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PPT课件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PPT课件
父亲代表思想的 世界。父亲是教 育孩子,向孩子 指出通往世界之 路的人。
父爱与母爱的特点以及积极面、消极面:
类别
特点
积极面
消极面
母爱
母亲代表自然世界。 母亲从身体和心理上给 孩子以爱和关怀,给孩 子生活上的安全感。 母爱是无条件的。
是世界上最伟大 的爱。是每个人 内心深处最为渴 求的。
不能用努力去 换取,而且根 本无法赢得。
天高地厚,河深海深, 我亲爱的父亲,亲爱的母亲, 你们是我们生命的太阳, 心中最亮最亮的明灯。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弗罗姆
弗罗姆:
著名的德国(后加入美国籍)精神 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是精神 分析学派中对现代人的精神生活影响最 大的人物。主要著作有:《逃避自由》、 《遗忘的语言》、 《为自己的人》 、 《爱的艺术》《心理分析和伦理学》等, 内容广泛,涉及当代西方哲学、社会学、 精神病学、心理学、伦理学等诸多学科, 反映了当代西方社会多种学科的思想成 果。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递进 能力
体验母爱——无条件、自然 感受父爱——有条件、思想 完善自身——自己的父母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 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那 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 爱,就是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 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 早,你就越成功。”
———于丹
文本解读:
对于孩子,成熟的爱应该是怎样的?
母爱应该给孩子安全感,应该希望孩子独 立; 父爱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应该使孩子 更加自信,成为自己的主人。 作为父母,应该让付出的爱符合孩子健康 成长的需要。
拓展延伸
通过本课两种爱的对比,弗罗姆为我们指出了成熟 的爱的标准,在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我们该如何 去实践这两种爱,又如何去成就完美人生呢?
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请 听 现 代 诗 朗 诵
成熟的爱
文章层次结构
孩子
爱
父母
无爱意识 被人爱
爱别人 创造爱
无条件—→母爱 (应学会独立)
有条件—→父爱 (宽容有耐心)
人的成长 人的成熟
可见,爱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随着人 的生理年龄的增加就会逐渐成熟的。爱是一种 能力。
正如《爱的艺术》这本书所述:爱并不是 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个能 力的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 和耐心学到手的一门艺术。
要苍天知道我不认输
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 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 要苍天知道我不认输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 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父爱是山,无论你有多大 的困难,他总是你依靠的 屏障;
父爱是路,无论你走到哪 里,他都伴你延伸,为你 指点迷津,护你一路走好 。
世上有一部永远也写不完的书 ——那便是父母
让家充满爱与馨香的 ——那也是父母
父爱 与 母爱 有不足之处吗?
作者认为父爱和母爱各有什么积极面 和消极面呢?
母爱是我们的故 乡,是大自然、 大地和海洋。
—— “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实 上也许更为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 己快乐,爱比被爱更重要。” 后一种爱是成熟的爱, 从爱他人中实现爱自己。前一种爱是不成熟的幼稚的 爱,因为受到了别人的爱,需要别人,才去爱别人。 爱不是与生俱来的!
爱是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无爱——被爱— —有爱——创造爱
爱的途径——努力和奋斗 爱的内涵——爱他人,爱自己 爱的升华——珍惜情感,懂得感恩
愿 天 下 父大 母爱 平无 安痕 幸 福 !
送大家一句话:
在享受无私而博大的父爱母 爱的同时,请付出爱心给父 母,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我们 对他们赤诚的爱,让生命因 为爱而更为富足!
《感恩的心》 《当幸福来敲门》 《孩子,我为什么要打你》
探究文本合作学习
阅读一、二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一:母爱与父爱分别有那些特点? 问题二:母爱与父爱有哪些不同? 问题三:母爱与父爱有哪些积极性与消极性?
探究学习
1、在作者的笔下父母之爱是怎么样的呢? 母爱的特点:
母亲代表自然世界,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 地和海洋。母亲从身体和心理上给孩子以爱和关怀, 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母爱是无条件的。
父母的严厉慈祥兼而有之。 无论你知还是不知,无论你爱还是不爱,父
母都会对你不舍不弃。无论你是聪明还是愚 钝,是漂亮还是丑陋,他们都一样的爱你。
因为,你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他们的孩子。
文章中谈到两种爱的原则:“我爱,因为我被 人爱”和“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我爱你, 因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这 两种原则区别在哪里?你更欣赏哪种爱呢?
父爱
父亲代表思想世界。父 亲从孩子六岁左右开始, 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 路,树立孩子挑战生活 的自信心。 父爱是有条件的。
可通过自己的努 力去获得,可以 受自己的控制和 支配。
必须靠努力才 能得到,在辜 负父亲期望的 情况下,可能 会失去父爱。
第 三 环 节 :
爱的升华
作者在本文中说,母爱是无条件的。实际 上真是这样的吗?
课内拓展
关于作者提出的父爱与母爱的区 别,你认同吗?
1、母爱也是有一定条件的。 2、父爱和母爱一样,也有一定的无私性。 3、母爱比较细腻,父爱比较粗犷;母爱比较着眼于眼前,
父爱比较着重于未来;母爱比较注重身体健康,父爱 比较注重精神成长;母爱以情感来感染和引导孩子, 父爱以理智和行动来教育孩子。
父爱和母爱是截然分开的吗?
[活动]:爱的天平
父母为 我做的事
我为父母 做的事
爱的天平
请同学们在天平的一侧写下父母为自己做过的 让自己印象深刻并且非常感动的事(至少3件), 在天平的另一侧写下自己曾为父母做过的、印象 深刻的事(至少3件),然后进行对比,“称称” 孰轻孰重。
布置作业:
以“懂得爱,学会爱”为话 题,写一篇谈对“爱”的理解 体会的文章。
爱的感悟 :
问题探究
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特征表
年龄段
特
征
刚出生阶段 8岁以下 8—10岁 少年时期
成熟时期
无爱的意识
有被爱的意识
有爱的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
克服自我中心阶段,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 他人的统一,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爱 比被爱更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 快乐!
第6段:概述母爱和父爱的本质区别。对孩子 来说,母亲代表自然世界,父亲则代 表思想世界。
第7段: 阐释父爱的本质:顺从是最大的道 德。
第二部分(4—7段):人在成长过程中, 爱的对象的发展及原因。
第8段: 提出对母爱和父爱的不同要求。
第9段: 指出一个成熟的人,他就是自己的 父母。
第10段: 总结全文。
来吧! 让我们把对父母的爱 传达给他们吧 相信他们会收到的!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
有谁看出我的脆弱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 有谁看出我的脆弱 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 谁在下一刻呼唤我
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 谁在下一刻呼唤我 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 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 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
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
父爱的特点:
父亲代表思想世界,代表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 的世界。父亲从孩子六岁左右开始,向孩子指出通 往世界之路,树立孩子挑战生活的自信心。父爱的 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 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像。”
在你心中父母之爱是 怎样的?
母爱是温暖的阳光,奉 献着七彩光芒; 母爱是辽阔的海洋,坦 露着宽广胸怀; 母爱是肥沃的土壤,哺 育儿女茁壮成长; 母爱是无限的宇宙,任 儿女自由遨翔。
第三部分(8—10):探讨了人的灵魂健 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就是父爱与母爱的综 合的问题。
【诵读文本,感知文脉】
第一部分 (第1~3段):孩子的爱,孩子爱的能力的发展
第二部分 (第4~8段):父母的爱 爱的对象的发展 父爱母爱
的根本区别
第三部分 (第9~10段):综合父母,达到灵魂健康成熟
第 二 环 节
2、本文是属于议论文,课文主要阐述了怎样的观点?
——阐述父爱和母爱的本质,并比较它们之间 的区别,父爱和母爱共同促成了人的成熟。
第一环节: 爱 的 理 解
快速阅读课文
1、学生自读文章,画出 生字词,在班上与同学交 流 2、找出每段的主要信息, 理清文章思路
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第1段:婴儿还不能辨认物体,还意识不到 自己的存在以及他身体以外的世界 的存在。
弗罗姆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弗洛 伊德主义,试图用人本主义调合二者, 从而实现二者的“综合” , 这一研究不 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深刻 的社会现实意义。
《爱的艺术》:
一部以精神分析的方法研究和阐述爱的艺术的理论专著。
这本书告诉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 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作用都会失败;如果没有 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 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父母情深
你的肩膀象高山巍峨, 扛着蓝天披着日月星辰。 你的笑容象春天灿烂, 播种希望倾注雨露深恩。 为我们漫漫征途遮风挡雨, 悠悠岁月甘愿茹苦含辛。
你的品格象玉石晶莹, 闪耀崇高袒露大海深情。 你的情感象清泉纯洁, 流淌光明满怀真爱忠诚。 教我们时刻不忘祖国人民, 年年月月珍惜幸福人生。 天高地厚,河深海深, 我亲爱的父亲,亲爱的母亲, 你们是我们永远的牵挂, 世上最亲最亲的亲人。
《爱的艺术》自1956年问世以来已经被译成二十多种 文字,此书至今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 名的作品之一.