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句式专项讲解

文言句式专项讲解



①相与枕藉乎舟中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相当于“于”,可译为 “对”“向”“在”“此”等。

①得复见将军于此 ②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③业精于勤荒于嬉 ④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在,在......中 / 对, 向/ 因为,由于/ 表比较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 以
之形 ②虽董之以严刑,震 之以威怒 ③还矢先王,而告以 成功
吾不复梦见周公久矣!
句子特点:谓语在主语之前
结论:主谓倒置即将谓语前置,大都是为了突出谓语部分 ,适应表达的需要。主谓倒置句以感叹句、疑问句居多。
倒 装
壹 贰叁肆



















[2018年·全国卷Ⅰ] 《晋书·鲁芝传》
13.(2)帝以芝清忠履正,素无居宅,使军兵为作屋五十间。
文 倒言 装句 句式
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
1、忌不自信。 《邹忌讽齐王纳谏》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岳阳楼记》
3、多于南亩之农夫 《阿房宫赋》 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荆轲刺秦王》 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师说》
6、沛公安在? 《鸿门宴》 7、甚矣,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
9、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张衡传》
10、夫晋,何厌之有? 《烛之武退秦师》
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
1、忌不自信。 宾语前置
2、微斯人,吾谁与归? 宾语前置
3、多于南亩之农夫 状语后置 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定语后置 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状语后置
6、沛公安在? 宾语前置 7、甚矣,汝之不惠! 主谓倒装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定语后置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高之庙堂、远之江湖
②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类型三:中心词+ 之+后置定语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①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能不易其志之缙绅
②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天下无告之穷民
类型四:中心语+而+后置定语+者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文言文的倒装句式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文言文的倒装句式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主谓倒置பைடு நூலகம்
答案:皇上因为鲁芝清廉忠诚行为端正,一向没有私宅,让士兵为他建造五十间房屋。
[高三八月阶段性检测] 《明史·刘大夏传》
13.(1)帝命事当兴革者,所司具实以闻,乃会廷臣条上十六事,皆权幸所不便者。
答案: 皇帝命令应该实行与变革的事情,有关部门全都如实奏报, 于是刘大夏会同朝内大臣分条上奏的十六件事情,都是对权贵所不利的。
结论四:介宾结构中,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 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尝试翻译下列句子。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②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状语后置判断方法
01
寻找句中 谓语动词
依据介词结构后置的 规律来判断(介词多 为“于”“以”、 “乎”等)
02
申之以孝悌之义
可译为“用”、 “把”、“拿”等

定语后置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①群臣侍殿上者 ②求人可使报秦者 ③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侍殿上之群臣 可使报秦之人 知其事之宾客
类型一: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①马之千里者 ②石之铿然有声者
千里之马 铿然有声之石
类型二: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宾语前置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①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怨谁
②沛公安在?
在安
③客何为者?
为何
句 1、都是疑问句。
式 2、疑问代词分别是“谁”“安”“何”,它们分别
特 点
作“怨”“在”“为”的宾语。
结论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疑问代词:何、曷、孰、谁、奚、安、恶、胡、焉等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9、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状语后置
10、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文言文的倒装句式
宾语前置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文言文的倒装句式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①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 ②我有白璧一双......玉斗一双......
五六(个)冠者、六七(个)童子 一双白璧、一双玉斗
类型五:中心词+ 数量词

主谓倒置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惜乎!子不遇时! ③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汝之不惠甚矣! 子不遇时惜乎!
①时人莫之许也
莫许之
②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未有之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欺余

子 1、都是否定句,有否定词。 特 2、都由代词 (“之”“之”“余”)充当宾语。

结论二: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否定词:莫、不、弗、未、毋、无等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不知句读、不解惑
②夫晋,何厌之有?
有何厌
③唯命是从
唯从命
④唯才是举
唯举才
句子特点:以“之”或“是”为标志
结论三:以“之”或“是”为标志,用于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是”或“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
①何以战?
以何
②一言以蔽之
以一言
③项王项伯东向坐
向东
句子特点:都有介词,且宾语在介词之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