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机化学课 图文课件ppt第13章

有机化学课 图文课件ppt第13章


13.3 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吡咯与三氧化硫和吡啶的络合物作用,可磺化生成α-吡咯磺酸。
吡咯在-10℃与乙酰基硝酸酯作用,主要得α-硝基吡咯,在四氯化 锡存在下,吡咯亦能发生酰化反应。与苯酚相似,吡咯很易和芳香族 重氮盐发生偶合作用,生成有色的偶氮化合物。
13.3 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呋喃与溴作用,生成2,5-二溴呋喃。呋喃受无机酸的作用,容易 发生环的破裂和树脂化,因此不能使用一般的硝化、磺化试剂,而必 须采用比较缓和的试剂。
注意,当环中有多个相同的杂原子时,则要从连有氢或从带取代 基的杂原子开始编号(或从离取代基最近的一个杂原子开始)。例如:
13.2 杂环化合物的命名
13.2.2 稠杂环的命名
稠杂环的编号一般和稠环芳烃相同,但有少数稠杂环另有一套编 号顺序。例如:
13.3 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13.3.1 亲电取代反应 1. 吡咯、呋喃、 杂环化合物的命名
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重要的杂环化合物
13.1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与结构
13.1.1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 1. 按环的大小分类
按环的大小分类,杂环化合物 可分为三元环、四元环、五元环、 六元环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五元杂 环和六元杂环两大类。
吡啶环上的π电子为六个,符合休克尔规则,因此吡啶也具有芳 香性,分子中键长的平均化也说明了这一点,但不像苯那样完全平 均化,吡啶分子中的键长见图13-3(b)。
13.1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与结构
图13-3 吡啶的轨道结构及键长
13.2 杂环化合物的命名
13.2.1 单杂环的命名 1. 含有一个杂原子的单杂环的命名
吡咯、呋喃、噻吩分子的 共轭体系使环上的电子云密度比苯 的大,因此其亲电取代反应比苯容易进行,反应活性的强弱顺序:吡 咯>呋喃>噻吩>苯,主要发生在电子云密度高的α位。
吡咯遇酸时,环就会被破坏发生聚合反应,因此一般不用酸性试 剂进行卤化、磺化等反应。例如,在碱性介质中吡咯与碘作用可生成 四碘吡咯。四碘吡咯常用来代替碘仿作为伤口消毒剂。
13.1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与结构
2. 按杂环中杂原子数目分类
按杂环中杂原子的数目分类, 杂环化合物可分为含有一个杂原子 的杂环及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杂原 子的杂环。
13.1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与结构
3. 按环的形式分类
按环的形式分类,杂环化合物可分为单杂环和稠杂环。
表13-1 一些重要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和名称
含有一个杂原子的单杂环编号时,从杂原子开始顺着环编号并尽 可能给取代基以最小编号,即以杂原子为“1”位,依次为1,2,3,…, 或将与杂原子相邻的碳原子编为α,β,γ,…。例如:
13.2 杂环化合物的命名
2. 含有两个及两个以上杂原子的单杂环的命名
含有两个及两个以上杂原子的单杂环编号时,应使杂原子所在位 次的数字最小。环上有不同杂原子时,按O、S、N的次序编号。例如:
13.1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与结构
13.1.2 杂环化合物的结构与芳香性 1. 五元杂环化合物
吡咯、呋喃与噻吩是含一个杂原子的五元杂环,它们具有相似的 电子结构,处在同一平面上的五个原子均以sp2杂化轨道相互连接成σ 键,这五个σ键组成一个五元环。每个碳原子还各有一个未参与杂化 的p轨道,每个p轨道上各有一个电子,而杂原子上也有一个未参与杂 化的p轨道,这个p轨道被两个电子占据,这五个p轨道相互平行且都 垂直于五元环所在的平面,形成了一个环形封闭的五原子六电子的共 轭大π键,符合休克尔的4 n +2的规则,因此具有芳香性。由于五 元环上存在六个π电子使环上的电子云密度要比苯环大,所以吡咯、 呋喃与噻吩比苯更容易起亲电取代反应。
13.3 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噻吩和呋喃类似,也比苯更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如硝化、磺化、 卤化、酰基化反应等。
噻吩、呋喃和吡啶的环上已有的取代基和杂原子均有定位作用, 因此其二元取代产物较为复杂,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其产物也不同。
13.3 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2. 吡啶
由于吡啶分子中氮原子的电负性比碳原子大,因此环上碳 原子的电子云密度有所降低;另外,亲电取代反应中所用试剂 通常为酸性,氮原子会先与酸性试剂结合成吸电性的铵离子, 因而进一步降低了环上碳原子的电子云密度。所以,吡啶比苯 难于进行亲电取代反应,其反应条件要求较高。虽然吡啶环上 碳原子的电子云密度普遍有所降低,但比较各个位置碳原子的
β位的电子云密度较高,所以吡啶的亲电取 代反应主要发生在β位。
13.3 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13.3 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13.3.2 加成反应
呋喃分子中含有共轭双键,因此有共轭双键的性质,可以和顺丁 烯二酸酐发生双烯合成反应,且产率较高。例如:
呋喃能发生催化加氢反应生成四氢呋喃(THF):
噻吩也能被催化加氢生成四氢噻吩(沸点118~119℃),四氢噻吩 不含共轭体系,没有芳香性,具有硫醚的性质,可被过量的过氧化氢、 高锰酸钾或硝酸氧化成环丁砜。环丁砜沸点为287℃,熔点为28℃, 是工业上重要的溶剂。
13.1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与结构
图13-1 噻吩、吡咯、呋喃的轨道结构示意图
13.1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与结构
吡咯、呋喃与噻吩的芳香性有所不同,吡咯的芳香性比呋喃大, 可能是因为氧原子的电负性比氮原子大,因而氧原子的未共用电子 对参与π体系的离域程度较小。硫原子的电负性比氧和氮都小,因而 较易向环上给出电子。故三者的芳香性由大到小的顺序如下:
噻吩>吡咯>呋喃 三个化合物分子的键长数据如图13-2所示。
图13-2 呋喃、噻吩和吡咯的键长
13.1 杂环化合物的分类与结构
2. 六元杂环化合物
吡啶是典型的六元杂环化合物,其结构与苯相似。成环的五个 碳原子与一个氮原子处在同一平面上,六个原子均为sp2杂化,这六 个原子均以sp2杂化轨道相互“头碰头”重叠形成六个σ键,键角为 120°。而这六个原子还各剩余一个未参与杂化的且各被一个电子占 据的p轨道,这六个p轨道互相平行且垂直于六元环所在的平面,它 们从侧面相互重叠,形成一个类似于苯环的六个原子六电子的闭合 大π键。氮原子上还有一对未共用电子,在sp2杂化轨道中,并不参 与共轭π体系中。吡啶的轨道结构图见图13-3(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