内压监护 维持颅内压在20mmHg以下,大于此值预 后不良 – 复查CT 了解有无迟发性颅内血肿、脑肿胀、脑水肿及 血肿增大等 – 血氧饱和度监测 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 – 血生化及血气监测
1、手术治疗
近几年比较推崇标准外伤大骨 瓣减压术。
典型的是美国Becker教授主张采用的针对 急性幕上单侧颅内血肿和严重脑挫裂伤等重 度颅内高压患者的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 (standard trauma craniotomy)。
15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
手术方式为: 切口始于颧弓上,耳前1cm,于耳廓上方向 后上方延伸至颅顶正中线,然后沿正中线向 前至额部发际下,必要时可延长至眉间水平。 由此可去除约20cm ×15cm,甚至更大的 骨瓣,并充分暴露额、颞叶底部,尽可能使 骨窗低至颅底。
11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二、过渡期诊疗方案
治疗措施
• 复查CT 明确颅内变化 • 手术治疗
– – – – 迟发性或慢性血肿 外伤性脑积水 脑脊液漏 感染伤口清创术 异物、死骨、炎性组织等
• 支持治疗 • 对症治疗 • 其他治疗
12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三、康复期诊疗方案
康复期可能存在的情况
一线治疗:控制体温、防止抽搐、抬高头位、 镇静、维持动脉血氧分压、维持血容量使脑灌 注压在70mmHg以上 颅内压监护,并作脑室脑脊液体外引流 应用甘露醇(甘露醇、血浆白蛋白、速尿联合 用药是目前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最有效的 方法) 去除外伤性颅内占位性病变 二线治疗:巴比妥疗法、亚低温疗法、过度换 气(PaCO2小于30mmHg)、开颅减压术、提 高血压
2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近年来,颅脑外伤的基础和临床防治应 用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新的理论不断产 生和发展,但sTBI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仍居 高不下,总病死率一直保持在30%~50%。 因此,重型颅脑创伤的救治是神经外科 医师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尤其值得重视的 是医院之间的颅脑创伤救治效果相差很大, 即使在欧美发达国家亦存在这个问题。
31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3、过度换气
过度换气在重度颅脑损伤早期处理中的应用
重度颅脑损伤最初24小时以内及颅内压不高的 情况下,不采用过度换气疗法 颅内压增高采用脱水、脑脊液外引流、应用镇 静剂、肌松剂等方法无效时,短暂应用过度换 气可能有效 长期应用过度换气,并不能改善病人预后,还 可能增加病人死亡率
32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3、过度换气
七十年代以来,临床医师一直主张采用过度通气 治疗药物难以控制性高颅压。按照动脉CO2含量将 过度通气分为轻度过度通气(Pa CO2 3530mmHg)、中度过度通气(Pa CO2 3025mmHg)、重度过度通气(Pa CO2 < 25mmHg)。早期实验研究的临床观察发现Pa CO2 含量越低,脑血管收缩越明显,降颅压作用 越强。但随着实验研究不断深入,人们发现持续 低动脉CO2分压,会导致脑血管收缩,甚至痉挛, 继而加重脑缺血程度,加重继发性脑损害。
重型颅脑损伤诊疗的现状及进 展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随着国民经济和交通的迅速发展,我国颅脑 外伤的发生率、致残率和病死率也逐年增加。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当今我国颅脑外伤 的发病率已超过10/1万人口,其中重型颅 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ies , sTBI)占18%~20%。
Diagram
纠正低血压 保持收缩压大于90mmHg 或更高水平,使CPP (= MAP – ICP)大于50mmHg
避免血压过高避免血压过高 源自CPP (= MAP – ICP)小于 150mmHg
25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 例一
Diagram
一外伤病人,BP:90/60mmHg,ICP:30mmHg,无休 克,是否需要提升血压?
颅内压监测的指征
CT异常者 GCS计分3~8分者 颅内压大于20mmHg(约270mmH2o)为增高, 需要治疗 颅内压监测的意义 主要是早期发现颅内血肿、 脑水肿,指导治疗,判断预后
29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颅内压监护技术
颅内压监护的方法 有脑室内、脑实质内、硬膜下、 硬膜外与蛛网膜等几种,其中以脑室内监测最精确、最 可靠 美国颅内压监护仪的标准
• • • • • • 智能、语言、运动的障碍 脑积水、脑穿通畸形 颅骨缺损 外伤性癫痫 植物生存(持续昏迷1年以上为标准) 全身衰竭 脑积水、颅骨缺损、癫痫 药物、理疗、体疗、中医等
13
治疗措施
• 手术治疗 • 康复疗法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14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 辅助检查
– 颅骨X线平片 – 颅脑CT扫描
7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一、急性期诊疗方案
• 紧急处理
– 止血 – 保持呼吸道通畅 头偏后仰、吸痰、置呼吸通道、气管 插管、气管切开、辅助呼吸等 – 循环复苏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输液、维持平均动脉 压在80mmHg以上
• 初步诊断
– 颅脑损伤的类型与程度 闭合性或开放性,轻、中、重、 特重(包括头皮、颅骨、脑实质、颅内出血等) – 有无合并伤及休克 – 有无急症手术指征
20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2、BP,ICP,CPP问题
ICP( intracranial pressure ): 80~200 mmH2O或6~15mmHg CPP( 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 ): 70~100mmhg。 自动调节范围 50~150mmhg MAP( mean arterial pressure ) 70~105mmHg (=舒张压+1/3脉压差)
• 压力范围 0~100mmHg(1mmHg=13.3mmH2o) • 精确度 在0~20mmHg范围,误差2mmHg; 在 20~100mmHg范围,误差不超过10%
并发症
• 感染(0~9%)、出血(0.5~1.4%) • 仪器故障、导管阻塞移位
30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颅内压增高治疗方法的选择
• 初步抢救
– 立即压迫止血与包扎伤口 – 迅速呼吸循环的复苏支持 – 及时转运有急救条件医院
6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一、急性期诊疗方案
急救中心的诊疗
• 初步检查
– – – – – – 记录受伤的时间、伤因与经过 检查头部伤情、五官与瞳孔等 测量呼吸、脉搏及血压 检查意识状况 进行GCS计分记录 神经系统及全身简要检查 检查是否有其他合并伤
21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CPP = MAP – ICP 一般,CPP小于50mmhg→脑血流不足 ICP大于40mmhg脑功能受损危险阈限
脑灌注压在70~80mmHg最为理想,低于 40mmHg时,脑血流量急剧下降 颅脑外伤后脑血流量普遍下降,伤区、 血肿区下降更明显
22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8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一、急性期诊疗方案
• 处理决策
– – – – 明确有无颅脑紧急手术指征 明确有无合并伤紧急手术指征 向病人家属说明病情、术前谈话及签字 转诊 病人处于休克、呼吸衰竭及脑疝晚期不宜转诊
神经外科专科处理
• 专科处理
– 复核伤情、评估诊断、纠正误诊、补充漏诊 – 术前准备 – 不需手术者,送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18
有以下情况者应采用标准外伤大骨 瓣减压术: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大骨瓣减压术
理由是去大骨瓣减压术能使脑组织向减压窗 方向膨出,以减轻颅内高压对重要脑结构的 压迫,尤其是脑干和下丘脑,以挽救病人生 命。
19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但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证明去大骨瓣减压术不但没有 降低重型颅脑伤病人死残率,而且可能会增加重型颅 脑伤病人残死率。其理由包括: ①去大骨瓣减压术会导致膨出的脑组织在减压窗处嵌 顿、嵌出的脑组织静脉回流受阻、脑组织缺血水肿坏 死,久之形成脑穿通畸形; ②去大骨瓣减压术不缝合硬脑膜会增加术后癫痫发作; ③导致脑室脑脊液向减压窗方向流动,形成间质性脑 水肿; ④使手术创面渗血进入脑池和脑室系统,容易引起脑 积水; ⑤导致脑在颅腔内不稳定,会引起再损伤; ⑥增加颅内感染、切口裂开机会等。
MAP=60+(90-60)/3=70,CPP=70-30=40mmHg, CPP小于50mmHg,脑灌注不足,脑损害发生。应升 血压。
26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 例二
Diagram
另一病人, BP:250/130mmHg,ICP:100mmHg是否需降压? BP降压至190/100mmHg好吗?
3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重型颅脑定义
Diagram
深昏迷或昏迷时间大于12小时,意识 障碍逐渐加重或再次昏迷
广泛颅骨骨 折,广泛 脑挫裂伤, 脑干损伤 或颅内血 肿
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生命体征明显变化
4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重度颅脑损伤的诊疗方案 Diagram
急性期 过渡期 康复期
• 手术治疗 • 药物治疗 • 并发症治疗
10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
二、过渡期诊疗方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