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复述教学的策略探寻 文档资料

小学语文复述教学的策略探寻 文档资料

小学语文复述教学的策略探寻
复述教学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2011版语文课标对课文复述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遵循课标,紧扣教材,从一系列言语实践活动中探寻出以表达为本位的复述教学策略,让复述教学实至名归,成为语文课堂真应有的存在。

小学语文复述教学言语实践表达本位“成功的语言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造更多情景引导学生进行复述,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布鲁姆语)。

”复述教学作为阅读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应指导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依据行文顺序,清晰而连贯地叙述文中人物、事件、情节等内容。

复述教学的开展不但能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品质的发展。

然而遗憾的是,复述在当前的语文课堂中并没有受到语文老师的亲睐,成了名副其实的“鸡肋”。

如何将复述教学落到实处呢?结合以下课例,笔者尝试对复述教学略谈一二。

一、在分享中培植复述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维持学生的复述热情,让学生喜欢复述,积极主动地复述,对培养学生复述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片段回放:卧薪尝胆】
(课件出示:古代兵器――“钺”)认识吗?这是古时师:
候打仗用的兵器。

在战场上,谁拿着“钺”,谁就是指挥官。

它是一种权力的象征。

在春秋战国时代,有这样权力的被称为“王”。

今天,我们要学一个关于两个王的故事,叫――(指板书)生(齐):卧薪尝胆。

师:在《卧薪尝胆》中有两个“王”,一个是?(板书:夫差)另一个“王”是?
师:想听这个故事吗?你们平时是怎么听别人讲故事的呀?
生:我喜欢坐在桌边,双臂趴在桌上听。

生:我眼睛都紧紧盯着讲故事的人,听故事的时候,我最专心了。

师:看来,大家都喜欢听故事。

老师不妨先讲讲这个故事,就请大家用自己最享受的姿态来听吧。

师:(讲述《卧薪尝胆》)今天我们就学习讲讲这个故事,更希望大家以享受的姿态来听别人讲故事。

授课伊始,师生间轻松的对话,一下勾起了孩子们对故事的向往。

教师娓娓道来讲故事,维持与呵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驱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理解课文,为复述课文注入情趣;“以享受的姿态听故事”,更让老师示范性的课文复述目标明确,触动学生本能的需求,从而引起阅读的期待,他们对课文复述的兴致将不言而喻。

二、在互动中渗透复述要求
小学生正处于语言习得期。

他们需要在“操习”他人的语言中
模仿、迁移,习得自己的语言。

如何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在复述训练中模仿、迁移、创造,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呢?针对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不妨这样做。

【片段回放:卧薪尝胆】
师:故事学完了,让我们选择最感兴趣的一个情节来讲讲吧!
(老师请5位同学走上讲台)
师:同学们,你们就是想听爸爸妈妈讲故事的孩子,希望他们讲得怎么样?
生:我想听生动的故事。

生:我喜欢别人讲故事时加上动作。

生:故事一定要讲得流畅,生动,让人听得明白,受感动。

师(对讲故事的同学):大家的要求你们要努力做到哦!你们几位对在座的听众有什么要求吗?
生:我希望坐在下面的同学要安静地听故事。

生:我讲故事时,不要随意打断我的讲述。

师:别人讲得精彩之处,可以报以热烈的掌声。

看看谁赢得的掌声最多!
5位同学根据提示分5段复述故事。

师:同学们,第一轮讲述结束了,你最喜欢谁的讲述?引导学生评价。

复述听故事的方法来贯穿整个教学。

这节课妙在以讲故事、
前对学生的复述要求,对听众的倾听要求,在学生的互动中逐渐
清晰、明朗;复述后同学的互评中又巧妙地凸显复述的要求,这些都无需老师越俎代庖。

老师的点拨之语中融入的对学生的关怀,人文素养方面的,讲述技巧方面的,真的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在诵读中积累复述语言
南宋教育家朱熹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
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首著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小语教材中所选的优秀文学作品,让学生熟读成诵,充实语言库存,复述时语言的丰富性便水到渠成。

【教学片段:三借芭蕉扇】
1.复述前,闭上眼睛听一听课文的配乐朗读,让课文中的锦言佳句,精彩部分,鲜活人物在头脑中一一闪现;
2.有目的出示幻灯图片,仔细观察每一组图画,依据板书,将课文中精彩的一幕幕与之一一对应;
3.教师根据图画、板书提纲示范讲“三借芭蕉扇”的故事,要求学生边听边记;
4.根据以上提供回忆的线索,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练习复述课文。

教师帮助学生在诵读中理清文本思路,层层递进,这样的复述训练才有法,才有效。

对于这类篇幅较长,结构复杂的课文,教者指导时要强调在理解、熟读的基础上复述,加强语言积累。


可以用循序渐进的策略,从少到多,积少成多地记忆,先复述一
部分,再渐次增加;也可以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来启发学生回忆,学生详细回答问题的过程,也就是复述的过程;还可以用图画、课文提纲、板书的形式提供复述线索等。

四、在编演中活用复述材料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对于那些物鲜明、情节生动、故事性强的文章,如《三顾茅庐》《林冲棒打洪教头》等,还可以结合表演开展复述教学。

【教学设计:三顾茅庐】
(一)简单复述,内化语言
1.引导讨论,用上“仰慕、急切询问、冒着风雪、下马步行、恭恭敬敬、赶紧下拜、三顾茅庐、辅佐”等词语,简要复述。

2.总结课文,交流课外搜集的《三国演义》中刘备和诸葛亮其人其事,加深对人物认识。

(二)重组信息,创编剧本
1.学习本单元剧本范例《公仪休拒收礼物》,以大组为单位分工合作,以课文为素材,根据课内外探究所得,展开合理、丰富的想象,编写课本剧。

写后师生讨论,评议,修改。

2.布置各组课外任务:(1)选择合适的音乐配乐,如马蹄声、风雪声、敲门声、过渡音乐等;(2)电视剧《三国演义》)设计演出服,准备道具;安3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
排好导演、演员、剧务,课余时间排演。

(三)表演入境,求活求趣
表演前,组织讨论,细心揣摩人物的语气、神态、动作甚至心理等表演细节,以便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特点。

演完后,根据各组表现,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导演”“最佳演员”等。

孩子天生就是表演家,“学生参加演戏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曹禺语)。

”结合表演复述课文,既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望,又进一步拓展了复述课文的教学方式,说一说,演一演,评一评,学生喜不自禁,小舞台上常有大发挥。

这样的复述内容是丰润的,能力训练是鲜活的。

综上所述,复述教学就是要在语文课堂上,通过一篇篇看得见、感受得到的“例子”,以“表达”为本位追求,循着“言语实践”的最佳路径,引领学生感受表达的精准、探寻表达的精妙,从而增长学生的言语智慧,发展学生的言语个性。

教者若有心烹制,复述这块“鸡肋”一定会成为孩子们语言、思维发展过程中一道别有滋味的营养大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