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指导PPT
课堂练习一:欣赏歌曲《怀念战友》的歌词,指 出其在写作上运用了那种技法。
怀念战友
天山脚下是我可爱的家乡,当我离开它的时候,好 像那哈密瓜断了瓜秧;白杨树下住着我心上 的姑娘,当 我和她分别后,好像那都它尔闲挂在墙上。瓜秧断了哈 密瓜依然香甜,琴师回来都它尔还会再响。
当我永别了战友的时候,好像那雪崩飞滚万丈。亲 爱的战友,我再也不能见到你雄伟的身影,和蔼的脸庞; 亲爱的战友,你也再不能听我弹琴,听我歌唱。
“一阵大风卷着扬尘吹过来,你侧着身子站在那里,一只手 举到额前遮住眼睛,一只手将报纸揽在怀里,半天站着不敢 动。迎面而来的一辆自行车倒在你身旁,你伸出手去一挡, 怀里的报纸顿时随风飞舞起来。“我的报纸,我的报纸啊!” 你在风中无助的喊着,却怎么也留不住那些报纸的脚步!我 看见你呆立在风中,又痛苦地坐到地上,头低在两膝之间, 肩膀在颤抖。我仿佛听见你“嘤嘤”的哭泣声。我再也忍不 住,冲下楼去……”
三、重点技巧突破:
(一)、选材方面的突破: 1、逆向思维,选用反常的材料。
A、老大伯给看书的小伙子让座。(尊重知识与人才) B、妈妈拜儿子为师。(不耻下问)
2、发散思维,材料与立意相连。如:“钓鱼”
A、妈妈为了筹钱交学费,劳累过度,病倒在床。星期天 我去钓鱼,准备给妈妈补补身体。(母子情深)
B、我是钓鱼能手,可大半天才钓到两条鱼。我感到纳闷, 向爸爸一问,得知一个月之前,河上游建了一家工厂。 (环保) C、我偷偷地到王大伯的养鱼池钓鱼,妈妈得知后,让我 向王大伯认错,并给了钱。(母亲对子女的严格要求)
(1)、叙述: 第一人称:便于作者直接充分地表达感情,让人感到亲切自然。 第三人称:以局外人身份叙述他人,自由客观。
叙述有多种方式: 顺叙:从前到后,线索清楚。要注意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倒叙:将结局或突出点放在开头,然后自前到后。 插叙:在本事叙述中插进另外一件仅仅有关的小事,然后再按 原来的本事来写。 补叙:对本事前面未叙述的部分在作文后面给以补充。
一个年纪轻轻的小孩,选择父亲竟是为了报复,下笔 惊人,接着用父亲再婚和小弟出生两个情节蓄势,将我的 愤怒推到了极致,“学费”事件以后,一切真相大白,留 下的是自己无尽的悔恨与歉疚。只活一天.doc
B、让最感人的一幕作为情感爆发的窗口。
《妈妈,我想对你说》:文章开头就请妈妈“不要让所 有的苦楚都藏在心底,不要把所有的艰难都独自承受” , 铺下感情基调。随后交代爸爸死后,妈妈独自撑起家庭重 担,她一再强调自己“有份好工作,每月有500多块钱的工 资” 。文章的高潮是星期天“我”站在商场楼上,无意中 发现妈妈在大街上卖报纸,突然明白她早已下岗。文章写 道:
C、篇首写景,篇末融情
开头:细雨绵绵,如同那扯不断剪不断的缕,我的 烦恼就像这绵绵的雨丝,没有尽头。 结尾:我呆呆地伫 立”雨“中,望着妇女俩消失在茫茫的雨雾中。心中忽 然静静地淌过一阵热流。……雨依然飘洒,不过雨丝却 成了母亲的双手,在轻抚着奔跑的我。
(三)蓄情造势
A、要为情节高潮的出现设置必要的铺垫。
C、对高潮内容要作细腻而又优美的描写。
如上文中对“无助呼喊” 、“呆立风中” 、“痛苦坐 地”和“报纸飞舞”的描写,很到位,很感人。
(四)、镜头剪辑
1、横向剪辑法 从经历过的日常生活中,阅读过的书刊杂志中,
体味过的点滴感悟中机智地“抓拍”几个特写镜头, 加以横向剪辑。 如《四幕剧》:
第一幕,郊游所见:暴雨、小路、溪流、石头(着眼于 爱心与希望)
(2)、描写: 人物描写: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
环Hale Waihona Puke 描写:分自然景物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景物描写可以交代时间、地点。烘托作者或人物的感情心
主要 境,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推动情节发展;
社会环境描写一是指某种社会生活情景的展示,如《子夜》的 开头;二是对人物活动的具体环境的描写。 场面描写:对有中心人物活动的生活画面的描写。
第二幕,一日三餐:(着眼于两种生活状态)
第三幕,如豆的灯火:(着眼于“人性说”)
第四幕,真实的人生:(着眼于“人生的思考”)
2、纵向连缀法(一线串珠)
要能在文章“明晰的发展脉络”这根红线上,巧 妙地缀上几颗闪亮的事件“珍珠” 。
如:《父亲的军大衣》,线索:军大衣
典型事件:“救命之衣” 、“温暖之衣、“爱心 之衣””
(二) 、烘托照应
(1)、烘托艺术 文章构思中的烘托就是从侧面通过描绘某件事、某种景
或某样人的方法来衬托出主要人或事,又称“衬托法” 。
如《江老师的婚事》:因为江老师“把学生看得比对 象还重要” ,所以三次恋爱,三次失败。写的是“私事” , 表现的却是江老师对教育事业的执著追求。
(2)、照应一般有以下几种: 内容与标题相照应;行文中间照应;结尾与开
D、几位领导干部利用公款钓鱼。(社会不良现象)
3、要素特殊化。 比较下列几组材料: (1)、A、妈妈给我买礼物。
B、继母给我买礼物。(人物) (2)、A、爸爸送我到医院。(时间)
B、爸爸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送我到医院。 (3)、A、王老师认真上课。(情况)
B、儿子生病了,王老师仍坚持上课。
(4)、A、银行办起了电脑培训班。 B、农村办起了电脑培训班。(地点)
课堂练习二: 以《其实我一直都懂你》为题,写开头和结尾,要
求首尾呼应。
记叙文写作指导
横车高中高三语文组
一、记叙文知识概要
1、概念: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 广义包括记叙性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 狭义包括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等。
2、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3、线索:可以是人物、事件、行踪、思想感情变化等。
4、主要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细节描写:对有典型意义的细枝末节的描写。
(3)、抒情和议论:都是记叙文的关键部分,分析它们的 作用对把握全文的中心大有裨益。
二、常见记叙文写作技巧:
1、选材与组材: 时空交织;镜头剪辑;粗笔勾勒;以小见大;一线串珠 2、构思技巧: 巧设悬念;一波三折;曲径通幽;蓄情造势;欲扬先抑; 穿插流动 3、表现手法: 前后照应;烘托照应;粗笔勾勒;浓墨重彩
头照应。这里重点分析一下结尾与开头的照应艺术:
A、篇首点题,篇末升华
《成长的味道》开头:成长是有味道的,它是酸的, 是甜的,是苦的,也是辣的。
结尾:“成长的味道虽然有酸,但经历了辛酸之后, 我们更能感受到成长的幸福;成长的味道虽然有苦,但 经历了困苦之后,我们更能感受到成长的甘甜。”
B、篇首设疑,篇末解惑 《当我面对姐姐出嫁的时候》开头:“元旦那天,我家 门口喇叭声声,鞭炮齐鸣。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姐姐,在喜 庆音乐和爆竹的轻烟中坦然地登上了结婚的香车……面对 这喜庆的场面,我却心如刀绞,泪流满面。” 为什么姐姐 出嫁而作者这么悲伤?内容极富悬念感。当作者再次描写 姐姐远去的身影时,感激与愧疚之情油然而生,情感变得 异常充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