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形状的判定浙江奉化江口中学(315504)毛显勇在三角函数及向量应用中,有关三角形的形状的判定,在教材中既没有直接的例题,也没有相应的练习题和习题,而此类型的题又是经常碰到的,所以教师不能只作一些范例的讲解,而应对知识作一种较全面的归纳和分析,再分不同的类型选择例题作专题讲解。
这样,既把所学知识连成一片,又巩固了知识,使所学的内容前后联系,扩大应用范围,达到融会贯通。
1、复习三角形中有关知识:1.1角的关系:A+B+C=ππ=⇒C -(A+B)、 222B A C +-=π 或A+B=π-C 、222C B A -=+π 1.2边的关系: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1.3边角关系:同一个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
正弦定理:R Cc B b A a 2sin sin sin ===。
余弦定理:A bc c b a cos 2222-+=,B ac c a b cos 2222-+=,C ab b a c cos 2222-+=。
三角形面积:S=21C ab sin =21A bc sin =21B ca sin 1.4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锐角Δ,直角Δ,钝角Δ。
按边分:等腰Δ,等边Δ。
其它:斜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等等。
2、三角形形状的判定:在ΔABC 中,三内角A 、B 、C 所对的三边长为a 、b 、c 。
2.1若 a=b 或cosA=cosB 、tanA=tanB 、sinA=sinB ⇒ A=B 则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2.2若222c b a =+ 则C 是直角,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2b a +<2c 则C 是钝角,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222c b a >+ 则C 是锐角,若a 、b 、c 中c 最大,则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2.3若 cosAcosBcosC>0, 则A 、B 、C 都是锐角,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cosAcosBcosC=0, 则A 、B 、C 中必有一个是直角,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cosAcosBcosC<0, 则A 、B 、C 中必有一个是钝角,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2.4若a •b =0⇔a ⊥b ,则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举例应用:例1 已知α是一个三角形的内角,且sin α+cos α=32,则这个三角形的形状是( ) A 、 锐角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解:∵ 00<α<1800,且sin α+cos α=32<1,∴ 900<α<1800(当00<α<900时,有三角函数线,得sin α+cos α>1;当α=900时,sin α+cos α=1)。
故选B 。
说明:本题直接利用三角函数线及三角形中任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缩小角的取值范围,从而快速得解。
例2 在ΔABC 中,内角A 和B 满足cosAcosB=sinAsinB ,则ΔABC 的形状是 。
解: cosAcosB-sinAsinB=cos(A+B)=0 又 A+B ∈(0,π)∴ A+B=2π。
故ΔABC 是直角三角形。
变式1:若条件为cosAcosB>sinAsinB ,则ΔABC 的形状是钝角三角形。
变式2:若条件为cosAcosB<sinAsinB ,则ΔABC 的形状不能确定。
说明:本题倒用两角和与差的公式,再根据角的取值范围先确定角A+B 的范围,从而确定角C 的范围,就得解。
例3 在ΔABC 中,已知cos 2A+cos 2B+cos 2C=2,试判定其形状。
解:在ΔABC 中,cos 2A+cos 2B+cos 2C=22cos 1A ++22cos 1B ++cos 2(A+B) =1+21(cos2A+cos2B)+cos 2(A+B)=1+cos(A+B)cos(A-B)+cos 2(A+B) =1+cos(A+B)[cos(A-B)+cos(A+B)]=1+cos(A+B)2cosAcosB=1-2cosAcosBcosC=2⇒cosAcosBcosC=-21<0⇒cosA 、cosB 、cosC 中必有一个小于零 ⇒A 、B 、C 中必有一个角是钝角⇒ΔABC 是钝角三角形。
推广:由cos 2A+cos 2B+cos 2C=1-2cosAcosBcosC得cos 2A+cos 2B+cos 2C<1⇒cosAcosBcosC>0,则ΔABC 是锐角三角形。
cos 2A+cos 2B+cos 2C=1⇒cosAcosBcosC=0,则ΔABC 是直角三角形。
cos 2A+cos 2B+cos 2C>1⇒cosAcosBcosC<0,则ΔABC 是钝角三角形。
说明:在三角形中不能忘记A+B+C=π。
本题用降幂公式、和差化积等公式把已知化简为余弦的连乘积,确定角的范围,故得解。
例4 在ΔABC 中,已知 BA B A C cos cos sin sin sin ++=,试判定ΔABC 的形状。
解:在ΔABC 中,C=π-(A+B) ∴sinC=sin(A+B)∴sin(A+B)=B A B A cos cos sin sin ++=++2cos 2sin 2B A B A 2cos 2cos 22cos 2sin2B A B A B A B A -+-+ 又 在ΔABC 中,02≠+B A ∴0)cos(012cos 22=+⇒=-+B A B A 2π=+⇒B A ∴ΔABC 是以角C 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
说明:本题利用倍角、和差化积等公式,把已知式子化简,并化为同一类角,从而来确定三角形的形状,这是解这类题的常用解法,要熟练掌握。
另解: cosA+cosB=C B A sin sin sin + ∴bc a c b 2222-++acb c a 2222-+=c b a + 即ac 2-a 3+bc 2-b 3-a 2b-ab 2=0⇒(a+b)(c 2-a 2-b 2)=0 a+b ≠0⇒c 2=a 2+b 2∴ΔABC 是以角C 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
说明:本解法是应用正弦、余弦定理把“角”全换成“边”,通过边的关系来判定三角形的形状,且这里的正弦、余弦定理都是变形应用。
例5 以长度分别为4,5,6的线段为三角形的三边,则( )A 、所构成的三角形是一个锐角三角形B 、所构成的三角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C 、所构成的三角形是一个钝角三角形D 、不能构成三角形解: 42+52>62∴能构成三角形,且是锐角三角形。
故选A 。
说明:本题是余弦定理的又一变形应用,用来判断类似题既快速又准确。
例6 在ΔABC 中,b=asinC 且c=asin(900-B),判定ΔABC 的形状。
解:∵ c=asin(900-B)=acosB=c b c a ac b c a a 22222222-+=-+ 22222c b c a =-+⇒是直角A b c a ⇒+=⇒222; 又∵ 1sin sin sin =⇒=A A C c A a 是直角 C a c C c a sin sin =⇒=⇒ 由条件C a b sin =c b =⇒∴综上得Δ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说明:条件中有边、角关系,应利用正、余弦定理,把条件统一为边或者是角的关系,从而判定三角形的形状。
这是判断三角形形状的常用解题思路。
例7 如图ΔABC 中,AB =c ,BC =a ,CA =b ,则下列推导中,是假命题...的为( ) A 、若a •b >0,则ΔABC 是钝角三角形B、若a•b=0,则ΔABC是直角三角形 AC、若a•b=b•c,则ΔABC是等腰三角形a bD、若c•(a+b+c)=0,则ΔABC是等边三角形 B c C解:∵a+b+c=BC+CA+AB=0对任意三角形都成立,而c•0=0恒成立∴选项D中的命题是假命题,故选D。
说明:本题是一道易错题,很可能会错选A。
要注意的是向量a、b的夹角不是内角A,而应是1800-A(求向量的夹角的前提是它们有共同的起点);另选项C也正确,可通过向量a、c在b上的投影相等,再由三角形全等可得a=c。
本题主要根据向量的数量积的定义来解,要注意概念的准确运用。
4、总结1)观察、分析和联想能力在解题能力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观察已知条件中的数、式、形,联想有关的公式、定理、定义、性质、常见变形方法与常用解题思路等,从而找到简便的解法。
2)判定三角形的形状,除单纯角的关系或边的关系外,对含有边角的关系,一定要把条件统一转化成边的关系或角的关系来判断。
在转化过程,除了直接应用边角关系的正余弦定理外,还充分用到和、差、倍、半角的三角函数或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积化和差公式去改变角和三角函数的形状,并还利用向量的数量积等有关知识来解题。
5、练习:1)在ΔABC中,如果sinA=2sinCcosB,那么这个三角形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2)在ΔABC中,如果sinC=cosA+cosB,那么这个三角形是()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3)ΔABC中,已知|AB|=|AC|=4,且AB•AC=8,则ΔABC的形状是。
4)在ΔABC中,已知acosA=bcosB,试判定ΔABC的形状。
答案:1)C 2)D 3)等边三角形 4)直角三角形或等腰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