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中国传统文化流失的反思

对中国传统文化流失的反思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流失的反思
也许我们还沉侵在改革开放所给我们带来的成果,却忘记了对精神文化的保护。

也许我们正尽情的享受那物质生活所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却忘记了我们的传统文化不知不觉的消失。

中华民族那五千年的悠久历史,那五千年灿烂的文化,那五千年辉煌的成就,难道真的要消失在我们这样文明的现代人吗?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是否应该对自己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好好的反思一下呢?反思我们的过去与现在如何过传统节日的方式。

每当到春节节时,我们是否欢聚一堂听老人讲春节的来源,和同伴们下象棋,或和亲戚朋友回望过去与展望未来呢还是一家吃完年夜饭就坐下来切磋麻将,每当到七夕节时时,我们是否到葡萄架下偷听牛郎织女拿甜蜜的爱情或听老人讲它的传奇与来源呢还是迫不及待冲向花店为情人买那妖艳的玫瑰花,每当清明节到时,我们是否真的想回家祭拜我们伟大的祖先呢还是因为手头的工作忙不开交,每当到中秋节到时,我们是否真的考
虑回家和家人团聚赏月呢还是和朋友一起去度假。

每当。

从我们这些表现不难发现我们的传统文化正曹到我们自己的破坏。

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们的一种悲哀呢,一种对我们传统文化不以为然的悲哀。

我不知道我们的国人是否已经麻木了,还是别的原因。

或许有的人说在中西文化融合的今天,我们应该走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以及让中国了解世界。

这话说的没错。

但是我们也要保护好我们的传统文化,就像毛泽东所说的把屋子打扫干净了在请客。

也就是说在保护好我们传统文化的同时再了解他国的文化,而不是一味的模仿或崇拜。

看看我们现在的年轻人,总是喜欢过西方人的节日,12月25日,西方的圣诞节,是基督教徒们为庆祝耶酥降生的日子。

在西方,这一天里,人们要祷告,要做弥撒。

但是,中国人在这一天里庆祝什么呢?除了没完没了的商场促销、丑态百出的抢购风潮,中国人在12月25日这天里还做了什么?看外国的电影,日韩剧场“封锁”了我们的电视银幕,就连没有翻译过来的盗版日韩偶像剧场居然也卖出了正版价。

正像新生代的代表人物,中国国家游泳队的罗雪鹃所说:“我又不是看电视剧,我看的是泷泽秀明……”。

喜欢穿外国人的服装,当父母
说不要穿这些奇异的韩装时,我们却说你们OUT的啦。

剃外国人的发型,当学校领导严厉的要求我们不要留那又长又碎乱的头发时,我们对他们就像火山要爆发般的愤怒。

正当我们一味的对传统文化的不以为然,一味的模仿别人时,我们的传统文化却在一天一天的消失在我们的生活,消失在我们的手上。

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当韩国人把我们的端午节申请成世界文化遗产时,我们国人的表情除了愤怒还是愤怒,这时我们才有点惊醒,那是我们的节日啊。

在此之前为什么我们不重视呢,不去认真保护呢。

最近他们又说汉字是他们祖先发明的,真令人生气。

如果我们不再重视对其他节日的保护,或许有一天我们失去的还要多。

不仅是韩国,其他国家也在抢我们的节日,在我国蒙古流行的马头琴也被蒙古国申请为该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皮影戏也被印度尼西亚申报为该国的文
化遗产了,在前不久的之争,韩国和埃及竟然说造纸之术是他们国家发明的。

从周所知在唐朝时期,时鼎盛时期,是当时的世界超级大国,我们的文化不断流入韩国,日本,印度等周边国家。

在国内研究古代文学,古汉字的专家也有不少,而最后真正让世人了解中国汉字历史的却是日本人,而我们的专家却没有让
我们国人了解。

2005年6月底,上海复旦大学举行汉语言文字大赛,夺得第一名的竟然是一支留学生队,胜出的留学生队伍中,包括韩国、俄罗斯和新加坡学生,这让许多人大跌眼镜。

春联,作为一种最普及最经济的春节民间传统文化,如今在大中城市的家庭几乎已经绝迹。

几十米的高楼公寓,一米宽的防盗门,取代了传统的平房大杂院、两扇对开门,春联已经没有一个合身的载体。

如今的中小学生要学书法,还得到专门的书法艺术培训班去学,交上许多钱,听说还有书法评级,升学考试可以加分。

传统书法不再是读书人的必修课程,而是成了一门独特的技能,基本上已经失去了文化的普及教育功能。

我们是否应该爱惜我们优秀的文化传统?周边国家对我国文化如此侵略,除了愤慨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有关部门和我们自己也应该加强保护传统文化,我们应该主动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

或许的确需要政府的重视,如果政府不出台相关的决策的话或者说不带头的话,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很难受到保护的。

虽然他们曾经把一些传统的节日纳入国家法定节日,但是却没有能引起国人对其太多的重视。

或许可以说这是迈出对传统文化保护的一小布。

其实在每个传统节日到来之际,我们可以组织一些与节日
相关的活动,或在每一个商店摆放一些节日礼物,甚至在公共场所显示出一些与节日来源的视频文字。

作为一个公民或者说孩子的父母,他们都应该在每一个节日到来之际回家和孩子们,老人们过一个快乐的团圆节日,而不是一味的找借口说工作忙。

作为一个孩子或者说当代的学生,我们是否更加应该读一些与我们传统文化有关的书籍,比如说可以读《史记》,《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经》、《尚书》、《诗经》、《礼记》、《左传》等中国古代名著在着装打扮上我们是否可以往我们民族传统文化靠拢呢。

这一切的一切都值得国人去反思,从建国以来,以发展经济作为主要发展目标,政府和人民群众大部分都在注重经济的发展。

但是,我们现在的生活质量已提高了不少,而我们的传统文化却曹受空前的流失,空前的破坏。

所以我们要同心协力,团结一致保护好我们的传统文化,因为她是我们华夏炎黄子孙的财富,是代表我们世界古国的四大文明之一,是我们祖先亲勤劳动智慧的体现。

希望每一个中国人要铭记:保护好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是刻不容缓了,传承与发扬她的精神,让世界更好的了解我们中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每个角落都充满文明的气息。

XXX1班XXX
学号:XXX。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